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个火枪手》(法语:Les Trois Mousquetaires)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在1844年出版的小说,又译作《侠隐记》、《三剑客》或《三枪侠》、《三铳士》;最初于1844年3月-7月连载在报纸《时代》(Le Siècle)上。小说的背景设在十七世纪,记录了年轻人达达尼昂离家前往巴黎,加入火枪队 (法国皇家卫队)的故事。达达尼昂不是小说标题中的那三个火枪手,三个火枪手是他的朋友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达达尼昂提出了座右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火枪手们都遵循这个原则。[1]达达尼昂的故事在《二十年后》、《布拉热洛纳子爵》中出现,合为《达达尼昂浪漫三部曲》。
在序言中,亚历山大·仲马称他的资料源于《达达尼昂先生回忆录》,由阿姆斯特丹红石书局印发。在书中,他称达达尼昂回忆了他与火枪队长德·特雷维尔先生的第一次会面,在候客厅遇见了三个年轻人,名叫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这些信息令大仲马颇为吃惊——他这样称——他继续研读、调查,并发现了标题为《德·拉费尔伯爵先生回忆录》。兴奋之余,他请求重印手稿。请求被同意了:
今天,我们奉献给读者的,是这一珍贵手稿的第一部分,并起了一个合适的书名。同时我们也保证,这一部分果如我们深信的那样,获得应有的成功,就紧接着发表第二部分。
教父也就是第二个父亲,因此,读者看得有趣还是无聊,都请把责任算到我们头上,而不要怪罪德·拉费尔伯爵。
交代完这一点,就书归正传吧。[2]
大仲马所引述的书是《国王陛下的第一火枪队副队长达达尼昂先生回忆录》[3]德·桑德拉斯[4]。书是从马赛公立图书馆借来的,其索引卡留存至今;直到返回巴黎,大仲马一直持有着这本书。[来源请求]
在大仲马的序言后,欧仁·多里亚克[5]在1847年写了达达尼昂的传记[6]
《三个火枪手》于1843年3月至1844年7月在巴黎《世纪报》上连载,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梅拉在《亚历山大·仲马和〈三个火枪手〉》一书中指出:“三位才华大相径庭的作家共同写出这部小说:库尔蒂茨制订了梗概和情节;马凯拟了初稿;仲马赋予它生动的叙述、对话、风格与生命。”1907年中国的伍光建翻译为《侠隐记》,茅盾标点及校对,多有删节,后来李青崖从法文译出全书,取名《三个火枪手》。
1625年法国,一个贫穷的贵族青年——达达尼昂离开他在加斯科涅的家,启程前往巴黎,准备加入火枪卫队。然而,在卢瓦尔河畔默恩,一个贵绅嘲讽达达尼昂的马激怒达达尼昂。促使达达尼昂决定与他决斗,但仆众打昏达达尼昂时弄断他的剑。他给火枪队长德·特雷维尔的介绍信也被此人偷走令达达尼昂决意复仇,后续故事显示这是德·罗什福尔伯爵,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手下,当时他正在给米莱狄·德·温特送信,后者也是黎塞留的手下。达达尼昂到巴黎拜访火枪侍卫队长特雷维尔。由于达达尼昂缺乏经验,特雷维尔将其安排到次一阶的艾萨尔先生禁卫军麾下,等候晋升机会。透过窗户,达达尼昂看到路过的德·罗什福尔,便冲出去。但在过程中他不小心冒犯三名火枪手,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三人都要求与达达尼昂在下午决斗。当达达尼昂为第一场决斗做准备时,他发现阿多斯的助手竟然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正当决斗要开始时,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卫队出现准备因非法决斗逮捕火枪手们。虽然在人数上占劣势,四人联手出击以少胜多。达达尼昂在过程中与主教卫队长,出名的斗士朱萨克决斗取胜并获得三名火枪手的友谊。
此事为当时的法王路易十三与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政治冲突埋下伏笔,也表示火枪手阵营与黎塞留阵营的对立。隔日,达达尼昂又与另一名红衣主教卫队士兵贝纳舒因事决斗,后来更引发国王阵营与红衣主教阵营士兵全体的冲突。但以达达尼昂与三个火枪手为首的国王阵营大获全胜。路易十三认为此事大挫红衣主教士气便召见达达尼昂等人,赏赐四十金币。达达尼昂租居所,雇佣跟班弗朗舍。尔后房东波纳瑟找到达达尼昂拯救他遭绑架的妻子。波纳瑟夫人为王后奥地利的安妮心腹,因而卷入黎赛留与国王、王后的纷争中。后波纳瑟夫人逃出回到家中却又遭红衣主教手下给偷袭。达达尼昂出手搭救波纳瑟夫人对她产生钟情。波纳瑟夫人跟达达尼昂解释因在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的幽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遭红衣主教迫害。黎塞留欲发动英法战争决定揭露这场不伦恋。黎塞留在揭发此次会面失败期间将矛头指向王后赠予白金汉的十二颗钻石别针(另一则说法是项链、钮扣),因为那个别针是国王送给皇后的生日礼物。黎塞留在安排舞会时说服国王要求王后在近期的舞会上佩戴该别针,还派米莱狄至英国窃取别针上的两颗钻石作证据。当皇后为这件事感到不知所措并且告诉波纳瑟夫人,波纳瑟夫人原本要欲遣丈夫去英国取回别针,但是波那瑟此时已被黎塞留控制,达达尼昂得知此事因此为爱自告奋勇与三个火枪手接下任务。一路上,他们被主教的党羽攻击,达达尼昂差点击杀德·瓦尔德伯爵,结果只有达达尼昂和其跟班到达伦敦。虽然米莱狄偷走别针上的两个钻石,但白金汉公爵成功地拖延小偷的行程补上剩余的珠宝。达达尼昂将珠宝及时交给安娜王后挽回她的面子并得到一个钻石戒指作为感谢。
随后达达尼昂与波纳瑟夫人约会,不过提早到的波纳瑟夫人却被罗什福尔伯爵给绑架。达达尼昂沿原路找回他的朋友,期间,达达尼昂推知阿多斯如何被妻子背叛而陷入情伤。不久朋友们都从伤病中走出来,于是他们回到巴黎。达达尼昂正式约见米莱狄·德·温特,他很快爱上这位美貌的夫人,但却从使女那里得知夫人其实对他非但毫无兴趣且有杀意。尔后达达尼昂为复仇戏弄米莱狄,并在与她的争执中意外发现米莱狄受过烙刑与阿多斯描述的妻子相同。
此时,红衣主教已向拉罗谢尔发动战争,禁卫军与火枪侍卫队被召上前线。期间米莱狄屡次暗杀达达尼昂未能成功并得知王后将波那瑟夫人从监狱里救出来,火枪手们在酒馆里偷听主教与米莱狄对话发现她被派去谋杀白金汉公爵(他支持拉罗谢尔叛乱,并派兵前去支援)。主教甚至为米莱迪提供赦免令,但阿多斯以前夫身份威胁从她那里将赦免令抢回来。
第二天早上,阿多斯为寻找一个谈话的方便之处便与军队打赌,夸口自己和同伴们可以在棱堡里待一小时。他们获得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并击毙二十二个敌人,期间他们找到方式来提醒德·温特和白金汉公爵提防米莱狄。米莱狄一到英国就被温特给关起来,但她诱惑警卫费尔顿(对真人约翰·费尔顿的虚构)唆使他放自己出去,并令他刺杀白金汉公爵。 回到法国后,米莱狄藏在女修道院中发现波那瑟夫人也在那里。天波那瑟夫人原本打算追随米莱迪认为她可以碰到达达尼昂,但是她却在达达尼昂赶到时被米莱狄给毒杀身亡。火枪手们在米莱狄回到红衣主教黎塞留身边之前找到她。他们找到一名官方刽子手对她进行审判并判处死刑。执行完成后,四人回到拉罗谢尔围城战中。达达尼昂又碰上一路上让他烦不胜烦的罗什福尔伯爵。罗什福尔逮捕达达尼昂将他直接带到红衣主教那里。当红衣主教提起米莱狄下落时达达尼昂递出赦免令,上面写着持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经主教许可过的。然而主教对达达尼昂的厚颜无耻深感震动,并为摆脱狡猾奸诈的米莱狄而暗自高兴。主教撕毁赦免令写下一份新推荐书,告知本推荐书的持有人将会晋升为火枪队的副队长。主教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本推荐书来获得晋升,但暗示这是为达达尼昂预留的。达达尼昂把推荐书递给阿多斯、波尔托斯、阿拉密斯三人,但他们都表示拒绝,称达达尼昂才是最佳人选。拉罗舍尔围城战在1628年结束,也标志着本小说的结束。阿拉密斯回到修道院、波尔托斯迎娶富有的太太,阿多斯在达达尼昂手下效力到1631年后继承财产,从此也退役。
四个火枪手在小说《二十年后》中再次团聚。
1846年,《三个火枪手》被翻译成为英语。在三个英语版中,威廉·巴罗(W.Barrow,1817-1877)译本依然在用,现为牛津世界经典1999年版。为了符合十九世纪英语标准,对性的所有显性和隐性描述都被删除,影响了许多场景的可读性,例如达达尼昂和米莱迪的一幕。
最近的标准英语译本来自理查德·皮维尔(R.Pevear,2006)版,他在引言中称许多现代译本是“教科书式的拙劣翻译”,“在大仲马的作品上误导了许多读者。”[9]
《三个火枪手》三部曲是指大仲马的三部系列小说,另两部是《二十年后》、《布拉热洛纳子爵》(第二部又译《续侠隐记》,第三部又译《小侠隐记》、《布拉日隆子爵》、《露易丝·拉·瓦里埃尔》、《铁面人》)。
本书是对金庸先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金庸曾对池田大作说过,“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欢的的确是大仲马,从十二三岁时开始喜欢,直到如今,从不变心”。在所有大仲马作品中,“《侠隐记》(即《三个火枪手》,或译《三剑客》)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写武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三剑客》教了我怎样活用历史故事”。[10]
电影《三个火枪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