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伊丽莎白·韦特豪恩(英语:Karen Elizabeth Wetterhahn,1948年10月16日—1997年6月8日),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化学教授,主要研究研究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并因此而出名。她亦是该校第一位化学女教授。[2][3]她于1997年死于由意外接触二甲基汞而造成的汞中毒。当时使用的乳胶手套并未提供足够的保护,因而意外滴在手套上的数滴二甲基汞溶液得以穿透手套和皮肤,并在接下来的数月直接导致韦特豪恩死亡。[4]

Quick Facts 卡伦·韦特豪恩教授Dr. Karen Wetterhahn, 出生 ...
卡伦·韦特豪恩教授
Dr. Karen Wetterhahn
出生(1948-10-16)1948年10月16日
 美国纽约州普拉茨堡
逝世1997年6月8日(1997岁—06—08)(48岁)
 美国新罕布夏州莱姆
别名卡伦·伊丽莎白·韦特豪恩教授[1]
母校
知名于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学
机构达特茅斯学院
博士导师斯蒂芬·利帕德
Close

意外身亡

1996年8月14日,卡伦·韦特豪恩进行有关二甲基汞的实验,她已做好所有建议的实验室防护措施,例如完整穿戴乳胶手套、在通风柜里进行实验[5],但在用移液器处理二甲基汞时不小心将一到两滴的二甲基汞撒到了手上[6]。虽然卡伦当下便立即清理现场、脱掉受污染的防护衣物并清洗双手[7],但当时二甲基汞的极强渗透性尚未被科学界清楚认知。

卡伦在该次实验事故后不久便开始感到身体不适,随后被发现从头发测试出的汞含量于事故后17天便急剧上升,于第39天到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8]。卡伦的听力和视力慢慢出现问题,伴随腹痛及体重下降;次年一月,开始出现平衡失调和口齿不清等症状,她于1997年1月28日正式入院,后证实是汞中毒[9]。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因大脑受损严重而变为植物人并失去痛觉[10],于接触二甲基汞的十个月之后(1997年6月8日)与世长辞[7]

后来研究发现,二甲基汞可以穿透一般的乳胶手套,并迅速被皮肤吸收[11]

贡献

卡伦·韦特豪恩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化学教授,对金属毒性的机理颇为熟悉,尤其是铬、汞等金属。[12]她埋首研究镍、铬等金属如何在人体中代谢,从而导致癌症。[12]她在大学中出版过多于八十五份研究文献,教导过许多位学生。[13]她在大学作为一个统领、综合的角色,旨在增加修读科学的女性。[14]

当时二甲基汞是用来校正199Hg核磁共振波谱仪[15],但在这次事故后,科学家重新订立安全守则,而且不鼓励二甲基汞的使用[16]。科学家因而发现二甲基汞能穿透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所以接触时必须穿戴特制手套,以免直接接触。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