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國物理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伦斯·梅尔文·齐纳(Clarence Melvin Zener,1905年12月1日—1993年7月2日),美国物理学家。他于1934年[1]最早描述了绝缘体击穿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性。贝尔实验室日后利用其发现制成了齐纳二极管。[2]作为一位具有数学背景的物理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的物理分支相当宽泛,涵盖超导现象、冶金学、铁磁理论、弹性力学、断裂力学、扩散作用和几何规划等诸多方面。
齐纳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出生。1929年自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埃德温·肯布尔门下毕业,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Quantum Mechanics of the Formation of Certain Types of Diatomic Molecules(《部分双原子分子形成过程中的量子力学》)。1957年,齐纳因流变学方面的工作获得宾汉奖。此后,他于1959年获得富兰克林研究所的John Price Wetherill 奖,1965年获阿尔伯特·索弗尔成就奖,1974年获颁美国金属学会金奖[3],1982年荣获材料研究学会颁发的 Von Hippel 奖[4]。1985年,因发现齐纳效应、预测并观察到热弹性阻尼,以及在金属滞弹性方面的开创性工作[5],齐纳获得国际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l Friction and Ultrasonic Attenuation in Solids,ICIFUAS)颁奖。该奖项在1993年齐纳逝世后改名为“齐纳奖”[6]。
齐纳的学生中,较有名气的有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和博士后亚瑟·诺维克(Arthur S. Nowick)。
齐纳知名的特点是排斥实验物理学,同时又偏好解决应用物理中实际问题。他在应用物理方面也展现出了相当的洞察力。虽然他在这些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但他却仍认为自己对纯粹的理论物理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某次与奥本海默会餐之后,他曾经说道:“在基础物理学领域,跟他这种人竞争明显毫无意义。”[7]
齐纳曾担任过以下职务:[8]
利用他的几何规划系统,齐纳还设计了用于海水温差发电的热交换器,并指出了适合布设这种交换器的地域。这些理论直到现在还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