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纹颊企鹅(台湾作南极企鹅,学名:Pygoscelis antarcticus),是一种生活在南桑威奇群岛、南极洲、南奥克尼群岛(英语:South Orkney Islands)、胡克角(南设得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布韦岛、巴勒尼群岛(英语:Balleny Islands)和彼得一世岛等地的企鹅。其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的纹带,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在戴着盔帽一般,故又称帽带企鹅,亦因为它们有这些特征,它们成为了最容易被辨认的企鹅之一。它们身长60-70厘米,全球迄今为止共有7,500,000对有繁殖能力的纹颊企鹅。成年的纹颊企鹅平均重约4.5千克[2]。它们主要以磷虾、虾和鱼类为食。
纹颊企鹅于1781年由德国自然学家福斯特首度被描述。其学名一直以“antarctica”见名,但至2002年,一份报告指出其属于阿德利企鹅属(Pygoscelis),故此后其正确的生物学名为“Pygoscelis antarcticus”。[3]
纹颊企鹅是阿德利企鹅属的三个成员之一。线粒体及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证据显示,阿德利企鹅属约于3800万年前从其他企鹅的物种中分裂出来,即其祖先王企鹅属(Aptenodytes)分裂出来之后的约200万年。阿德利企鹅在约1900万年前从该属分裂出来,而纹颊企鹅和巴布亚企鹅亦在约1400万年前分裂出来。[4]
纹颊企鹅是最大胆和最具侵略性的企鹅之一。在陆地上,纹颊企鹅会筑起一个个由石头组成圆形的巢,每次孵约两只蛋,而孵蛋的工序则会由雄性和雌性轮流进行,为期5至10天。它们亦会在冰山上进行繁殖,但毕竟它们是比较喜欢在没有冰的环境下繁殖。幼企鹅会在约35天后孵出,初生时,其背部和腹部分别有灰色和白色的绒毛。幼企鹅在巢中多逗20至30天之后就会离巢。在出生后50至60天后,它们会换毛,换为成体的毛之后就可以出海。
成年的纹颊企鹅在繁殖季节为了保持警觉,每次睡觉平均只睡约四秒,但每天会睡超过一万次,累积睡眠时间长达11小时,这种短时间睡眠称为“微睡眠”,这种独特的睡眠模式与高度压力的生活环境有关。当纹颊企鹅外出觅食时,伴侣会独自留守巢中孵蛋或照顾幼鸟,若睡眠时间太长,可能会令蛋或幼鸟被同伴或天敌攻击或捕食。时间极短的“微睡眠”,有助纹颊企鹅保持警觉,遭遇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反应,同时频繁的“微睡眠”累积起来,亦足以像普通睡眠般,让纹颊企鹅恢复体力。[5]
纹颊企鹅的食物包括小型的浅水生活动物、磷虾、小型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的甲壳类动物。它们是岸边的掠食者,常会在浮冰上觅食,当然它们亦偶尔会在远岸的海洋出现。它们喜欢在离自己繁殖地不远的地方掠食。它们主要集中在半夜或正午来潜水觅食,而每一次潜下去一直也不会维持多于一分钟,也鲜少深逾200英尺。跟大部分的企鹅一样,纹颊企鹅用其鳍状肢划水前进,时速可达32.5公里。在陆上,纹颊企鹅以腹着地滑动前进,以脚部和鳍状肢作推进。在攀爬斜坡或离开水面时,它们会用四肢来作推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