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阳父(?—?),又称伯阳甫、史伯,为周宣王、周幽王时期的太史,西周末年哲学家。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地震,史载“三川竭,岐山崩”。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幽王八年,伯阳父告诫郑桓公西周将亡而应到东方谋一条生路,其后便退隐,不久西周便灭亡。
现存文献中对史伯的记载较为简略,只知道其认为地震是自然界“阴阳不合”后冲突下的产物,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认为事物只有多元化发展才可能自然延续,一元化的专制必然走向灭亡。清华简《良臣》有提及“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全(伯)、宦中(仲)、虢叔、土(杜)白(伯),后出邦。”
宋代《博古图》载录的史伯硕父鼎,被当时的金石学家认为其中的史伯硕父就是史伯本人。[1]1975年2月在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出土的训匜,所刻金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法律判决文书,其中的法官“伯扬父”被不少学者认为就是《国语》中的伯阳父本人。
由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其他传世文献对老子其人的记载非常模糊,从东汉创立道教开始,就有许多人怀疑史伯才是真正的老子,正是他“见周之衰”,其哲学思想风格与《道德经》的作者有惊人的一致性。[2][3][4][5][6][7][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