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剧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戏,旧称“化妆扬琴”或“扬琴戏”,是山东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吕剧起源于鲁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12月27日) |
1900年前后,吕剧走上舞台;1917年,吕剧班社从鲁北农村进入济南、大连演出;1951年,第一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今济南市吕剧院)成立;1953年,第一个省级院团山东省吕剧团(今山东省吕剧院)成立,这一时期出现了如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等剧目。鼎盛时期,中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包括山东、江苏(苏北)、安徽(皖北)、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在内多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文化部将吕艺镇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1880年,他和刘峦峰、张贵兰、张保光一起卖艺,后来在自己多年的戏曲演唱生涯中,创造性地将扽腔、梆子、京戏、琴书的曲调、曲牌、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运用到自己的戏中,改编了《看瓜园》《后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坟》《三贤》(即后来的《小姑贤》)等剧目。吕剧老艺人张传海即出其门下。
吕剧老艺人时殿元(1863年-1948年)是广饶县牛庄镇(现属东营区)时家村人,故另有其与谭明伦、薛金田创办吕剧的说法。
纯化、吕艺、牛庄是三个相邻的乡镇,方言习俗均相通,因行政区划变迁而分属两个地市。
2008年,东营区牛庄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吕剧)之乡“荣誉称号。
约1900年,乐安县北部时家村(1138—1913年属乐安县,1914年后属广饶县,1983年建立东营市后属牛庄区,1987年7月归属东营区) 时殿元和崔心悦、谭明伦等人从京剧、五音戏的表演中受到启发,第一次将琴书中的《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当地群众称之为”驴戏“,而演员自称为”化妆扬琴“。其早期主要流行于乡村集镇,后逐渐在济南等城市兴起 。当时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和坠琴,主要曲调是”凤阳歌“,后来发展成了”四平“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东营区牛庄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吕剧)之乡“荣誉称号。
关于吕剧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胶东说。约在1894年,胶东琴书艺人翁老明在登州府(今蓬莱)内将《三打四劝》中的《苏保送妹》一折举行了“化妆跑圆场”的公开演出,群众称为“胶东蹦蹦戏”。“化妆扬琴”在济南被定名为“吕剧”之后,蹦蹦戏随之更名,老艺人组建了蓬莱建国剧团吕剧队、莱阳专区吕剧团(今烟台市吕剧院)。
这是一篇与戏剧或歌剧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