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福仁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溪福仁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市大溪区大溪老街上的开漳圣王庙,由埔顶仁和宫分灵,广场有打大陀螺的文化与竞赛,非常热闹,圣迹频传,在地人的主要信仰。
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立,占地3百多坪,为桃园供奉开漳圣王庙宇[a]占地最广者[1]。位在福仁里[2]的和平路100号[3]。
此庙虎边墙壁镶有一块与林本源家族有关。1911年,林本源商号想拓垦大溪地区的葫芦坑。该地又称为“龙过脉”,被视为风水宝地。大溪人获悉后紧张,由当时地方仕绅耆老出面劝止林本源家族。经过协调,最后将开挖处填平并恢复原状,地方人士就在此庙设置石碑为证。在葫芦坑也有设立,但已不知去向。[3]
由于地处大溪老街,有游客入内参拜让福仁宫香火兴盛,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开漳圣王诞辰前夕福仁宫举办庆典,为该地最热闹时期[1]。庙中二楼有祭祀天上圣母的大溪天后宫[4]。亦祭祀鲁班,由木器、家具业为主要成员的大溪镇协义社在农历五月初七游街绕境[5]。此闽南文化的庙也有祭祀客家和潮汕神祇三山国王,显现了当地的包容性[6]。
过去艋舺可沿大汉溪直溯大溪,吸引不同族群进入大嵙崁山地从事樟脑业,但也会与原住民起冲突,因此闽南与客家间需要团结[6]。当时常为争夺水源引起族群械斗,在地方长老商议下,决定于大溪福仁宫的开漳圣王农历二月十一日诞辰时,每年由十大姓氏轮流杀神猪[b]宴客,族群间因才和谐共处[8][9]。顺序分别是:一李姓;二江姓;三林姓;四简姓;五张廖姓;六黄姓;七吕姓;八王游姓;九陈姓;十杂姓[8][9][10]。
在1952年报导时,由简姓主办,共宰猪二百八十余头,最肥者八百余台斤,耗费在新台币六十余万元,被记者批判浪费[11]。1999年为李姓举办,住大溪镇中华路的李和雄养的神猪,以一千五百多台斤打破历年纪录[10][12]。李和雄说他花了三个月看了一万多头,才在丰原找到一只四百多斤的猪,以七万元购回后用番茄鲣鱼罐头加上牛奶等,养到一千五百多斤,还为让大溪李姓善信足够面子,婉拒了三峡祖师庙以一百六十万收购[12]。次年轮到江姓时,为江联辉夺冠,猪重一千二百台斤[13]。2001年,林氏宗亲改评比猪公造型的素食[14]。到了2006年,王游姓宗亲会还邀请大溪镇各国小制作创意造型的神猪像,由大溪国小得第一,至于神猪比赛冠军则是王有成的一千二百六十台猪[15]。后来2014年黄姓轮值时只有镇民黄金原一人参赛,杀猪公的师傅本地还找不到,只能从平镇请来[8][9]。
大溪陀螺专家吴建五表示,台湾打大陀螺的文化起源于1968年的大溪老街,每年大溪文艺季或阵头绕境都有团体在福仁宫广场表演打陀螺,是大溪不可或缺的文化特色[16]。
1968年8月,从事雕刻业的简武雄见到孩童在打小陀螺,心想成人也应该可以打大陀螺,就找木器行朋友用车床制作一个五台斤重的陀螺。当时为木匠学徒的王铭祥成功让此陀螺旋转,于是简武雄兴致更高,接着再制作更重的陀螺,还于出现五十斤的大陀螺,轰动了大溪镇。次年农历正月初二、三,大溪镇举办了这项史无前例的陀螺大竞赛。后来一阵子,陀螺大赛的盛况遂不曾再现,直到1981年7月20日成立大溪镇陀螺俱乐部,并在此庙广场举行陀螺王表演赛,更计划举办全台湾的陀螺王竞赛。[17]
之后,福仁宫广场前会举行民俗技艺竞赛,在1982年10月1日还获得比利时国家广播公司采访[18]。陀螺玩家会在此庙庙埕的水泥地打陀螺,以吸引游客观看[16]。达芬奇瓜艺文馆馆长黄建义回忆成名后的凤飞飞回家乡时,喜欢在福仁宫广场前套圈圈、打陀螺[19]。
但2013年时,桃园县政府施行名为“凤飞飞足迹与入口意象”的工程,在此庙埕铺上石板地砖,造成大陀螺不易旋转。玩家只好移到有马路经过、广场不大的大溪普济堂前打陀螺,相当不方便。对于居民担心打陀螺文化就此逐渐式微,观行局观光发展科长张襄华建议,可在地砖上放铁盘后再打;吴建五回应,铁盘面积太小,不适合大型陀螺而且携带不便与昂贵。[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