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德语:Österreichischer Erbfolgekrieg;1740年—1748年),或称奥地利领地继承权战争[注 1],起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男嗣断绝,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大公的头衔,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

Quick Facts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日期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法国-哈布斯堡冲突英法战争的一部分

从左上顺时针为:
莫尔维茨丰特努瓦巴西尼亚诺劳菲尔德战役
日期1740年12月16日–1748年10月18日
(7年10个月又2天)
地点
欧洲、北美及印度
结果

第二亚琛和约

领土变更 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控制得到确认。
帕尔马皮亚琴察瓜斯塔拉公国重归西班牙波旁王朝统治。
参战方
 法兰西
西班牙 西班牙
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1740–42, 1744–45)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1741–45)
 萨克森(1741–42)
 热那亚(1745–48)
瑞典 瑞典(1741–43)
 萨丁尼亚(1741–42)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君主国
 大不列颠
汉诺威省 汉诺威
 荷兰共和国
 萨克森(1743–45)
 萨丁尼亚(1742–48)
 俄罗斯(1741–43、1748)
指挥官与领导者

法兰西王国 路易十五

西班牙 腓力五世

  • 西班牙 小腓力
  • 西班牙 哈赫斯伯爵

普鲁士王国 腓特烈二世

巴伐利亚 查理七世
瑞典 查尔斯·埃米尔·列文豪普
热那亚共和国 洛伦佐·德·马里

神圣罗马帝国 玛丽亚·特蕾西亚

大不列颠王国汉诺威省 乔治二世

荷兰共和国 瓦尔德克亲王
萨克森选侯国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
萨丁尼亚王国 卡洛·埃马努埃莱三世
俄罗斯帝国 安东尼·乌尔里希
俄罗斯帝国 彼得·拉西
兵力
1740年:
法兰西王国: 200,000人
普鲁士王国: 80,000人[1]
1747年:
哈布斯堡君主国: 204,000人[2]
大不列颠王国: 120,000人[3]
荷兰共和国: 127,000人[4]
萨丁尼亚王国: 55,000人[5]
伤亡与损失
双方共:
450,000名军人死亡
300,000名军人受伤或失踪[6]
Close

战争中有四个主要战区,低地中欧、意大利地区和海外战事,法国于1745年至1748年征服奥属尼德兰,普鲁士于1740年征服西里西亚,并击退奥地利尝试收复的努力,而在意大利地区,法国与西班牙多次击败敌军,但最终因人数劣势而不敌。

烽烟四起

Thumb
波西米亚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逝世,并无遗下男性后嗣,而根据卡尔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有权承袭其波希米亚国王之位,而玛丽娅·特蕾西娅的夫婿弗兰茨·斯蒂芬则可承袭其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可是法国西班牙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萨丁尼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并不承认《1713年国事遗诏》,而德意志的三大诸侯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更极力协助玛丽娅·特蕾西娅的堂姐夫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即卡尔七世。至此战争已不可避免,因此反国事遗诏阵营里最积极的一方普鲁士在1740年12月16日正式向奥地利宣战。奥地利则联合大不列颠王国波希米亚汉诺威匈牙利王国荷兰西里西亚俄罗斯,抵抗反奥阵营的入侵,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式爆发。

中欧地区

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普军出击

1740年5月31日,腓特烈二世即位为普鲁士国王。虽然普鲁士的国际地位在近几十年不断提高,但其的领土过于分散。腓特烈决心透过征服西里西亚改变这一点。[7]

为了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于1739年4月与法国签订的密约确立了奥地利将会面对两线作战。法国将从西部进攻,而普鲁士将从北部进攻。[8] 1740年12月上旬,普鲁士军队沿着奥得河集结,八万普军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入侵西里西亚。[9]

奥地利的军事资源集中于匈牙利和意大利,他们在西里西亚的部队仅有3,000人,他们守住部分要塞,其余部队则撤退至摩拉维亚[10]

这场战役让普鲁士成功控制哈布斯堡君主国最富有的省份,包括拥有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商业重地布雷斯劳,以及采矿、纺织和印染工业。[11] 然而,腓特烈低估了玛丽亚·特蕾莎扭转损失的决心,而南西里西亚的奥地利堡垒意味着普军无法快速取得胜利[12]

Thumb
与玛利亚‧特蕾西亚敌对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七世

各国参战

1741年4月,奥地利元帅奈伯格(Neipperg)领兵约1.6万人,突然从西里西亚东面的摩拉维亚境内发起进攻来救尼斯堡,引发莫尔维茨会战。腓特烈亲率部队与奥军在此决战。腓特烈在他第一次的指挥犯下极其重大的错误,他的部下要求他离开战场以免被俘。他的副手冯施未林将军设法赢下了胜利,但普军伤亡较奥军惨重。

该年6月5日,普鲁士与法国结盟,法军于8月5日越过莱茵河。 [13] 一支法国、巴伐利亚联军沿着多瑙河维也纳进军,并于9月14日占领林茨[14] 两万人的萨克森军从三个不同的地点向布拉格进军。

1741年11月26日,腓特烈完成了对西里西亚的征服,一支由莫里斯·德·萨克斯率领的法军部队占领了布拉格。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

1742年1月,奥军主动进攻巴伐利亚,以逼使巴伐利亚退出战争,并从而进逼波希米亚。普王腓特烈立即派兵进逼至奥地利边境,在解除巴伐利亚与波希米亚的危机后,普军调兵北向。格林卡尔亲王则率3万奥军拊其侧背,从摩拉维亚方向抄后路向腓特烈进攻,于是1742年5月17日爆发查图西茨会战。经过一轮激战后,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奥军撤退。该年5月24日,法国元帅弗朗索瓦·德·布罗伊扎哈伊战役英语Battle of Sahay中取胜,两场战役最终对整体战略皆没有什么影响。

停战

1742年6月初,奥地利为了避免多线作战,对普鲁士提出暂时休战。转而对付威吓较大的法兰西王国。普军开始从波希米亚撤出,奥军于12月收复布拉格。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

Thumb
托斯卡纳大公弗朗茨三世

腓特烈不愿见到任何一方获得全胜,尤其害怕奥地利获胜之后,会回头向普鲁士追讨西里西亚,因此于1744年重新加入战争。8月17日,普鲁士再度施展突袭攻势,这次普鲁士兵分三路:腓特烈御驾自率主力4万人,和另外两位将军各约1.5万人的部队,三路大军采向心攻击姿态,从西里西亚出发,大败萨克森(上次战争的盟友,现在倒戈),再指向西里西亚正南方波希米亚的首都布拉格。1744年9月16日攻占布拉格,继续以62,000人的主力向维也纳进军,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正式揭幕。与上次一样,奥军因普军的突然袭击而在最初的数个月被其大败。奥军只得转打消耗战,奥地利军总司令卡尔亲王率5万人回援,采取坚壁清野的方针派兵偷袭普军的补给线,以截断其弹药及粮食供应,使腓特烈在波希米亚境内遭遇补给困难,威胁腓特烈后路并成功消灭普军近1.2万人。

以退为进

当腓特烈缓慢回撤至布拉格附近的时候,曾经想引诱卡尔出来决战,但是10月份已经天寒地冻,卡尔又在会合萨克森盟军后兵力增至10万人,于是腓特烈承认战略上已无利可图,准备缓慢撤回西里西亚。但是他这次又犯了一个错误:过于贪图在波希米亚得到的土地,舍不得撤走各个要塞的守军。结果普鲁士野战军一撤,这些据点被奥军逐一拔除,白白损失了3,000人。当普军分路渡过易北河撤回西里西亚境内的时候,因为伤病和逃散,普军一仗未打就损失了一半力量。尽管战略上受了一次挫折,但是腓特烈损失不大,他将计就计,装做向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撤退,引诱卡尔亲王走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山地,追击到西里西亚的平原上,以便以一次干净俐落的战役彻底击败奥地利。1745年初,奥军击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巴伐利亚被迫于4月22日签订富森条约退出战争。该年5月,奥军攻至西里西亚。6月4日清晨,霍亨弗里德堡战役爆发,普军突袭奥地利与萨克森联军,使得奥萨联军损失惨重,被逼撤退。

再度议和

1745年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战役再度与普军决战,但又被普军击败。奥地利虽多次失败,但玛丽娅·特蕾莎的仍然想夺回西里西亚。1745年年底,奥地利准备集中主力从波希米亚出发,撇开北面西里西亚的腓特烈,向西北方向,越过萨克森,直接攻击西方的勃兰登堡本土,爆发凯撒斯多夫会战。这次败仗彻底打消了奥地利和萨克森与普鲁士为敌的信心,为免损失加剧,奥地利、萨克森在衡量得失后只得在该年圣诞日与普鲁士签订《德雷斯顿和约》。奥地利以西里西亚全境割予普鲁士为代价,换取普鲁士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为奥地利大公,及其夫婿弗兰茨·斯蒂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注 2],退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宣告结束。

低地地区

Thumb
法国元帅莫里斯·德·萨克斯。这位该时代最优秀的将领,多次取得对联军的辉煌胜利。

巴伐利亚退出战争后,法军得以将部队调往低地。法国元帅萨克斯伯爵说服路易十五在低地交战是击败英国最好的机会,该国为国事诏书联军的经济支持者。他提议进攻北欧贸易节点与荷兰防线的重镇图尔奈,这会迫使联军在他选定的地点战斗。[15] 1745年5月11日,他率领的法军在丰特努瓦战役击败联军,确立了法军对低地地区的统治地位,并导致大不列颠王国荷兰共和国的争吵。[16]

在丰特努瓦战役后,萨克斯率领的法军迅速推进。而联军在梅勒战役的失败使其无法保卫部分城镇。法军接连攻下根特英语Fall of Ghent奥德纳尔德布鲁日登德尔蒙德等地。到了七月底,法军已经进攻至荷兰共和国西南部的泽兰省[17] 1745年8月,法国支持的詹姆斯党叛乱迫使英国将佛兰德的士兵调兵回国。此举使得法军占领了关键港口奥斯坦德英语Siege of Ostend (1745)尼乌波特,威胁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18]

1746年,法军继续征服奥属尼德兰,接着扫荡布鲁塞尔默兹河中间的荷兰与奥地利联军。在卡洛登战役击败詹姆斯党后,英国对洛里昂发动英语Raid on Lorient一次袭击,试图减缓法军的进军速度但最终失败。该年10月,联军再次于罗库战役败于萨克斯之手。[19]

1747年4月,荷兰共和国陷入危机,法军开始摧毁荷兰与奥属尼德兰的防线。该年7月2日的劳菲尔德战役,联军再次战败,法军随后开始围攻贝亨奥普佐姆英语Siege of Bergen op Zoom (1747)马斯特里赫特[19]

法军的行动使得正在进行中的布雷达会议英语Congress of Breda更加紧迫,同时3万名俄军也从利沃尼亚省向莱茵河进军,但马斯特里赫特在他们抵达前陷落。1748年10月18日,双方签订1748年亚琛条约[20]

意大利地区

影响

普鲁士王国在这场战争里充份表现其卓越的军队素质,并且在战后获得大片领土,从此成为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大公国外最强的诸侯国

法兰西王国的陆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莫里斯·德·萨克斯率领的部队在低地地区对联军连战皆捷,于1748年征服并控制整个佛兰德地区。

这场战争的决战数量较此前的三十年战争大同盟战争大北方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少,改为以大量消耗战消耗敌军的战斗力,影响18世纪大部分战争的战略,使得整个18世纪的战争均着重消耗战,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出现改变。

线式战术在这场战争里开始显得有心无力,普鲁士陆军对其进行改革,发明“斜线式战术”的新型线式战术,使得攻击力大增,并成为日后战争的主要战术之一。

战役

在低地和莱茵地区的军事行动
在意大利地区的军事行动
在德意志和波希米亚地区的军事行动

文字注释

参看

注脚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