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机场国民住宅,又称南机场公寓,也称为南机场整建住宅,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与万华区,是人口密集的住宅社区[1][2]。大致座落于西藏路以南、万大路以东、南海路与青年路以北,和汀州路一段以西的区域。1964年11月,第一批南机场国民住宅落成启用,行政院院长严家淦、台湾省政府秘书长郭澄出席落成典礼。第一期的南机场公寓,共有十一栋五层楼,分为甲、乙、丙三种格局,共有1,264户[3]:182。此外,每户有冲水马桶,社区有独立水库、污水处理场,并有地下电缆。于1965年于此成立独立的政区忠勤里,并设立忠义国小、零售市场(忠义国小一楼)与地下社区避难室[2]。
南机场国民住宅 | |
---|---|
概要 | |
建筑风格 | 现代主义 |
所属国家/地区 | 中华民国 |
行政区 | 台北市中正区、万华区 |
竣工日 | 第一期 1964年 |
当时南机场公寓以最新建筑工法建造。特殊的飞天旋转梯设计,其具有逃生、通风、进出容易与采光佳等优点。楼梯中间设有垃圾投放口,可从各楼投下垃圾直达一楼,利于清洁人员整理(此垃圾投放口已经封闭不使用)。南机场许多设计都为台北市的首创,在当时为模范公寓。但随着时间久远,现已成台北市亟需都市更新的社区之一。
南机场区域是新店溪汇入淡水河间的一块河滨低洼沼泽地,早期清代此处名为“加蚋仔”,日治时期以东园、西园为町名,南机场国宅系位于东园町。日治时期总督府于1927年前征收土地做为练兵场,二次大战期间又以此地做为台北南边的备用机场(相对于台北北边的松山机场),因此称为南机场。 1945年战后,该区域有20余甲地作为高尔夫球场使用,其余50余甲地则移转给国军各单位使用。1948年空军总部首先在此兴建空南一村、二村、三村共180户砖造平房眷村。1949年大陆撤退,大批军民涌入南机场周边地区搭建落户。自1950-1960年间,陆续有空军总部、空军高炮部队、联勤总部、陆军总部、国防部等单位在南机场周边兴建近千户眷舍。除此之外,自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也在眷村周边及河滩地上搭建棚屋居住。1959年八七水灾后,来自彰化、云林、嘉义的灾民北上谋生,也多数栖居在南机场地区。至1962年,南机场周边住户已达7,800余户,成为全台湾最大的违建聚落。[4]
1962年 欧珀、爱美两台风使得地势低洼的南机场周边受灾严重。当时美国国际合作总署驻华安全分署(Mutual Security Mission to China)官员富来利(Abort Fraleigh)会同联勤总部视察灾区,建议可将南机场军事用地辟为新住宅区。在驻华安全分署署长郝乐氏(W.C. Haraldson)的支持下,拨款成立“台北市南机场附近地区新住宅区筹建指导会报计划组”,11月提出调查报告及初步规划设计。此外,1962年台北市政府公布防洪治标计划,开始兴建“双园”、“水源”堤防,决定在隔年台风季前完成必要的防范措施,排除堤线外的违章户势在必行,南机场第一期整建住宅乃为安置堤外违建住户而兴建。行政院提拨陆军管辖的崁顶段206号土地共10,154坪给台北市政府作为兴建住宅基地。台北市政府成立南机场整建住宅委员会,经公开评选委托建筑师利众(林柏年)、中国兴业(赵枫)、张敬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规划兴建11栋5层公寓共1624户。[4]
住宅面积的规划,是依照前期调查中每一违建户原本居住面积的大小,归纳出三种住宅坪型: 原面积在15坪以上的分配甲种坪型(14坪)、原面积10-15坪的分配乙种坪型(10坪)、原住面积10坪以下的分配丙种坪型(8.65坪)。每户都有自用浴厕及厨房设备,但没有隔间。住户必须自筹20%自备款,其余80%向政府贷款,社区内的公共设施费用则由政府负担。1964年 第一期整建住宅完工,定名为“南机场公寓”又称为“忠勤社区”。此一大规模的社区被视为政府重大的都市建设,成为当年归国华侨必参观的地点。1965年社区北侧的忠义国小完工。
1967年 台北市政府奉行“住者有其屋”政策,由台北市国民住宅兴建委员会兴建第二期整建住宅,基地面积2,500坪,由沈祖海建筑师设计5层楼口字型中庭住宅一栋共579户,1968年完工,名为“忠恕社区”。该社区主要安置三军总医院违建户及其他重要地区的违建户。
1971年为安置中华路及特三号排水沟(西藏路)等公共工程被拆迁户,利用第一期剩余基地2,586平方米,由台北市国民住宅及社区建设委员会兴建一栋6层公寓住宅,为口字型单边走廊平面,共262户,为第三期整建住宅。设计建筑师是有巢(虞约镇)、利众(林柏年)、德联(张敏德)、中国兴业(顾授书)建筑师事务所,于1972年完工,与第一期共称为忠勤社区。南机场一、二、三期整建住宅总计安置了2,105户违建拆迁户。[4]
马英九市长上任提出“轴线翻转”政策,重视都市更新。整建住宅被视为最需要更新的重点地区,因此在2000年划定为都市更新地区。2010年郝龙斌市长再划定为策略性再开发地区,以提高容积奖励上限。[5] 柯文哲市长任内,于2016年1月22日宣布台北市公办都更8+2旗舰计划,将南机场整宅纳入旗舰计划之一,并设置工作站长期推动南机场周边的更新,分7个单元招商。2017年8月24日南机场三期及一期1栋之更新会终获核准立案,2024年,单元3招商成功。[6]
由于南机场国宅其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经常被作为学者的研究对象,如下表所示。
学者 | 年份 | 学术著作 |
---|---|---|
刘美琴 | 2001 | 整建住宅女性之城乡迁移与定居:台北市南机场忠勤社区整建住宅之个案研究 |
王国聪 | 2004 | 合作式住宅在南机场的提案 |
吴圣洪 | 2005 | 台北市整建住宅更新改建对策研究─以南机场整建住宅为例 |
黄珠茵 | 2006 | 老人社区居住环境之剖析─以台北市南机场公寓社区为例 |
曾光宗、何家翰 | 2008 | 南机场第一期国宅之规划历程与住宅平面型态之研究 |
谢嘉展 | 2009 | 台北市整建住宅更新机制之研究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