安徽广德6·3空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徽广德“6·3”空难发生在2006年6月3日,一架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空警-200预警机在执行任务途时[5],在安徽省广德县柏垫镇姚村上空失事坠毁[2],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40人全部罹难[1]。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亦是中国空军2006年发生的四起空难中的第二起[6]

事实速览 事件概要, 日期 ...
安徽广德6·3空难
事件概要
日期2006年6月3日
摘要飞行中飞机结冰失控坠毁[1]
地点 中国安徽省广德县柏垫镇姚村上空[2]
飞机概要
机型空警-200(由运-8改装)
营运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注册编号未知
起飞地 中国安徽肥东军用机场[3]
最后经停地未知
目的地未知
乘客35[4]
机组人员5[4]
死亡40(全部)
生还者0
关闭

2006年9月7日,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公布了调查结果,认定空难的直接原因是飞机多次穿越结冰区域,造成飞机空中结冰并导致失控坠毁[1]

在最初的官方新闻中,失事飞机的机型和失事地点的准确位置并没有透露,仅使用“军用运输机”和“安徽某地”等笼统的表述带过[5]。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报道的深入,肇事飞机的机型被证实是当时正在研发的、由运-8改装的[3]空警-200预警机,失事地点为安徽广德[2]

事件经过

飞机在当日约13时30分从安徽肥东军用机场起飞,约16时在安徽广德上空失事坠毁。[3]事发当时有目击者看到两架军机一前一后,低飞进入县城上空,并发出异常的声音。随后,其中的一架飞机突然朝下坠落,之后飞机又突然之间猛然上升朝山上飞去。飞机坠毁前曾发生爆炸,坠毁后飞机断成两截并再次发生爆炸。失事现场被砸出一个大坑,同时发现5具完整的尸体。[6]

空难发生后,广德县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共组织了5600人次和部队官兵对空难现场进行搜索。[7]

遇难者

机上40人中除5人为试飞员外,其他人员均为电子专家。[6]其中军方和地方技术人员各占一半,大部分人员来自安徽国防科工委“第三十八研究所”,机上还包括几位将军级高级工程师。[3]

失事飞机

Thumb
空警-2002009年天安门阅兵仪式上首次亮相,机背搭载了平衡木预警系统

空警-200机背上搭载了平板缝隙天线机械扫描机载预警雷达(又称平衡木预警系统),该机在2005年1月完成首次试飞,这次坠毁的是该型号的第二架飞机。[4]

事件调查

空难发生后,中央军委派遣了总部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组织搜救和善后工作。[5]该工作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率领[8]

空难调查发现,除直接原因结冰之外,还有多个原因导致空难发生:

  1. 机翼除冰系统出现故障[3]
  2. 飞机超载(因当时飞机正在进行测试,装有大量设备,机上不应搭载超过30人)[3]
  3. 机上大部分乘客没有绑好安全带[9]

隐瞒案情

空军有关方面在空难之后刻意将遇难人数数字从40人减少至29人,企图使事故级别从“重大事故”(30人以上)降低一级,并对飞机的飞行纪录仪(俗称黑匣子)的资料进行修改,将黑匣子长度为1分03秒资料删除。事件被揭发后,郭伯雄曾愤怒地说“谁敢造假我枪毙谁。”[3]

事后处分

空难原因查明后,中央军委对空难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分:[1]

  •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江建曾:记大过处分
  • 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王伟:记过处分
  • 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郭春广:降职处分
  • 南京军区空军某团团长张广建:撤职处分
  • 空军装备部副部长岳留安:记过处分

还有6人被给予记大过、记过、严重警告等处分。

事件之后

更多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2006年发生的空难(资料来源:[6]), 时间及地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2006年发生的空难(资料来源:[6]
时间及地点 机型 受伤或死亡人数
4月4日
海南省文昌市南阳农场
歼-7 一名飞行员死亡
6月3日
安徽省广德县
空警-200
运-8改装机)
40
6月12日
江苏省南京市义序机场附近
歼-7E 一名飞行员跳伞逃生
地面1人死亡1人失踪
10月19日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麻森乡李善村
运-7 机上约五至六人死亡
地面1名村民受伤
关闭

中国空军在这次空难发生后又发生了2次空难,加上4月4日发生的一起空难,中国空军在2006年共发生4次空难[6],有评论认为这些事件暴露了中国军队纪律散漫的问题[9]。空难之后,研制运-8运输机的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对机上的部分系统进行改进和更换,避免事故再次发生。[4]

哀悼和纪念

中央

6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出唁电,对空难中罹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8]6月15日,遇难人员的追悼会在江苏举行,由空军司令员乔清晨主持,空军政委邓昌友致悼词。[10]军方据称在这次追悼会之后,又在北京单独为遇难的军方人员举行了一个不公开的追悼会。[3]

地方

2008年,空难发生地安徽广德县政府投资了30多万元人民币,在该县英烈山脚建造了英烈坊牌坊,纪念空难中罹难的人员。牌坊于2008年5月开始设计,同年8月建成,牌坊总高8米,宽10米,正中的两条立柱刻有对联,左柱内容为“国家栋梁”,右柱内容为“民族英雄”,横联为“英烈坊”。[2][11]牌坊上做了特殊的设计以纪念该事件:如牌坊6.3米高的外柱和左右两个各3个、中间6个的斗拱寓意空难发生的日期——6月3日;牌坊4根立柱和立柱中间间距4米则寓意遇难的40名人员。[12]除此之外,广德县和军方还一同兴建了柏梨公路、航空学校和“英烈亭”等纪念设施。[7]

类似事件

  • 1988年6月26日,执飞法国航空296号班机空中客车A320-111型客机在载有136名乘客的情况下,在法国一个航空展中表演低空飞越机场时坠毁,空难造成机上3人死亡。事后黑匣子在被法国民航局违规保存10天之后才被警方收回,但资料疑似遭到纂改而无法读取。这次事件成为空中客车A320的首次空难。
  • 1994年10月31日,执行美鹰航空4184号班机ATR 72-212型客机在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场等待降落时,因机身结冰和飞机设计缺陷,导致飞机失速坠毁,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68人全部罹难。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