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天后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东天后宫,又称埤南天后宫,是位于台湾台东县台东市的妈祖庙,为台湾清治时期最末立的官庙,亦以举办元宵绕境与炮炸寒单爷闻名。
大庄事件平定后,张兆连为感恩妈祖庇佑让当时军队挖井找到水源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捐俸建庙,并发动部属及地方士绅共襄盛举。张兆连还在事发地挖的井取名“灵泉井”,立碑石在旁。庙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落成,落成后光绪皇帝赐颁“灵昭诚佑”匾额一幅。高爵、刘春元、陈炳熙同撰〈埤南天后宫碑记〉。[1][3][4]
由当时据守台东的清代官兵出资兴建,因此石碑上赞助官兵有姓元、洋、以、捐等满人音译的姓氏[5]。当时庙址为现在的东禅寺[3][6]。台湾的妈祖庙有五间官庙,此庙是清朝认证的最后一间,也是东台湾唯一的官庙[1][3][7][8]。
原在埤南宝桑庄之东海滨、光绪七年(1881年)同知袁闻柝所建的昭忠祠,在光绪九年(1893年)遭台风吹倒,暂移祠中神主于此庙之旁,后来重建天后宫时置昭忠祠于右护室[1]。
1930年强烈地震引起龟裂,遂有迁建之议。由吴金(吴锦麟[4])捐出原为菜园[9]的一千六百余坪土地,并由林舍、陈冬路、赖金木、张宜春、林江宁等人,向全台各地信徒筹募经费,历时三年,于1933年落成。当时未立下契约与任何文件,导致后来土地问题。首任主持人张之远因年迈退休,地方士绅公推赖金木主持庙务。[1][3]
1941年,皇民化运动大兴,日本人想要将台湾民间信仰改成日本神道。一次,警务课长井野边招集台东市绅此妈祖庙开会,主张废除台东所有寺庙,改成神社。首先被问的原住民南医师赞同。第二位是基督徒士绅的陈振宗亦赞同。第三位“台东三赖”之一的赖金木说庙宇是“众人所有,应问民众”,被井野边责骂。第四位吴金玉则答至少保留天后宫与海山寺,因为是民众的信仰中心,而且战争方殷,为安定人心,废庙不宜。于是,两寺庙皆得以保存。[4][10][11]
1945年,赖金木等士绅发起募捐将庙宇重予整修,于1948年3月完工[1][3]。
国民党政府来台后,庙方一千多坪土地被登录为县有地[12]。直到1979年,宫务安定后,委员会才发现土地竟被登记在台东县政府名下,想更正时已晚[3]。
此外,军方为养伤残官兵,遂借庙设置国军临时教养院,部分空间借予荣民暂住,香火顿挫[3]。军方借地时,约定10年续约1次,1957年契约书第2条载明:“将来反攻大陆成功,甲方 (军方)不需要继续使用时,所以地上建物无条件赠送乙方 (天后宫)使用。”,因此导致争纷,庙方遂后来在石壁上刻写这段历史,刻“影响宫务甚钜”以表抗议[9][13][14][15]。
1970年代末,庙方委员会发起募捐,募集两百多万元[9],在台东市胜利街二十四巷兴建十八栋民房,迁置庙中暂住之荣民,荣获省府林洋港颁给“热心公益”匾额。其后并完成前门巨型牌楼壹座,康乐台贰座,大殿左右增建晨钟、暮鼓二楼,香火复盛,信徒日增。[3][4]
主神妈祖分灵的根源,一说是福建湄洲岛。另一说则依《台南大天后宫志》为光绪十五年张兆连对大天后宫献“灵助平蛮”匾时,分灵至台东兴建天后宫,以谢妈祖涌泉救命之恩。大天后促进为交流,还赠有复制“灵助平蛮”匾给台东天后宫,于2010年11月20日揭幕。[16]
胡传日记、《台东州采访册》史料中,胡传将天后宫写成天妃宫,每逢朔望会至此庙、观音祠、土地祠、与昭忠祠参拜[6]。昭忠祠正中央为开山抚番殉难军民的神位,左祀文将军为袁闻柝,右祀武将军为张兆连[2][3][4]。
2009年,为“扩展年轻人市场”增加收入,庙内开始供奉月下老人。当时庙方将一本学生作业簿,切割成适合大小,卷塞入月老左手充当姻缘簿,露出“先总统蒋公遗”及半个“训”字正好露在外面。直到香客反应为何月下老人是拿蒋公遗训?庙方才换成红色姻缘簿。 [5]
自1953年掌理庙务的林锦泉,于1962年11月举行平安醮,为每逢虎年就举办清醮祭典[3]。
自1962年开始,每隔十二年建醮。建醮期间,台东市民强迫吃素七天,禁屠猪鸡鸭、市场禁止贩售鱼肉、渔船禁止出港,商店肉类罐头也不能上架。警方配合管制,在台东主要对外路口如南回公路、南横公路、台11线、台9线设置拦检哨,禁止外县市肉类进入台东。由邻里长负责家家户户收丁口钱,男的叫“丁”,女的叫“口”,男的钱收的比女的多。后来因男女平等,两性钱都收一样。[7]
入醮时由火醮打头阵,在此庙前起鼓以迎接火神,该刻庙内全面禁火,直到下午5时才送火神回驾[8]。
1986年建醮,时任台北市长的许水德赠送“与天同功”,及时任高雄市长苏南成致赠“后来其苏”桧木匾额,后来在2010年庙方整修时拆下被偷去,出现在拍卖网站,各开价四万元。庙方与业者协调后,业者答应无偿归还。[17]
随着宗教多元化、经济型态改变,建醮收丁口钱、吃素都出现反对声音。2010年,庙方林有德表示收丁口钱不如以往盛况,还有李姓邻长更直言收钱好像被当作诈骗集团和乞丐。[7]
该庙以台东元宵绕境的炮炸寒单爷闻名,素有“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之名[12]。一说元宵绕境在清朝就有[11];另一说,根据台东文史工作者林崑成,台东神明绕境活动缘由于1933年此庙乔迁落成典礼,举办天后宫妈祖绕境活动,后来延续每年元宵节[8]。元宵炸寒单爷的起源,传说为战后一名西台湾的养鸭户所引进供奉,后来演变成给信徒在元宵节放鞭炮求平安[11]。
1954年,此庙被国军征用作教养院,停止绕境,改由海山寺接手[11]。直到1979年,海山寺发生台湾白色恐怖事件,因此封山,将元宵活动交回[18]。1981年,寺方以元宵活动不属于佛教为由,改回天后宫承办[11]。当时以“军民联欢晚会”名号举行时,空军志航基地曾特组舞龙与醒狮团开道[19]。
自1986年以来统计,游行队伍出现的阵头,有传统的神轿、辇轿、乩童、五营及七爷、八爷、三太子神尪偶,更有电音五营阵、艺阁、花车、龙阵、狮阵、宋江阵、家将团、官将首、八家将、什家将、五毒大神、五路财神、十二星君、十三太保、八仙艺阵、锺馗艺阵、班头阵、花篮阵、高跷阵、跳鼓阵、大鼓阵、车鼓阵、斗牛阵、蜈蚣鼓、响天鼓、震天锣等[3]。
2002年,台东县政府成立旅游局,将炮炸寒单爷和元宵神明绕境导入观光产业,给予辅导但不介入,因此在管理上缺乏公权力,发生诸如2009年阵头顺序抽签时造假等负面新闻[8]。
2016年,元宵绕境及炸寒单爷提报至中央审议,争取登录为国家“重要民俗及相关文物”,但未通过。审议委员认为文化细致度低、太强调观光商业性、阵头同质性高,竞相以钢管阵列队变成低俗化走向,致居民参与度变低,少见台东地方特色、无民俗深度及内涵。[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