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土梵语Buddha-kṣetra,意为“佛陀-什刹”[1]),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为佛教术语。指所住的位处,或佛教化的国土[2][3]

词义

梵语kṣetra本意是田、土、国土,音译为什刹(现北京有什刹海,即依此而来)、掣多罗、差多罗、纥差怛罗、刹摩、什刹多罗等。佛刹(应读chà,但普通话音多为shà)是“佛的国土”的意思[1],可以指三千大千世界,是一方佛教化之世界;因佛寺被视为佛的国土,故也可以指代佛寺道场,如“海天佛国”普陀山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成道和弘法,中国僧人如玄奘法显等前往印度(时称“天竺”)取经,亦将天竺称呼为佛土、佛国、净土。

而在日语韩语中,佛国[4]除有“佛的国土”之意外,也指法国,因“佛”作为“f-”的音译,汉语和越南语里则用“法”字音译。[5]

概述

佛土包括净土秽土。净土是依照佛的愿力转秽成净,将世界变为弥满法乐之国,犹如天堂,但比天堂庄严之甚多,一般而言没有三恶道,没有杀生、淫秽等恶业光明七宝楼宇充遍,佛、菩萨、阿罗汉圣人在其中专心修道。而秽土则是凡夫居住的世界,有造恶众生,有三恶道,圣凡同居,如我们的娑婆世界就是秽土,既有吾等凡夫,也有释迦牟尼佛等圣人。

上座部说一切有部主张佛土只指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娑婆世界。后来佛身演变成真如之理体为法身,历史上存在的佛陀的“肉身”则为应身化身等。故因应化身观,而有“真佛土”、“应佛土”之说。佛土因佛身的解释不同,遂有二种、三种、五种等说[6]。在大乘经典《法华经》中,记载了弟子曾问释迦牟尼佛:“我们的佛土为什么是秽土,而他方世界的佛国是净土?”释迦佛遂以神力变现,将四周化为庄严净土,以此开示真佛土之所在。在《悲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宝海梵志见诸行者发愿在净土成佛,而在佛前发愿未来世要在秽土世界成佛,度化减劫之中的苦厄众生,当即得到佛陀的授记将在娑婆世界秽土成为释迦牟尼佛。

四土

天台宗立四种佛土[7][8]

  1. 凡圣同居土、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分净土、秽土二种。
  2. 方便有余土:断烦恼,证得空性,出离三界生死之圣者所生之国土,有声闻、缘觉,亦有菩萨。
  3. 实报庄严土(实报无障碍土):证得空性中道之圣者所居果报国土,只有菩萨,无声闻、缘觉、凡夫。
  4. 常寂光土:佛陀法身所住国土。

净土

净土宗

依照佛经的描述,在净土,并没有三恶道与诸恶业,处处在在庄严无染,都是修行的增上缘。佛国随处都是象征慈悲的大光明楼阁亭台,七宝所成,黄金琉璃等宝物铺地,宝树中放出法乐,饮食一念即可化现,天上有神鸟随时放出法乐、法语,这些都是佛陀的神力所变现的景象,处处为修行服务,故净土是修行的好去处。按佛陀的本愿发愿往生净土、满足条件者皆能得到迎接往生,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即是十分著名的净土世界,汉传佛教净土宗就是依照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而得以建立。

著名净土

大乘佛教中著名的净土有:

秽土

秽土是凡夫所居的国土。因为凡夫恶业深重,由共业故形成污秽、烦恼的报土。其所以称为“秽”,按照《维摩诘经》的说法是“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大地,高低起伏,充满荆棘、深坑、大山、高峰、洪沟、粪便和污秽不净。)但同时说“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9],说明秽土和净土并非绝对分别的,依佛智慧可以转秽成净,这也是人间净土的思想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