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伊蚊(学名:Aedes aegypti,英语:yellow fever mosquito),台湾称埃及斑蚊,是一种会传播登革热、屈公热、兹卡热、黄热病与其他疾病的蚊子。此蚊可借由腿部的白色标记与胸节上表面的里拉琴形状来辨识。埃及伊蚊起源于非洲[2],但如今则可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区域发现到[3]。雌蚊的平均翅膀长度变化很大(栖息于秘鲁的族群长度为1.67–3.83厘米)[4]。
埃及伊蚊 | |
---|---|
成虫 | |
幼虫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双翅目 Diptera |
科: | 蚊科 Culicidae |
属: | 斑蚊属 Aedes |
亚属: | 室蚊亚属 A. (Stegomyia) |
种: | 埃及伊蚊 A. aegypti
|
二名法 | |
Aedes aegypti | |
2015年全球埃及伊蚊分布预测 (蓝色=没有分布,红色=有分布) | |
异名[1] | |
|
疾病的扩散与预防方法
埃及伊蚊会传播某些热带传染性热病。由于雌蚊需要让它的卵成熟,因此要靠叮咬来吸血。为了要寻找宿主,这些埃及伊蚊会被哺乳类所排放的化合物吸引,包括氨、二氧化碳、乳酸及辛烯醇等。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们,研究辛烯醇的化学结构,以更了解为什么这个化学物质会让埃及伊蚊被宿主吸引[5]。他们发现埃及伊蚊偏爱“右旋”的辛烯醇分子。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预防登革热网页,建议使用含有敌避(浓度不超过20-30%)的防蚊液来防蚊。该机构还提醒:
学名
埃及伊蚊的学名一开始为Culex aegypti,由弗雷德里克·哈塞尔奎斯特于1757年的论文Iter Palaestinum中命名[10]。哈塞尔奎斯特提供该物种的学名,并由其导师卡尔·林奈进行描述。这份作品后来被翻译成德语,并于1762年以Reise nach Palästina名称出版[11]。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