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博加拉炮台(英语:Bokhara Battery),又称博夏勒炮台,位于香港岛南区鹤咀半岛南端,面向西太平洋[1],是驻港英军为加强香港岛南部的海岸防卫,而于1941年建成的炮台[3],曾于香港保卫战期间开火对抗日军舰艇[4]。炮台在二战后被废弃,只有部分建筑物保留至今,博加拉炮台于2009年12月18日获列入香港二级历史建筑[5]

事实速览 博加拉炮台, 坐标 ...
博加拉炮台
Bokhara Battery
 香港鹤咀
Thumb
博加拉炮台的观测站
坐标22°12′34″N 114°15′30″E
类型炮台
历史
建于1941
使用时期1941
材料钢筋混凝土[1]
战役香港保卫战
驻军状态
历任指挥官华里士准将
派驻部队英国 驻港英军(1941)
英属香港 香港义勇防卫军(1941)[2]
关闭

历史

规划及建造

1930年代后期,日本对香港的威胁日增,驻港英军只有四个正规步兵营的兵力下,决定集中防卫香港岛,并且开始在香港岛南部的海岸兴建多座炮台,包括赤柱炮台舂坎角炮台黄麻角炮台鹤咀炮台及博加拉炮台[6]。博加拉炮台于1938年开始规划筹建,1939年动工建造[3],在日军入侵香港前夕的1941年11月完工[7]。博加拉炮台的主要武器是两门9.2吋口径后装海防炮英语BL 9.2-inch Mk IX–X naval gun,均是从魔鬼山砵典乍炮台拆下来的旧炮[8],再转移至此重新安装[9],分别安装在左炮床及右炮床上[1]。博加拉炮台位处香港岛鹤咀半岛南端的悬崖上[10],面向香港岛东南部的广阔海面,可配合位处大潭湾西部赤柱半岛的赤柱炮台,强化香港岛南岸的防卫[11]。除了配备两门9.2吋海防炮,还有建有瞭望台、探照灯及射击指挥所等设施,在炮位后方建有两排建筑物[3],作为营房及存放军火的仓库[12]。不过相比起魔鬼山炮台,博加拉炮台因为属于英军调整防卫策略后在香港岛紧急增建的海防炮台,为了能够早日落成使用,所以博加拉炮台并没有设置地下弹药库[1]。炮台建成后直属于东区防守总部[3]。在鹤咀半岛的山腰另建有装备两门4吋海防炮的鹤咀炮台,用以加强博加拉炮台的防卫,防止敌军威胁博加拉炮台的后方[10]

Remove ads

香港保卫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入侵香港,香港保卫战爆发,博加拉炮台曾经于12月8日及16日两度向驶近香港岛的日本海军驱逐舰开火[13][4]。虽然位于香港岛的炮台有效地阻止日本海军舰艇驶近香港岛助战,但因为作为入侵香港主力的日本陆军是采取由北向南的攻势,所以在香港岛南岸的大部分炮台对战局没有显著的影响[14]。日军于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岛东北岸登陆,之后向香港岛西部及南部步步进迫。12月19日,面对人力物力皆占优的日军,港岛东旅指挥官华里士准将决定收缩防线,将守军余下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赤柱半岛一带,以便以赤柱炮台为核心组织更有效的抵抗,并可避免在鹤咀半岛的守军因日军南下而被分割及孤立[15]。驻守博加拉炮台的守军接到撤退指令后,随即破坏炮台设施以防被日军利用[3],再撤到赤柱半岛[2],并作战至12月26日港岛东旅接获投降指令为止[16]

战后及保育情况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后,博加拉炮台因为没有实际需要而被废弃,炮台的设施亦被移除。在炮台东面的鹤咀半岛岬角建有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迹鹤咀灯塔,后来该处附近加建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宿舍,又加盖属于电讯盈科海底通讯电缆设施[1][17]。2009年12月,古物咨询委员会对炮台的现存建筑物进行评审后,博加拉炮台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18]。炮台的右炮床于2002至2012年间被装设了无线电通讯天线,而炮台的观测站及探照灯平台的建筑物于2012年被发现出现倒塌的情况[19]

图片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