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十三军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0日成立,隶属于第33军团,该军为因应抗日战争而扩张的部队,部队指挥军官均为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央军校毕业生出任,属于标准的中央军系单位。其高层指挥官则是从卫立煌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系统所培育。在卫立煌升任集团军司令官,乃至于战区长官后,九十三军也成为卫立煌重用的作战武力。
九十三军由卫立煌的旧部,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刘戡兼军长,朱怀冰、魏巍任副军长,辖[2]
1938年4月,该军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第83师一部协同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47师在安泽和川歼日军第20师团第77联队200余人。
1938年5月,因第94师位处豫北,远离该军,军委会遂决定由该师新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七军,94师脱离卫立煌系统;另由西安行营直辖国民革命军新编第8师(师长蒋在珍)调入第九十三军;另编入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旅(旅长高增级,西北军郑廷珍部,皖西剿共时该部深得卫立煌重用),隶属于第一战区,驻扎在太行山一带遂行游击战。5月,该军参加晋南三角地带反攻作战,再次与日军第20师团交战。7月,83师协同第十四军所属第85师、独立第5旅等部在蒲掌、南羊圈地区围攻日军第108师团中野支队,歼敌900余人。
1939年1月,由于上级主官(李默庵)归属问题,83师与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下辖之第10师(师长王劲修,卫立煌系核心部队)编制平行对调;同时,第九十一军第166师、西安行营直属新编第8师改隶该军:
1939年7月,参加第二战区夏季攻势,会同第十四军等部在晋东阳城、翼城等地歼日军第20师团1800余人。
1939年底参加了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8月,刘戡升任第14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该军军长。该军撤至陕西宝鸡整训。1941年2月,第10师与第15军第65师被选定为第14集团军突击师。民国三十年(1941)5月,九十三军参与晋南会战,该次会战九十三军成功逃脱日军包围并渡黄河进入陕西省韩城、蒲县及河南新安等地区,随后就在该地监视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活动,刘戡因私下和中国共产党接触,且军参谋长魏巍同时是中共地下党员,因此被军统监控,军统要求刘戡将魏巍调职以便诱杀,但刘戡抗命并协助其逃往延安[3][4]。1941年9月,开宝鸡整训,后担任陕州一线河防。1942年7月,开四川省合川,归军事委员会直辖,由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指挥,军长刘戡兼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7月23日,第14集团军参谋长符昭骞改任该军副军长兼叙泸师管区司令。1942年9月刘戡升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九十三军军长由副军长兼刘的黄埔一期同学陈牧农接任,符昭骞、胡练成(12月17日)任副军长。刘戡与陈牧农在中央军系中与胡宗南关系不坏,但两人皆非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体系任职,陈牧农早年在卫立煌所率领的部队下服役,在派系归属上并不明显。
1943年初,第166师改隶重庆卫戍司令部第九十七军,另以第15补训处组建的暂编第2师调入该军建制。该军隶属第14集团军。军部搜索连扩编为营,组建军野炮营、山炮营(美制75山炮12门,原计划自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炮兵部队调拨,但实际未获得)和战防炮营。以第10师、新编第8师为一线师,暂编第2师为二线师。下辖:
1943年11月,开贵州桐梓整训。1944年4月,暂编第2师改为后调师。6月,九十三军(欠暂编第2师)开贵阳、遵义待命。民国三十三年(1944)8月初九十三军乘火车移防广西省,隶属第16集团军,投入桂柳会战,8月24日布防黄沙河与全州县,作为防卫桂林城的外围防线。
9月3日,军长陈牧农下令九十三军撤出全州,退到桂林东北的大榕江地。九十三军为何撤退有两种说法,包括了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授命、以及军长陈牧农的专断等。在九十三军后撤后,陈牧农遭到上级逮捕,张发奎在同月下令将其枪决。[5]陈牧农死后,副军长胡栋成代理军长。10月25日,由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前任军长甘丽初接任军长,符昭骞、胡栋成任副军长,下辖第10师、新编第8师、暂编第2师编制不变。
10月至11月,先后在兴安、老堡村、大小榕江、灵川、李家村、马面圩西关村、界碑矮山、永福、矮岭等地阻击日军进犯。11月底,该军奉命向河池附近转移。后再转移到广西、贵州边界六寨、南丹地区,此时新编第8师仅余2553人,第10师余3600人。桂柳战役结束后,九十三军开赴贵州遵义整编,军委会检讨参战部队功绩时第10师名列第一。代理军长胡栋成因“坚守大溶江阵地达一个月之久”,获颁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由于九十三军折损过重,民国三十四年(1945)2月24日,在军政部上呈的第四战区整编方案中,九十三军遭撤裁,下辖的新编第8师人力并入第10师。为了整顿部队后续事宜,4月,重庆卫戍副总司令,同时也是其创军首任指挥官刘戡赴遵义将九十三军转移重庆,完成编遣作业。国民革命军第10师拨补回归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暂编第2师转隶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甘丽初改任第2方面军参谋长。
1945年6月由昆明行营第1路、第2路指挥部合并改编,下辖部队是战力较不完整的三个暂编师,日本投降时与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同时进入越南进行日军投降缴械作业。1946年3月由美军协助海运东北,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该军长驻锦州,主要担任北宁线和辽西地区守备任务和局部地区机动作战任务。共产党方面的艾思奇给妹夫、第93军暂编22师师长龙泽汇写信策动其起义,被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告发。蒋介石责令已经升任第93军副军长的龙泽汇、暂编18师师长许义浚、暂编20师师长李韵涛等“不稳定分子”回云南。
1947年第184师在梅河口被歼灭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用东保独立第3师第2团为基干,收容在梅河口被歼的第184师参谋长刘国举、第550团团长李佐率领的残部,第二次重建了184师:
重建后被调北镇整补,后调归锦州的第六兵团直辖,1948年3月到锦州驻防,师部及551团驻防锦州城头、550团于锦西的南面、552团于锦西的西北面。
长期驻阜新海州的暂编第20师,于1948年3月17日夜沿公路向西撤逃。阜新县政府官吏、阜新煤矿公司矿警、地主还乡团也尾随其后,队伍长达几华里。东北人民解放军冀察热辽第二十一军分区独立一、二团,蒙汉独立四十七团,蒙民骑兵六团,在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徐乃斌的统一指挥下,进入清河门地区。3月18日上午8时,南逃部队在7辆装甲车和前卫营掩护下,进至清河门,遭人民解放军顽强截击。前部国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向西突围,后部溃不成军。18日16时,从海州出逃部队和义县接应部队会合后向义县县城奔去,解放军蒙族骑兵追击截杀至太阳完全落山。清河门截击战,毙153名,俘202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汽车、大车、骡马,抓获逃亡地主数百人。
1948年10月15日,该军所属在锦州、义县被歼。第184师师长杨朝纶、参谋长刘国举逃脱。1948年11月天津防守司令陈长捷为加强天津守备力量,将第184师残部加上其他溃兵5000余人编成冀东保安第3总队。既而由184师原师长杨朝纶请求,恢复了184师番号:师长杨朝纶、副师长刘国举、参谋长罗恒。辖550团、551团、552团,特务、工兵、辎重、炮兵各一个营,通信兵一个连。1948年12月下旬该师扩充到7000余人,但是有枪械者不到一半。布防于天津南区右翼阵地(南开大学到中央医院一带):
1949年1月14日15时在天津战役中,第184师师部被歼,师长杨朝纶被俘,该师残部陆续向解放军投降。
1944年12月由军法处长胡大章负责处理军务
1949年10月新编第14军改称第93军。隶属云南绥靖公署。1949那边12月9日,参见昆明起义,改编为解放军暂编第13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