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市府
侯友宜組成的新北市政府行政團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侯友宜市府,是指第三届(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第四届(2022年12月25日-)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在宣誓就职之后所组成的新北市政府内阁行政团队[1]。
市府内阁
首长职称 | 姓名 | 月薪 | 特支费 | 经历 |
---|---|---|---|---|
市长 | 侯友宜 | 新台币17.9万元 | 新台币15万元 | 桃园县政府警察局局长、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长、内政部警政署署长、中央警察大学校长、新北市副市长、中国国民党提名第十六任总统候选人 |
副市长 | 朱惕之 | 新台币16万元 | 新台币5.9至10万元 | 桃园县政府工务局局长、桃园县政府副秘书长、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局长 |
刘和然 | 台北县政府教育局局长、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局长、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 | |||
陈纯敬 | 回任 | |||
秘书长 | 邱敬斌 | 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局长 | ||
副秘书长 | 龚雅雯 | 教育部专门委员、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长、文化局局长 | ||
柯庆忠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任秘书、新北市中和区区长、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长 | |||
张其强 | 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局长、新北市政府新闻局局长、台北市政府发言人、桃园县政府观光行销局局长、华视新闻部记者 |
首长职称 | 姓名 | 背景 | 经历 |
---|---|---|---|
秘书处处长 | 祝惠美 | 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副局长、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局长 | |
人事处处长 | 林正壹 | 中央派任 |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人事处处长 |
主计处处长 | 吴建国 | 中央派任 | 文化部会计处处长、卫福部会计处处长 |
政风处处长 | 尹维治 | 中央派任 |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政风处处长 |
财政局局长 | 陈荣贵 | 金管会主计室主任、经济部会计处副处长、审计部参事 | |
地政局局长 | 汪礼国 |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副局长 | |
民政局局长 | 林耀长 | 台北县新庄市副市长、板桥区长、林口区长、树林区长、新庄区长、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副局长 | |
法制局局长 | 蔡庭榕 | 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教授兼警政管理学院院长 | |
观光旅游局局长 | 杨宗珉 |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副局长 | |
新闻局局长 | 李利贞 | 前中天新闻记者、东森新闻台记者 | |
工务局局长 | 冯兆麟 | 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副局长、新北市政府养护工程处处长 | |
水利局局长 | 宋德仁 |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局长、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副局长、简任技正 | |
卫生局局长 | 陈润秋 |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总院长璩大成之妻 | 卫福部国健署副署长 |
经济发展局长 | 盛筱蓉 | 新北市政府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新北市政府市场处处长 | |
环境保护局局长 | 程大维 | 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主任秘书 | |
捷运工程局局长 | 李政安 | 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副局长 | |
教育局局长 | 张明文 | 桃园县政府教育局局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 | |
交通局局长 | 锺鸣时 | 嘉义县公车处副处长、处长、嘉义县政府观光旅游局局长、嘉义县政府综合规划处处长、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副局长 | |
农业局局长 | 谌锡辉 | 新北市政府环农业局副局长、中和区长 | |
社会局局长 | 李美珍 | 台北县政府社会局副局长 | |
劳工局局长 | 陈瑞嘉 | 新北市政府劳工局局长、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中彰投分署长 | |
消防局局长 | 陈崇岳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局长、台北县政府消防局副局长、台北县政府消防局主任秘书 | |
警察局局长 | 廖训诚 | 中央派任 | 警政署警政委员 |
文化局局长 | 张䕒育 |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公共参与组组长、综合规划暨生涯辅导组组长;教育部技职教育司专门委员、高等教育司科长 | |
城乡发展局局长 | 黄国峰 |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副局长、主任秘书、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副局长 | |
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委 | 林丰裕 | 新北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委、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 | |
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长 | 林玮茜 | 泰雅族新闻主播、华视新闻杂志主持人 | |
客家事务局局长 | 刘冠吟 | 远见天下文化未来亲子品牌长、华山文创品牌长 | |
青年局局长 | 邱兆梅 | Woo-manpower女力学院导师
历久网络媒体共同创办人、总监,TEDxTaipei专案经理,Frost & Sullivan London, UK 研究分析师, 台湾奥美公关资深专员 | |
体育局局长 | 洪玉玲 | 新北市政府体育处处长、新北市政府体育局代理局长 |
市府内阁异动
市府局处首长变动 | |||||
---|---|---|---|---|---|
头衔 | 姓名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继任 | 备注 |
工务局局长 | 朱惕之 | 2018年12月25日 | 2019年12月25日 | 詹荣锋 | 升任副秘书长 |
文化局局长 | 蔡佳芬 | 2018年12月25日 | 2019年12月25日 | 龚雅雯 | 调任市府顾问 |
环境保护局局长 | 刘和然 | 2012年2月26日 | 2019年12月25日 | 程大维 | 升任副秘书长 |
法制局局长 | 黄怡腾 | 2014年12月25日 | 2021年3月16日 | 吴宗宪 | |
观光旅游局局长 | 张其强 | 2018年12月25日 | 2021年4月9日 | 张爱晶 | 升任副秘书长 |
新闻局局长 | 蒋志薇 | 2018年12月25日 | 2021年8月11日 | 张爱晶 | 转任观光旅游局局长 |
观光旅游局局长 | 张爱晶 | 2021年4月9日 | 2021年8月11日 | 蒋志薇 | 转任新闻局局长 |
观光旅游局局长 | 蒋志薇 | 2021年8月11日 | 2022年1月26日 | 杨宗珉 | 转任市府顾问兼新北市文化基金会副董事长 |
城乡发展局局长 | 黄一平 | 2018年12月25日 | 2022年8月24日 | 黄国峰 | |
财政局局长 | 李泰兴 | 2018年12月25日 | 2022年12月25日 | 陈荣贵 | 转任台北市政府秘书长 |
工务局局长 | 詹荣锋 | 2019年12月25日 | 2022年12月25日 | 祝惠美 | 转任桃园市政府秘书长 |
地政局局长 | 康秋桂 | 2012年2月21日 | 2022年12月25日 | 汪礼国 | 届龄退休 |
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长 | 罗美菁 | 2018年12月25日 | 2022年12月25日 | 林玮茜(Siku Yaway) | |
文化局局长 | 龚雅雯 | 2019年12月25日 | 2023年4月17日 | 张䕒育 | 升任副秘书长 |
青年局局长 | 钱念群 | 2022年1月1日 | 2023年4月1日 | 邱兆梅 | |
社会局局长 | 张锦丽 | 2015年7月31日 | 2023年8月14日 | 李美珍 | |
民政局局长 | 柯庆忠 | 2018年12月25日 | 2023年9月4日 | 林耀长 | 升任副秘书长 |
法制局局长 | 吴宗宪 | 2020年3月25日 | 2024年1月31日 | 蔡庭榕 | 转任立法委员 |
农业局局长 | 李玟 | 2018年12月25日 | 2024年6月24日 | 谌锡辉 | 转任外交部参事 |
消防局局长 | 李清安 | 2023年2月26日 | 2024年6月24日 | 陈崇岳 | 转任参事兼代理局长(代理至2024/7/31) |
经济发展局局长 | 何怡明 | 2018年12月25日 | 2024年6月24日 | 盛筱蓉 | 调任参事兼代理局长(代理至2024/8/31) |
新闻局局长 | 张爱晶 | 2021年8月11日 | 2024年8月15日 | 李利贞 | |
工务局局长 | 祝惠美 | 2022年12月25日 | 2024年9月1日 | 冯兆麟 | |
客家事务局局长 | 林素琴 | 2018年12月25日 | 2025年2月7日 | 刘冠吟 | |
秘书处处长 | 饶庆钰 | 2018年12月25日 | 2025年4月24日 | 祝惠美 |
政策立场
- 侯友宜于2018年8月1日透过行动政见发表劳动政策[2]。
- 加强劳动检查:加强劳动检查,推动劳资政多方对话,政府必须扮演主导角色,促进劳资沟通。
- 推动零工经济协助方案:提供就业市场与产业现况、劳动法令等相关资讯,开设免费训练专班,受训期间补贴交通与食宿,为非典型工作朋友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 扩大劳工参与式预算:邀请青年劳工以公民审议方式讨论部分预算之执行方式,共同决定如何使用并提供施政方向。
- 侯友宜主张“没有核安就没有核电”、“没有能力处理核废料就不要想用核电”[8]。
- 2016年8月,侯友宜说:“大台北地区935万人口,禁不起核子事故发生的风险,连千分之一都不能。核电已经是国家安全的挑战......”也强调“救不如防,禁不起核子事故”并反问:“既然无法处理核废料,需不需要考虑提前除役?”[13]
- 2018年4月,关于深澳电厂,侯友宜特地搭船出海,看看东北角深澳岬角,重申:“当选后不支持深澳电厂、不发生煤许可!”[14]并表示火力发电厂已经不是全世界的潮流,且空气污染对民众健康伤害更大。[15]明确表态反对燃煤电厂并承诺如果当选新北市市长,一定会禁止核发生煤许可。[16]
- 关于同样在新北的林口电厂,第三号将要试运转,侯友宜的态度是第三座试运转如果没有符合标准就不发生煤许可证[17]。
- 对于前总统马英九抛出重启核四可以解决深澳电厂电力供应问题,侯友宜在之后拜会马英九,还表示马英九十分挂念能源政策,会面时像马教授一样,讲一个小时的能源政策,提供他思考方向[18]。
- 对于是否支持马英九前总统提出的“以核养绿”及“以核养绿”公投,侯友宜说:“如果没能力处理核废料,怎么谈核电呢?没有核安,也不能谈核电。”并且与朱立伦一起坚持不连署“以核养绿”公投[19][20][21]。
- 侯友宜说:“若盖好一个深澳燃煤电厂,在2025年时,备用容量标准值15%里只少了0.1%,有必要盖燃煤电厂备用容量的0.1%吗?”[22]
侯友宜为了2018年新北市长选举,拟成立“新血连线”,借此串联其他6都蓝营候选人,选战议题主打空污、食安等民生议题,目的是为了拉抬国民党在这次选战的选情。[23]
国民党新北市长参选人侯友宜2018年9月4日首度南下到台中市,与国民党台中市长参选人卢秀燕包场看灾难电影《全面霾伏》象征拒绝空气污染,要有“好日子”过。 侯友宜指出,电力生产不是用加法想,应用减法思维,盖发电厂的经费可用来协助高耗能、低产能的工业产业转型,甚至开发智能发电、磁能发电等动力发电。[24]
针对侯友宜的能源政策,许多与新北市有深厚渊源的人例如:赖清德等人都要求侯友宜明确表态:是不是主张以核养绿?核一、核二延役?核四厂是不是要启动运转?[25]游锡堃则批评侯友宜选举时才开始关心环保[26]。
任内事件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