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内史,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官名。属于秘书一类的官员。

历史

西周时开始设置,《周礼》称是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秦代时内史相当于京兆尹,治理京师之地,还设有治粟内史,掌理国家财政,相当于大司农[1]。汉初沿置,汉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吕后二年至吕后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时分左、右风史。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民初总统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掌函牍。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和任命官员权,丞相改称“”,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全权管理王国。[2]

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晋朝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将王国的“”改为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依然称“相”。郡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郡之太守;县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县之。后废除县王,只保留郡王,内史职责相当于郡之太守。南朝的承袭晋制。“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政权亦然。

北魏初期,有郡县无封国,爵位皆为虚封。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进行孝文汉化政治改革,创建开国五等爵,一如晋制,王国的行政长官称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称相。北周时,废国存郡,作为王国官吏的内史一职也随之取缔。[3]

宋代内史为内廷女官,为尚书内省六司之最高职官[4][5]

Remove ads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