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仪是中国、越南帝王妃嫔称号。始于中国三国时代,魏明帝开始设置修仪之号,爵比关内侯[1]。 中国 曹魏始设,晋朝、南朝、隋朝、唐朝时位列九嫔,视为九卿[1]。隋炀帝时,为正二品,列九嫔。唐朝后宫二品是九嫔包括昭仪、昭容、昭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宋朝、金朝也有修仪。 越南 黎初朝(后黎朝初期)时黎圣宗开始设置,位列九嫔,为“三修”之一,后黎朝九嫔分为三昭(昭仪、昭容、昭媛)、三修(修仪、修容、修媛)、三充(充仪、充容、充媛)。阮朝时亦有修仪,为三修之一,地位仅次于三妃(贵妃、明妃、敬妃),高于九嫔。 中国修仪列表 晋文帝修仪徐琰 晋武帝修仪左棻 晋武帝修仪左嫔 宋武帝修仪符氏,生广德公主 宋文帝修仪高氏,生庐陵王刘绍 宋明帝修仪谢氏,生刘法良 齐高帝修仪陆氏,生鄱阳王萧锵、晋熙王萧𨱇 唐德宗修仪赵氏 唐顺宗修仪牛氏 唐武宗修仪董氏 宋真宗修仪刘氏,即章献皇后 宋仁宗修仪杨宗妙 金朝完颜亮修仪高氏 参考文献 [1]徐连达 (编). 中国官制大辞典. 上海: 上海大学. 2010: 436. ISBN 978-7-81118-556-0 (中文(简体)). 《通志·卷二十》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