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寅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寅县,梁代设置的县,属巴西郡[1]。唐武德元年,改巴西郡为隆州,领阆中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三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十县[2]。同年,割巴州之安固县、伏虞县,隆州之仪陇县、大寅,渠州之宕渠县、咸安县等六县,置蓬州,开元初,蓬州移治大寅县,至后不改。大寅县旧治斗子山,后移治鬬坛口[3]。广德元年更名蓬池县[4]。
参考资料
- “阆州,隋巴西郡。武德元年,改为隆州,领阆中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三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十县。其年,又立新井县、思恭县二县。四年,以南充、相如属果州,仪陇、大寅属蓬州。又置新政县。七年,又以奉国属西平州。还以奉国来属。又省思恭入阆中县。先天元年,改为阆州。天宝元年,改为阆中郡。乾元元年,复为阆州。旧领县八,户三万八千九百四十九,口二十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今领县九,户二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十三万二千一百九十二。至京师一千九百一十五里,至东都二千七百六十里。阆中县。汉县,属巴郡。梁置北巴州。西魏置隆州及盘龙郡。炀帝改为巴西郡。武德为隆州。皆治阆中。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隋为阆内县也;晋安县。汉阆中县地。梁置金匮二。又为金迁郡。隋省郡,改为晋城县。武德改为晋安也;南部县。后汉分阆中置充国县,属巴郡。又分置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改为南部也;苍溪县。后汉分宕渠置汉昌县,属巴郡。隋改汉昌为苍溪也;西水县。汉阆中县地。梁置掌夫城,后周改为西水县;奉国县。后汉分阆中置。武德七年,属西平州。贞观元年,还属隆州;新井县。汉充国县地。武德元年,分南部、晋安二县置。界内有盐井;新政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两县置;岐坪县。旧属利州,开元二十三年,来属也。”。《旧唐书》卷四十一
- “蓬州下。武德元年,割巴州之安固县、伏虞县,隆州之仪陇县、大寅,渠州之宕渠县、咸安县等六县,置蓬州,因周旧名。三年,以仪陇属万州,寻复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蓬州。旧领县六,户九千二百六十八,口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六。天宝,县七,户一万五千五百七十六,口五万三千三百五十二。至京师二千二百一十里,至东都二千九百九十五里。 良山县。汉宕渠地,梁置伏虞郡安固县。后周改伏虞为蓬州,安固为良山。开元初,蓬州移治大寅县,至后不改。大寅县。梁置。旧治斗子山,后移治鬬坛口,今为蓬州所治。仪陇县。梁置。武德二年,属万州。州废,还蓬州。旧领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移治平溪。 伏虞县。梁宣汉县。隋改为伏虞,属蓬州。 宕渠县,梁置,取汉县名。旧治长乐山,长安三年,移治罗获水。咸安县。梁置绥安县,隋改为咸安。至德二年,改为蓬山。大竹县。久视元年,分宕渠县置。至德二年,割属潾山郡。”。《旧唐书》卷三十九
![]() | 这是一篇关于四川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