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一岑墓,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鳌山路苗圃东端,是明朝南直隶崇明县知县唐一岑的墓葬。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唐一岑在与倭寇的战斗中阵亡,当年被安葬于平洋沙旧城的西南角,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时被迁葬于蟠龙镇东500米的位置,同治十二年(1873年)墓旁修建了唐一岑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墓于20世纪50年代两次得以修葺。1990年唐一岑墓前迁葬至现址。1992年,唐一岑墓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一岑,字惟高,广西临桂县人。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担任崇明知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进攻崇明县治平洋沙,被唐一岑率众击退。当年五月倭寇再次进攻,城池被倭寇内应打开,唐一岑随后战死。同年唐一岑被安葬于平洋沙旧城的西南角,旁边建有他的祠堂。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墓葬被迁移至蟠龙镇东500米的位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崇明知县曹文焕在唐一岑墓前修建了一座面阔三间的祠堂,此时的墓地占地约1亩,墓地周围种植有大量绿植。[1][2][3]
中华民国时期,唐一岑祠中供奉了神位,并树立了两块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唐一岑祠内的唐公碑被日军推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主持重修了唐一岑墓。1957年,江苏省文化局将唐一岑墓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9月拨款重修了唐一岑墓。这次维修中该墓的墓丘以水泥围砌,墓台周围建有栏杆,墓旁立有一块“抗倭殉难”的纪念碑。这次维修还重修了唐一岑祠。此后崇明县划归上海。文化大革命前,唐一岑祠被挪用为仓库。1976年时因开河而拆除了唐一岑祠,唐一岑墓不久后也湮没于杂草之中。1977年,唐一岑墓被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列为四类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唐一岑墓被公布为崇明县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因唐一岑墓前开河,该墓随即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迁移至城桥镇鳌山路,是为现址,当年4月12日正式竣工。1992年,唐一岑墓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4]。2015年8月,唐一岑墓被列为崇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6]:176
唐一岑墓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鳌山路苗圃东端,墓前建有一座高6米的单间石牌坊,石牌坊两侧各有一只蹲姿石狮,石牌坊与墓之间有石块铺成的长20米、宽3米的墓道相连,墓道两侧树立了4块石碑,分别为清朝乾隆年间、同治年间、1957年和1990年的碑记。墓葬前立有一块写有“明唐一岑墓”的墓碑[a],墓碑前摆放有一张石供桌。墓丘周围以石块围砌,上方盖有封土,墓丘周围的平台也以石块铺砌。墓葬后方建有一座白色照墙。[2][7][6]:17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