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

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农业垦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大荒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一大片地区的一个名称,因其历史上长时期的荒芜而得名[1][2]。北大荒主要为黑龙江省嫩江谷地三江平原地区的总称,在地理上属中国最北部的地区[1][2]。北大荒是毛泽东时期中国大陆知名的劳改场所之一[3][4][5][6][7],后来成为重要粮食基地(北大荒集团[3][8]

地理

北大荒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境内,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横跨东经123°40′到134°40′的11个经度、纵跨北纬44°10′到50°20′的8个纬度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1][2]。 北部是小兴安岭地区,西部是松嫩平原区,东部是三江平原[1][2]。因为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耕作期相当短,尤其在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年平均气温从南至北由2.6摄氏度减到零下3.5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一直是中国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之一[2]

历史

Thumb
北大荒的知识青年(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多次组织移民到北大荒去建立农场。1947年起,14万退役转业官兵到此来开荒,创建了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1][3][8]。195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在北大荒中边界上的兴凯湖旁建了一座农场,专收北京送去的劳教犯劳改犯[4]。1957年起“反右运动”起,约有10万知识分子被下放至此进行劳动改造[3][4][5][7][8][9],还包括许多军队里的“右派”分子[6]。同时还有20万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山东等地支边青年到此[3][8]。1968年底,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展开,全国54万城市知识青年到此,开发北大荒[3][8]

21世纪,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粮仓地区之一,黑土丰富的黑龙江更是最重要的农业垦区之一,所以又有“北大仓”的别称[3][8]

图集

参见

参考资料

延申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