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衍鎏(1875年1月11日—1963年8月28日),字藻亭,号又章、冕臣、康乐老人[1]。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2][3],祖籍天津,明末迁辽宁沈阳,后入旗籍,生于广州,民国改籍广东番禺县[3][4],祖居地今改隶广州市花都区。中国现代文人,末科探花[5]。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6]。
商衍鎏 | |
---|---|
大清 | |
籍贯 | 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 |
字号 | 字又章号藻亭别号冕臣 |
出生 | 同治甲戌年十二月初四日(1875年1月11日) |
逝世 | 〔1963年8月28日 | (88岁)〕
配偶 | 谈氏〔谈国政长女〕 |
亲属 | 曾祖商兴沛、祖商建权、父商廷焕,母岳氏 |
出身 | |
| |
著作 | |
|
自幼在广州西门口纸行街(今纸行路)莲花巷玉莲园读书,后考入府立羊城书院正课外生,其后又转到广中路附近越华书院和越秀山应元书院学习。1890年得童试第十名中秀才[7]。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中式广东乡试第24名举人,兄商衍瀛中同科顺天乡试第184名举人[6],在当时有禺山双凤之称。先后就读广州光孝寺西华堂、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等校。
三十年(1904年),中式甲辰恩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一甲第三名,成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考中探花[5]。由于当时的榜眼与探花均为广东人,令北京的粤东会馆热闹过一番。在“骑马游金街”等官方仪式结束,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送状元刘春霖至直隶会馆归第后,一同归第粤东会馆,会馆预备了演戏宴客事宜,同乡在京任官者皆有到场。宴会热闹非凡,宴后盘碗杯箸更被民众抢夺一空[注 1][8]。
光绪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06—1908年)公派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专攻经济和法律。回国后曾先后担任翰林侍讲衔撰文、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总校官、帮提调等职务[1]。
民国元年(1912年),受德国汉堡殖民学院(旧译:殖民学堂。殖民学院成立与1908年4月)东亚系(Ostasiatischen Seminar)聘任,担任德国著名汉学家奥托·福兰阁(Otto Franke)的研究助理(wissenschaftlicher hilfsarbeiter)。1914年殖民学院成立中国语言与文学系(Seminar für Sprache und Kultur Chinas)后转入该系工作(汉堡殖民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其作用,在1919年殖民学院被解散,殖民学院的各部门包括东亚系和中国语言与文学系,被并入了新建立的汉堡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期间为该校订购了大批中文书籍[6],参与建立德国第一间汉学研究中心[9][1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随驻德使馆人员撤返中国[11]。
回国后担任过北京副总统府顾问、江苏督军署内秘书、大总统府谘议、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务。
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同年辞职[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江苏省政协委员,与长子商承祖一同居住。1956年11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对象摄制纪录片《探花晚年》[12]。
1956年12月返穗定居,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与次子商承祚一同居住于中山大学东北区9号。
1960年7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聘任其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6][12]。
据蔡国颂先生回忆,晚年的商探花喜欢到仰忠街天马巷友人家聚会[注 2]。此雅集除商衍鎏商承祚父子外,还有冼玉清教授、容庚教授等。都尊称其为“商老太爷”。
1963年8月2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