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堯姆·克利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纪尧姆·克利顿

紀堯姆·克利頓(法語:Guillaume Cliton;英語:William Clito,威廉·克利托)(1102年10月25日—1128年7月28日),諾曼王朝成員,統治佛蘭德伯國從1127年到去世,宣稱諾曼第公國未果。作為征服者威廉長子羅貝爾·柯索斯的兒子,紀堯姆被視為叔父亨利一世的繼承候選。但亨利視他為敵,紀堯姆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結盟。路易在好人查理遇刺後,立紀堯姆為佛蘭德伯爵,但佛蘭德人很快反叛,紀堯姆在與另一佛蘭德伯爵繼承人亞爾薩斯的蒂埃里的作戰中去世。

快速預覽 紀堯姆·克利頓, 佛蘭德伯爵 ...
紀堯姆·克利頓
Thumb
紀堯姆在印章上的肖像
佛蘭德伯爵
在位1127年 — 1128年
前任查理一世
繼任蒂埃里
出生(1102-10-25)1102年10月25日
諾曼第科地區魯昂
逝世1128年7月28日(1128歲—07—28)(25歲)
佛蘭德阿爾斯特
墓地聖伯丁教堂英語Abbey of Saint Bertin
貴族諾曼第王朝
配偶
  • 安茹的西比拉英語Sibylla of Anjou
    1123年結婚—1124年作廢)
  • 蒙費拉的喬萬娜英語Joanna of Montferrat
    1127年結婚—1128年結束)
父親羅貝爾二世
母親康佛薩諾的西比拉英語Sibylla of Conversano
關閉

歷史和家庭

年輕時期

紀堯姆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柯索斯和康佛薩諾伯爵戈弗雷多的女兒康佛薩諾的西比拉英語Sibylla of Conversano結婚所生的兒子。[1]其父羅貝爾為英格蘭國王征服者威廉的長子。他的綽號「克利頓」是中世紀拉丁語,意同盎格魯-撒克遜語「王子(Aetheling)」或其拉丁語形式Adelinus(用於其堂弟紀堯姆·阿德蘭)。這兩個詞都表示「王室血統的人」或現代所說的「王子」。[2]它可能源自拉丁語inclitus/inclutus,「著名的」。[3]

1106年,其父羅貝爾在坦什布賴戰役中敗於亨利一世並被生擒。[4]他陪同亨利去法萊,這是亨利第一次見到年輕的侄子紀堯姆·克利頓。[5]亨利把紀堯姆交給阿克伯爵聖桑的埃利亞看管。埃利亞的妻子是羅貝爾的私生女,所以埃利亞是紀堯姆的姐夫,此時還是亨利的朋友和資助人。[6]紀堯姆在姐姐和姐夫照顧下直至1110年8月,亨利突然派人要求把紀堯姆移交給他親自看管。[7]埃利亞正好不在,於是他的僕人把小紀堯姆藏起來並偷運給埃利亞。埃利亞和紀堯姆一同逃離了諾曼第公國,向亨利的敵人尋求庇護。[7]

1118 - 1119年,第一次諾曼叛亂

紀堯姆首先投奔亨利的一大敵人,在諾曼第南方擁有大片土地的羅貝爾·德·貝萊姆[8]1112年,羅貝爾·德·貝萊姆被亨利一世所俘,紀堯姆和埃利亞又去投奔佛蘭德的年輕伯爵鮑德溫七世的宮廷。鮑德溫的父親是紀堯姆的表叔。1118年,對亨利一世不滿的諾曼貴族們組成了強大的同盟並且和鮑德溫以及叛軍結盟,打着紀堯姆的旗號發起了一場危險的叛亂。[9]

對亨利一世而言,諾曼第邊境上的伯爵們以及鮑德溫太強勢,公國北部的很多土地都被攻陷。[9]但當1118年9月鮑德溫在圍攻阿克時受到重傷(1119年7月17日去世)後,原本大好的形勢戛然而止。第二年,法國國王路易六世打起了紀堯姆的旗號,沿塞納河而下入侵公國,8月20日在布雷穆勒戰役和亨利一世的軍隊交鋒,遭到決定性的挫敗。

當天,紀堯姆作為路易衛隊的新騎士參戰,幾乎不免被俘。第二天,紀堯姆的堂弟,亨利一世的兒子威廉·艾德林出於禮節將紀堯姆在戰場上丟失的戰馬送還。叛軍崩潰了,但紀堯姆繼續向法國宮廷尋求幫助。1119年10月,路易六世在蘭斯提請教宗注意紀堯姆的權利,迫使亨利一世改善對這個流亡在外的男孩的待遇。

1123 - 1124年,第二次諾曼叛亂

1120年11月25日,威廉·阿德蘭在白船事件中意外溺死,這改變了紀堯姆的命運。[10]他現在是諾曼第和英格蘭的王位競爭者了。1122年,很多諾曼貴族在埃夫瑞伯爵阿毛里·德·蒙福爾英語Amaury III de Montfort莫蘭伯爵瓦勒蘭·德·博蒙英語Waleran de Beaumont, 1st Earl of Worcester的帶領下接受了紀堯姆。[10]亨利的問題變得更糟,威廉·阿德林已和安茹伯爵富爾克五世的女兒瑪蒂爾達結婚,富爾克要求亨利歸還女兒的嫁妝,即曼恩的一些城堡和鄉鎮,亨利拒絕。[10]富爾克因而讓女兒西比拉和紀堯姆訂婚,將諾曼第和安茹之間的整個曼恩給他作為她的嫁妝。[10]但亨利精明地訴求於教會法,1124年8月,這樁婚事以夫婦倆為姻親為由被宣佈無效。[11]

與此同時,諾曼第又爆發了一場支持紀堯姆的貴族叛亂,但由於亨利一世的智慧和貴族的缺乏組織,他們在1124年3月在布爾特魯爾德戰役中被擊敗。亨利一世說服女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在東面威脅路易六世,使路易不再積極干預此事。

佛蘭德伯爵

1127年,路易六世為了紀堯姆的事做了很大的努力。[12]1月,他把法屬韋桑的王室領地封給紀堯姆,作為沿塞訥河而下攻擊諾曼第的根據地。路易還把王后阿德萊德的異父妹妹蒙費拉的喬萬娜嫁給紀堯姆為妻。[12]3月2日,佛蘭德已故伯爵鮑德溫七世的表兄和繼承人查理一世被殺,給了路易一個更好的為紀堯姆轉運的機會。[12]他親自率軍進軍佛蘭德,30日即召集當地貴族,要求他們接受紀堯姆為他們的新伯爵。[12]

起初,紀堯姆做得不錯,在5月底守住了佛蘭德的大部分郡。但在英格蘭的資助下,好人查理的表弟亞爾薩斯的蒂埃里作為查理的當然繼承人和紀堯姆的競爭對手的出現使得紀堯姆地位惡化。1128年2月,聖奧默根特背叛紀堯姆,3月,布魯日也叛了。5月,里爾也支持蒂埃里,紀堯姆只佔有佛蘭德南部邊緣地帶的小片土地。6月21日,紀堯姆殺回布魯日,在布魯日南方的阿斯波勒一戰中,率領諾曼和法國的盟軍擊敗蒂埃里。[13]

這時,魯汶伯爵戈德弗瓦一世也加入到紀堯姆這一方,7月12日,紀堯姆的軍隊將蒂埃里包圍在阿爾斯特,準備攻打根特。但在圍城的戰鬥中,紀堯姆在和一個步兵扭打時傷到了手臂,生了壞疽,於28日去世,年僅25歲,只有他忠誠的姐夫埃利亞給他送終。

紀堯姆曾寫信給亨利一世,請求赦免自己的追隨者;亨利一世准其所請。一些追隨者回到亨利一世身邊,其他啟程去參加十字軍。[14]

紀堯姆的遺體被運到聖奧默的聖伯丁教堂英語Abbey of Saint Bertin安葬。他沒有子嗣,比他被監禁的父親羅貝爾還早死了6年。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