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南澳,指宜兰县大南澳北溪与大南澳南溪冲积而成的平原,因系位于苏澳之南的湾澳而得名。日治初期大南澳属于蕃地,其后将大南澳平原东部纳入苏澳街,即今苏澳镇南强里、朝阳里[1][2][3]。广义的大南澳则包含其后方今隶属于南澳乡的山区[来源请求]。
大南澳早年住民为“大南澳13社”的泰雅族人。
早在清治嘉庆17年(1812年)设噶玛兰厅,颁布厅疆界为“…东南至苏澳过山‘大南澳’界…”时,已见“大南澳”之名;而宜兰县境内的“小南澳”有三:(1)清同治8年(1869年)七月初一恭亲王(等)奏“洋人擅入大南澳伐木开垦事件”中,曾载有“(大南澳)附近五里之小南澳”一词;(2)光绪5年(1880年)夏献纶之“台湾舆图”标示“小南澳”,位于大南澳之北;(3)明治42年(1909年)日本政府将冬山乡大进村由番地编入一般行政区,取名“小南澳庄”,隶浮洲堡。由于时空相差甚多,故知“大南澳”并非为有别于前述三个“小南澳”而取名。
比较可能者,因昔日宜兰人称北风澳(北方澳)为“北澳仔”、称南风澳(南方澳)为“南澳仔”,与苏澳合称“三澳”(见“罗大春义学碑”),故苏澳以南的南澳,应系为有别于南方澳之读做“南澳仔”,而取名“大南澳”。一如宜兰人将和平溪称为“大浊水”,以有别于“浊水”(兰阳溪)。
“大南澳”虽早在1812年已被清廷纳入国土,但实为泰雅人领域,汉人无力治理。1874年罗大春虽开北路,并派兵汛驻于沿途,惟未囤兵开垦大南澳,没几年北路就撤守废弃。日治后以武力理番,至1908年底终迫使大南澳13社献馘归顺。惟通往花莲港之路仍受阻于太鲁阁族人,乃于1914年6月发动太鲁阁战争,8月战役结束,太鲁阁族人死伤惨重,日人宣布“理番成功”,惟大南澳仍属番地,少有平地人入垦。宜兰厅于1917年(大正六年)8月1日发布〈宜兰厅令第二号〉,设南澳支厅于浪速(今朝阳里和南强里)。浪速(Naniwa)系日本军舰名,传因曾派来协助理番,而将大南澳海滨取名“浪速”以资纪念;一说因南澳溪出海口浪大涌急,所以称为“浪速”。战后,浪速改名“朝阳”,惟后代居民却以讹音称浪速为“娜娘仔”。1946年全台划分行政区域为“平地”、“山地”时,以苏花公路中心线为界,将海侧的大南澳平原地区划属苏澳镇,分设朝阳、南强二里,属平地乡镇,山侧则划归南澳乡,属原住民山地乡。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