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八景,指的是台湾的八大景色,随着时代而有所变迁。

清代

在清代,1696年(清康熙35年)的《台湾府志》中,就有台湾八景的描述。那时选出来的八景分别是:
- 安平晚渡:安平位于昔日凤山县境,即今台南市安平区。
- 沙鲲渔火:沙鲲为位于昔日凤山县境台江内海上的七个海上沙洲,分为称为“一鲲鯓”至“七鲲鯓”,即今台南市安平区与南区的海岸地带。
- 鹿耳春潮:鹿耳指鹿耳门,位于昔日台湾县境,即今台南市安南区鹿耳门一带。
- 鸡笼积雪:地点有寒冬可能下雪的七星山与大屯山,以及下雪机会极小的鸡笼山(今新北市基隆山)、大鸡笼屿(今基隆市和平岛)、彰化县等不同说法,2016年基隆再现雪景,证实古人所见风景,1696年正处于小冰期中[1][2]。1893年1月东亚寒潮是最后一次台湾平地下雪事件。
- 东溟晓日:东溟位于昔日诸罗县境,实际地点不详,疑似文人为求与“西屿”对仗的想像之作。
- 西屿落霞:西屿位于昔日台湾县境,即澎湖群岛的渔翁岛。
- 斐亭听涛:斐亭位于昔日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台厦道衙署后院,为高拱干所建。
- 澄台观海:澄台位于昔日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台厦道衙署后院,为高拱干所建[3]。
由于当时台湾已开发的地方不多,因此取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限制,大部分景色均位于今台南市附近。以今日的观点而言,实难以代表全台湾的景色分布状况。
1747年(乾隆12年)《重修台湾府志》中有“台湾𨛦治八景图”,与前述的八景相同,是台湾八景最早的图绘表现[4]。
1752年(乾隆17年)《重修台湾县志》中有“台邑八景”:
![]() |
![]() |
![]() |
![]() |
![]() |
![]() |
![]() |
![]() |
日治时代
1913年10月31日的台湾日日新报为庆祝天长节,当日特刊分别以四个版面刊登了八张“台湾八景”风景写真,包括:“合欢旭日”、“南岬月明”、“新高倒影”、“珠潭浮屿”、“关渡归帆”、“东海石屏”、“旗后落霞”、“北岛观潮”[4]。
1927年(昭和二年)5月29日,台湾日日新报社仿效大阪每日新闻社、东京日日新闻社的“日本新八景”读者票选活动,透过民众投票方式,举行台湾新八景募集[5]。第一阶段的参加总票数高达三亿五千九百多万票,之后由第二阶段交给审查委员(包含木下信、井手薰、石黑英彦、林熊光、小原时雄、尾崎秀真、加福均三等人),审查基准为:一、为台湾景色,有特色者。二、规模不小者。三、交通便利以利将来可能的施设。四、考虑史迹及天然记念物。五、考虑亘全岛地理的分布[6]。8月25日审查委员于台湾铁道饭店讨论,最后8月27日于报纸上公布选出的“八景”、“十二胜”与“二别格”[7][4][8][9][10]。 所选出的台湾八景如下:
![]() |
![]() |
![]() |
![]() |
![]() |
![]() |
![]() |
![]() |
另有一说选出的台湾八景为:[来源请求]
![]() |
![]() |
![]() |
![]() |
![]() |
![]() |
![]() |
票选出的台湾十二胜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华民国时期
1953年,中华民国台湾省政府重新制订台湾八景如下[12]:9:
![]() |
![]() |
![]() |
![]() |
![]() |
![]() |
![]() |
2005年,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有鉴于景色随着时空变换而不复旧貌,因此重新票选出台湾八景如下:[13]
![]() |
![]() |
![]() |
![]() |
![]() |
![]() |
![]() |
![]()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