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亞歷山大·凱利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一套有關人格及認知的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个人建构理论(英文: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简称PCP),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亚历山大·凯利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一套有关人格及认知的理论[1]。相对于其他心理学人格理论,他认为动机是多余[2]:37。因为当时流行行为流派,所以其理论影响有限[3]:391,但为心理学带来新的见解[4]。凯利他认为其理论只是一个暂时制品并最终会被取代,并鼓励人们去挑战一些传统的想法[3]:393。
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5]指一些概念我们用来解释及解释(Construe)世界[6]:397。人们会很自动地使用不同的构念将事物分类。有些构念是人人都一样的,好像一个长满绿叶的棕色柱体,正常人都会分成“树木”。但其他构念则看个人如何分类而不同。
角色建构库测验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简称REP test)[12]
“人像科学家”的隐喻(Person-as-scientist metaphor)[13]指我们就像科学家去订立不同建构来测试、评估证据来预测我们的生活会如何。建构多元性(英:Constructive alternativism)[14]
认知复杂度(英:Cognitive Complexity)指有些人的建构系统有很多不同但互不重叠的构念。越多这样互不重叠的构念会令一个人更易认清事物。而越复杂的人就越能估计别人的行为,也容易分辨自己与别人的分别[15]。而这个概念也与五大性格特质中的“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有关[16]。而越复杂的人会运用多些不一致的资料令给予别人印象[17]。Linvilley研究提议也因为个人建构较复杂的人受压力的影响也较少,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角色建构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我是考试不合格,但我是一个好画家)[18]。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小孩随住年龄增长而逐渐沟建出很多事情不再关自己而是别人,这过构建过程形成了人们的同理心[19]。
在一个虚构的社交情景,詹姆士・梅西耶(James Bieri)从一班大学生样本见到认知复杂度越高的人越不易受情绪影响,也容易在该情景作出正确的社交行为[15]。与卡尔·罗哲斯的自我一致性不同,凯利认为人不是为了令自己一致而作某行为,而是为了能让自己建构系统能更好预测事件[3]:410。
人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其遇到一些自己建构系统以外的事物。人们会害怕是担心这些新的构念进入自己的系统中,而从中有可能会改变自的核心系统而感到威胁[20],例如文化冲击。虽然人们会想改善其建构系统,但这些害怕也可以令人很固执地跟随自己的系统。
凯利发明这个方法来让心理病患可以从新的角度看自己[3]:415。透过让患者去扮演其他人会如何应对某情况,并询问患者是否想成为这个人[21]:39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