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女真,中国明代时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其中野人女真的地区最北,主要分布于海西(今松花江东)以北、以东和建州以东北的地方,包括了松花江中游、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东达日本海沿岸与海参崴。后金和清初的渥集满语ᠸᡝᠵᡳ穆麟德转写weji,原意为“森林”)也可作为散居的女真部落的泛称,也被朝鲜王朝称为“兀狄哈”。

野人女真主要由东海女真和北山女真等部落群组成,因东海女真居多,故也统称为东海女真,居住在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其东的滨海地区的东海女真。根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东海女真分为:渥集部、瓦尔喀部和库尔喀部。渥集部又称窝集部、兀狄哈,今称为乌德盖人。瓦尔喀部以居瓦尔喀河得名,有长白山瓦尔喀、东海瓦尔喀两种,是明代中叶未随着女真南迁而留在本地的遗民。[1]库尔喀部又称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2]库尔喀即忽汗胡里改。东海女真范围略小于明朝所称的野人女真。[3]外兴安岭以北的部落被称为北山女真,但史书记载极少,与满-通古斯民族的关系也不明。

另一说女真族分为四大部,包括上述三部及黑龙江女真。这些部落发展都落后于建州女真海西女真

从1596年开始到1625年的近三十年间,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多次出兵征服野人女真。其中一些逃入张广才岭的野人女真,始终未曾被清朝编户或编旗统治,被当地驻防的旗人称为巴拉人

尽管清政府屡次将他们内迁,纳进伊彻满洲,但仍有少部分留居原地的野人女真没有融入满族,而是依原有族群分别形成赫哲族鄂伦春族奥罗奇人乌德盖人等。[4][5][6]

文献注释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