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英(1637年—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中国福建晋江人,后来迁居莆田[1]。因为幼时易姓王,又称王英[2][3]。原为郑成功部将,后来降清,曾随施琅一同征台,并在施琅离开台湾后继续留守[1]。后来官至福建水师提督,授威略将军,死后赠太子少保[1]。李绂曾为他写〈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4]
吴英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清史稿》记载他幼时曾被海盗抓到岛上并改姓王[3]。他原是郑成功部属,后来在康熙二年(1663年,永历十七年)于泉州降清,不久授予“守备札”[1][2][3]。次年参与福建铜山岛之战立下军功,加都司佥书衔,不久又授浙江提标都司[2][3]。
三藩之乱发生时,他随浙江提督塞白理转战各地,因屡建战功而升为提标中军参将[2][3]。康熙十八年(1679年)击败郑经部将刘国轩,升为同安总兵,后于康熙廿二年(1673年)调为兴化总兵[1][3]。之后他随施琅攻台,并在施琅离开台湾后仍继续留守[1],并在留守期间进行东宁天妃宫的改建[5]。
康熙廿四年他觐见康熙帝,于该年三月廿三日(1684年5月7日)陛辞,并提出在台进行屯田等建议[1][3][5]。之后吴英移镇浙江舟山,后来升为四川提督[1][3][5]。此后吴英先以军功加左都督,授世职“拖沙喇哈番”,后叙平定台澎军功,又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1][3]。
康熙卅六年(1696年)调为福建陆路提督,翌年改为水师提督[1][3]。康熙帝南巡时,曾向他询问海盗之事,因回答得当,不久授予威略将军,仍掌水师提督之事[1][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逝世,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1][3]。为纪念其事迹,于台湾府城东安坊曾建有吴将军祠[1],现址为新建国戏院[6]。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