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鹰(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又名南亚夜鹰或疏林夜鹰,台湾话俗称石矶仔(白话字:chio̍h-ki-á,台罗:tsio̍h-ki-á)[5]或山蚊母(白话字:soaⁿ-bûn-bú,台罗:suann-bûn-bú),是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东洋界地区,主要栖息于于低地草原、河岸与灌木丛环境[6],亦可见于部分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7]。
林夜鹰 | |
---|---|
西方亚种雄鸟,可略见白色的外侧尾羽 | |
西方亚种雌鸟,尾羽均为褐色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夜鹰目 Caprimulgiformes |
科: | 夜鹰科 Caprimulgidae |
属: | 夜鹰属 Caprimulgus |
种: | 林夜鹰 C. affinis
|
二名法 | |
Caprimulgus affinis Horsfield, 1821
| |
亚种 | |
| |
异名 | |
列表
|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至南亚一带,分布范围西起喜马拉雅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南侧、经印度除塔尔沙漠以外所有地区、孟加拉、中南半岛中西部与中国华南,东至台湾及菲律宾群岛,南抵巽他群岛与西南群岛[1]。林夜鹰在以上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留鸟,惟在印度中南部为冬候鸟,在巴基斯坦至印度西北部一带属(春)夏候鸟[6][8],在金门和马祖则属稀有过境鸟[9]。
林夜鹰目前有十个亚种被大多数学者认可,这些亚种依外观和地理分布大致能区分成两大支系[6][10],分别为:
- 大陆支系(Franklin's Nightjar):以西方亚种为代表,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北方的亚洲大陆地区。体型较大,羽色较深。
- 西方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monticolus):分布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塔尔沙漠以东、缅甸、泰国中西部及柬埔寨西部。一些早期的研究会将缅甸的族群当作独立的 burmanicus 亚种[11],但由于两者几无差异,此观点现已少被采纳[2][6]。
- 华南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amoyensis,或称厦门亚种):分布于越南北部,以及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12]、云南中部与东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香港与澳门[11][13][14]。
- 台湾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stictomus):台湾特有亚种,又名台湾夜鹰,曾一度是仅于东部河川流域较常见的稀有亚种[15],2000年代起似有向北扩散趋势,如今已成为本岛的普遍留鸟[16]。
- 马来支系(Savanna Nightjar):以指名亚种为代表,分布于东洋界南方的马来群岛。体型偏中小型,羽色倾向于较淡的灰色调。
- 北菲律宾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griseatus):分布于吕宋、卡坦端内斯、民都洛、锡布延、内格罗斯与宿务等岛屿。
- 棉兰老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mindanensis):仅分布于棉兰老岛。
- 指名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affinis):分布于印尼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爪哇、巴厘岛与龙目岛,另自1980年代起在马来半岛南端的柔佛与新加坡也有渐多纪录[17]。苏拉威西南部的族群可能亦属于此亚种。
- 苏拉威西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propinquus):分布于苏拉威西岛的大部分地区。
- 西小巽他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undulatus):分布于小巽他群岛西部的松巴哇岛、科莫多岛与弗洛勒斯岛。
- 中小巽他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kasuidori):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中部的松巴岛与萨武群岛。亚种名称由日文中夜鹰的别称“蚊吸鸟”(平假名:かすいどり)转写而来。
- 东小巽他亚种(学名:Caprimulgus affinis timorensis):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的阿勒群岛、帝汶岛、罗地岛与基萨尔岛。2010年,有研究者在更东方的勒蒂岛录得雄鸟的叫声,将本亚种(乃至林夜鹰这个物种)的分布疆域东界,从原先认为的帝汶岛拓展至勒蒂岛[18]。
荷兰鸟类学家格洛夫·米斯(Gerlof F. Mees)则认为,苏拉威西亚种(C. a. propinquus)、西小巽他亚种(C. a. undulatus)与中小巽他亚种(C. a. kasuidori)的外观皆相当接近指名亚种,考量到夜鹰个体间羽色的多样性,三者很可能都属于指名亚种[19]。
栖息环境
林夜鹰通常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20],但在1600至3100米高的中高海拔地区也有出没纪录[21][22]。常见于开阔的草原、灌木丛、农田[5][23][24]、岩石露头和低海拔森林[6],亦可见于内陆湿地、潮间带[1]、沟壑、沙质或砾石遍布的河床,以及部分地区的红树林、山坡地、机场、城镇与人车稀少的郊区[21]。近半世纪以来亦有愈来愈多在大都市出没,乃至稳定繁衍的纪录[7][24][25]。
在台湾,由于天然栖地逐渐都市化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宅公寓及大厦; 由于都市化建筑性质多半有着非斜面屋顶的平坦顶楼存在,正好符合夜鹰育雏时的栖地需求,因此台湾夜鹰多半改为在建物顶楼育雏。 由于在顶楼育雏能够远离地面掠食者及威胁,因此反而让夜鹰族群在台湾市区稳定发展,成为都市常见鸟类。
外形描述
体长20至27厘米[21],翼展长度64厘米[25]。雄鸟通常大于雌鸟,雄鸟体重54至98克[13],雌鸟体重75至110克,属于中小型的夜鹰[6]。林夜鹰的体型有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其中又以大陆支系体型较大,体长皆大于23厘米[21]。下表以各个亚种的翼长与尾长为例,说明 大陆支系 与 马来支系 的差异。
翼长(毫米) | 尾长(毫米) | ||||||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
monticolus (n = 67)[11][注 3] |
♂️ | 201 | 184 | 190 | |||
♀ | 199 | 180 | 187 | ||||
amoyensis (n = 7[11]/ 3 ♂️ 3 ♀[13][19])[注 4] |
♂️ | 194 | 186 | 186 | 118 | 116 | 117 |
♀ | 206 | 179 | 186 | 123 | 112 | 117 | |
stictomus (46 ♂️ 32 ♀)[19][26][27] |
♂️ | 197 | 184 | 192 | 121 | 102 | 109 |
♀ | 198 | 174 | 185 | 119 | 97 | 105 | |
griseatus (6 ♂️ 2 ♀)[19][28] |
♂️ | 170 | 160 | 165 | 103 | 87 | 93 |
♀ | 167 | 164 | 166 | 100 | 91 | 96 | |
mindanensis (2 ♂️ 1 ♀)[19][29] |
♂️ | 166 | 163 | 165 | 100 | 89 | 95 |
♀ | — | — | 157 | — | — | 81 | |
affinis (46 ♂️ 38 ♀)[19][注 5] |
♂️ | 171 | 154 | 162 | 97 | 86 | 94 |
♀ | 170 | 152 | 160 | 96 | 84 | 91 | |
propinquus (2 ♂️ 1 ♀)[30][31] |
♂️ | 171 | 170 | 171 | 101 | 101 | 101 |
♀ | — | — | 164 | — | — | 96 | |
undulatus (5 ♂️ 5 ♀)[19][31][注 5] |
♂️ | 168 | 162 | 165 | 100 | 92 | 96 |
♀ | 165 | 159 | 162 | 99 | 89 | 94 | |
kasuidori (3 ♂️ 8 ♀)[19][31][注 5] |
♂️ | 169 | 163 | 165 | 101 | 97 | 98 |
♀ | 165 | 162 | 164 | 98 | 90 | 94 | |
timorensis (6 ♂️ 6 ♀)[19][31][注 5] |
♂️ | 164 | 157 | 161 | 102 | 91 | 99 |
♀ | 162 | 152 | 157 | 99 | 85 | 92 |
此外,大陆支系的喙长(嘴峰长)介于9至12毫米,跗跖长15.1至24.2毫米[13][32]。而马来支系的喙长则介于8至10毫米,跗跖长17至19毫米,同样略小于大陆支系[29][30][33]。
在台湾动物学家王颖针对台湾亚种的调查中,雄鸟和雌鸟体重均会随繁殖期有所波动。整体而言,非繁殖期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9.0克,明显大于雌鸟的 110.0±14.6克;繁殖期雄鸟平均体重则降至 82.3±10.1克,雌鸟亦减至 76.8±5.7克,两者体重较为相近。其中雄鸟的体重平均值变化比雌鸟显著,非繁殖期的重量比繁殖期多了四成。王颖推测,这种繁殖期体重下降的现象和其他部分雀鸟一样,是减轻飞行负担的机制,以提高亲鸟飞行和觅食的效率,特别是以林夜鹰这类多在飞行时捕食的食虫性鸟类而言,体重下降能增加飞行的灵活度,连带提高捕食成功率,亲鸟亦因此能养育更多的子代 77.2[27]。
林夜鹰雌雄羽色相近,全身大致呈灰褐色,杂有细小白点与浅黄色、栗色或深褐色的虫蠹斑,斑纹大小与形状在个体间有很高的多样性;大陆支系的羽色较深且偏褐色,其中又以西方亚种的羽色最深[11],马来支系则较浅且偏铁灰色。
虹膜深褐色,眼周有黄色细眼圈。喙红褐色,尖端为黑色。前额至眉部羽色稍亮。后颈羽色稍浅,形成一圈不甚明显的黄褐色区域。肩羽外羽片端部为米色,基部为黑色,内羽片则有米色虫蠹斑,停栖时肩羽交叠,于肩部周围仿佛形成一条V形米色斑纹。雄鸟的喉部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白斑,雌鸟的斑块则较暗淡,且后端较狭长,成颈圈状。胸部至腹部密布深褐色细横纹,腹部以下横纹愈渐不明显;胸部呈深灰色至褐色,至腹部以下逐渐过渡为米色,有些个体的尾下覆羽会接近白色[7][10][13]。
翼上覆羽褐色,带有大量米色细斑,小覆羽羽色稍深。飞羽有多道深褐色与浅褐色交错的横带,愈外侧的飞羽颜色愈深,横带也愈不明显;最外侧初级飞羽(P10)的内羽片中段,以及往内至多三枚初级飞羽(P7至P9)的两侧羽片有醒目的浅色斑块,雄鸟的斑块颜色比雌鸟更亮,接近白色,西方亚种、棉兰老亚种与中小巽他亚种的斑块较大。次级与三级飞羽为褐色,带浅色杂斑,端部为米色[7][10]。
雄鸟最外侧两枚尾羽(R4和R5)几近全白,惟端部略呈褐色或黑色,有别于其他夜鹰的尾羽只有部分区域为白色,是林夜鹰最显著的特征。这点也可用于分辨林夜鹰的性别,雌鸟的尾羽完全为褐色,没有白色斑块,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在最外侧尾羽(R5)的内羽片端部有细小的白色斑点[7][10]。
除了林夜鹰,东洋界同时也在其他多种夜鹰属鸟类的分布范围内,因此,在一些夜鹰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有机会看到多种夜鹰群聚。这里列出几种分布范围与林夜鹰重叠,乃至有和本种一同出现之纪录的夜鹰[13][34][35]。
叫声
常在夜晚啼叫[36],雄性成鸟会发出音频上扬的“逐伊!”,并且重复多次。其声高亢、尖锐而嘹亮,声频约在2至14千赫之间[27],主能量则大多落在2至5千赫的范围内[21],音量可达90分贝以上[25],且传播距离可超过800米[27],在文献中尚有以“甚吵”[37]、“扰人清梦”[38]、“不入耳的哀鸣”[14]描述者。这种叫声通常是在飞行时所发出,有宣示领域和求偶的作用,自一月下旬[39]至十一月中旬[18]都有其纪录,其中又以二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有特别高的鸣叫频度[27]。
生活习性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