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东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12月或322年1月[1]—342年7月26日[2]),字世根,东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明帝之长子[3]。晋成帝年幼即位,即位不久即遇上苏峻之乱,成帝亦一度遭苏峻叛军劫持。成帝一朝军政主要由外戚颖川庾氏把持,在庾亮的主导下还曾谋北伐,但因后赵强盛而遭到失败。
太宁三年三月戊辰(325年4月1日),晋明帝立司马衍为皇太子。同年闰八月戊子(325年10月18日),晋明帝去世,翌日五岁的晋成帝即位为帝。由于年幼,由母亲皇太后庾文君临朝称制,由七位顾命大臣辅政,中书令庾亮以国舅身份主政。[4]。
咸和二年(327年)年末,历阳内史苏峻与豫州刺史祖约叛乱,并在翌年率兵攻至建康,庾亮试图抵抗但失败,被逼出逃,晋成帝就与王导等众官为苏峻所挟持,宫中就遭到苏峻军抢掠和焚烧,太官也仅余下数石米供成帝食用[5]。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苏峻强逼晋成帝迁居至石头城一个仓库中,成帝哭着登车出发,宫中人们亦都伤心痛哭[6][7][8]。咸和四年(329年),以陶侃为首的军队平定苏峻之乱,迎回成帝,因为宫殿遭战火破坏,故修缮建平园作为宫室,至咸和七年(332年)新建的建康宫落城后才迁去新宫[9][10]。
苏峻之乱后,朝内就由王导专制,成帝对王导亦相当敬重,甚至屡幸王导宅第[11][12];庾亮则领豫州刺史出镇芜湖,主掌军事,随着陶侃去世,庾亮更兼荆江豫三州,转镇武昌,并着眼对后赵的北伐。咸康五年(339年),庾亮作出北伐部署,上奏移镇襄阳石城,并且增兵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淮泗寿阳地区要地,为一举北伐作好准备,当时庾亮更派兵进攻巴郡,攻至江阳,俘获后赵将领李闳及黄植。晋成帝下给群臣议论,上疏得王导支持,但郗鉴以资源不足为由反对。不过未等到允许,庾亮的行动就遭后赵以军事行动作回应,派军大举南侵,庾亮所定的重镇邾城更加被攻陷,庾亮北伐遂流产[13][14]。
咸康二年(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士族、官吏将私占山川大泽[15];咸康七年(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16]。
咸康八年(342年)7月23日,晋成帝患病,中书监庾冰为了留住颍川庾氏家族与皇帝的血缘亲近,于是以国家外有强敌,宜立年长君主为由劝服成帝以弟弟琅琊王司马岳为储君。7月26日,晋成帝驾崩,年仅22岁,庙号显宗[2][17]。8月18日,葬于兴平陵。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