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英语: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1965年的美国电影,改编自同名音乐剧。1960年6月,二十世纪福克斯以1,250,000美元购得电影版版权。但条约中规定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必须等同名音乐剧下档后,以及1964年以后才可以开拍,而二十世纪福克斯因为之前拍摄《埃及艳后》花费甚钜,财政陷入困境,业界一直传言该公司将在1962年倒闭。为了挽回局面,二十世纪福克斯为该电影找来改编过《国王与我》、《西区故事》的剧作家恩斯特·雷曼担任编剧,并打算找拍过《罗马假日》等片的导演威廉·惠勒开拍。然而惠勒的想法显然无法得到雷曼的认同,于是又找了劳勃·怀斯。怀斯本来对该剧兴趣不大,但看过雷曼的剧本后却深受吸引,因此接手了该片的导演工作。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5月7日) |
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劳勃·怀斯 |
监制 | 劳勃·怀斯 |
编剧 | 玛莉亚·冯·特拉普原作 哈瓦·林赛音乐剧改编 卢瑟·克劳斯音乐剧改编 恩斯特·雷曼 |
原著 | 特拉普家庭演唱团 (著作)[*] 音乐之声 |
主演 | 茱莉·安德鲁丝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配乐 | 理察·罗杰斯(音乐/歌词) Oscar Hammerstein II(歌词) Irwin Kostal(配乐) |
摄影 | Ted D. McCord |
剪辑 | William H. Reynolds |
片长 | 174 分钟 |
产地 | 奥地利 |
语言 | 英语(在世界其他国家拥有多种本地化配音)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65年3月2日 |
发行商 | 二十世纪福克斯 |
预算 | $820万美元[1] |
票房 | $2.86亿美元[2]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音乐之声 |
香港 | 仙乐飘飘处处闻 |
澳门 | 仙乐飘飘处处闻 |
台湾 | 真善美 |
1963年《音乐之声》在萨尔斯堡正式开拍,由于当时的玛丽·马丁已年过50,无法负担实地拍摄的压力,于是制作群找了曾演过《窈窕淑女》,以及电影《欢乐满人间》的英国演员茱莉·安德鲁丝担任玛莉亚的角色,而特拉普舰长则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由于茱莉·安德鲁丝的歌唱表现和演出皆属一流,加上制作群成功运用了萨尔斯堡的美丽景色与人文景观,电影推出后在全球造成轰动,不但成为当时史上卖座次高的电影,片中许多歌曲,如《Do-re-mi》、《雪绒花》也改编成许多语言的传唱版本。另外,该片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10项提名,最后赢得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5项大奖。
剧情
玛莉亚是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上一所修道院的实习修女。不同于其他修女,天真烂漫的她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一天,大家祷告时,又发现玛莉亚迟到了——原来她刚在外头忘情歌唱,直到钟声响起才匆忙回来。受够玛莉亚的几位修女来到院长办公室,决定好好讨论玛莉亚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伴随着办公室外玛莉亚闯祸的尖叫,漫长的讨论后终于在院长的主持下得出结论。于是唤入玛莉亚到院长办公室内,和院长谈论她的未来:慈悲的院长看出这儿终究不是她的居身之所,决定让她下山,到一户向修道院请求家庭教师许久的人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
对未来充满徬徨和不安感的玛莉亚提着行李,一路忧心忡忡地赶到这户人家;在她眼前的是栋包含美丽庭园的巨大豪厦,而房子的主人则是特拉普家的核心人物——前奥匈帝国海军舰长(官拜海军上校)盖尔·冯·特拉普以及他与前妻生的七名子女,其中最大的丽莎16岁,最小的葛特儿才5岁。由于没有母亲,身兼母职的舰长以严格的军事化方式教育孩子,可玛莉亚来临后却改变了整个家;她教这些孩子唱歌,带他们嬉戏,并教这些孩子演布偶戏等才艺,因此博得孩子们的喜爱。但另一方面,这些事逐渐传到忙碌的舰长耳中,却多少令他有些不快。
其实,舰长虽然离家如此久,但不全是为了公务:他和维也纳的爱莎女伯爵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两人的发展也快步入红毯。而另一方面,舰长的大女儿却爱上了年轻的电报派送员劳夫(后来加入纳粹党),因此常背着舰长溜出来私会。这一切,却因玛莉亚的影响力而逐渐改变。终于,舰长带着爱莎女伯爵回来了。他要“验收”玛莉亚几个月来的成果,以及证实那些传言,结果他差点被孩子们的“恶行”气昏:爬树、游泳、穿不要的窗帘作成的衣服以及玛莉亚的顶撞之词,两人因而大吵一架,玛莉亚被舰长赶出了门。但就在她将离去时,孩子们唱起《音乐之声》去欢迎女伯爵。优美的歌声感动了冷酷的舰长,使他以优美的歌声附和而唱,仿如回到家庭过去某个温暖的时刻。舰长的朋友麦斯也在现场,正为萨尔斯堡音乐节的参赛单位苦恼。在听见合唱团表演后,他积极鼓励舰长安排孩子成为喜迎女伯爵舞会和萨尔斯堡音乐节的表演嘉宾。舰长不认同参加音乐节,但认同在特拉普宅邸举办的舞会上表演。于是,舰长请求玛莉亚留下来带领孩子一同准备。
这场舞会虽然有着奥地利传统领导和附和纳粹德国两派人的对立阴影,不过孩子们的表演抢尽焦点,赢得全部来宾的喝采。玛莉亚与舰长间的关系也在一次跳舞中迅速升温,但舞会尚未结束,玛莉亚却已急急返回修道院,因为女伯爵直言舰长对玛莉亚抱有好感,让玛莉亚不知所措,只有选择离开。回到修道院里的玛莉亚像变了人似,整天不发一语却只顾著祷告。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告诉玛格丽特修女自己已不知不觉爱上特拉普舰长了。为了躲避这一切,她决心成为一位虔诚的修女。但在院长循循善诱下,玛莉亚终于理解不该藉圣教之名躲避自己的梦想和感情,而应坦然面对。这时,少了玛莉亚的特拉普家却陷入一片低迷的气氛中,不但孩子们想念玛莉亚,舰长的心也牵挂着她。玛莉亚回来后,不但孩子们高兴起来了,暂住特拉普家的爱莎女伯爵也发现自己留不住情人和孩子的心。为了守住尊严,女伯爵主动退出这暧昧的三角关系。当晚,舰长在庭院向玛莉亚求婚,而她也坦然接受了这段如梦似幻的爱情。在修女们欢送其步入礼堂后,玛莉亚与特拉普一家人共度欢乐的家庭时光。
可是,纳粹德国的魔掌也逐渐伸向这家人:在玛莉亚与特拉普展开度密月不久,便发生了德奥合并。麦斯代为照顾孩子时,擅自将合唱团直接加入音乐节阵容,填补缺失的参与者。纳粹德国阵营亦开始吸收奥地利军人加入,特拉普舰长自然也是纳粹亟欲招募的人才。他赶回家时发现德军电报要其第二天就到德国海军驻守,否则全家都会受罚。忠勇爱国的特拉普舰长坚决不肯屈从,迫于无奈和玛莉亚即晚展开秘密流亡瑞士的潜逃计划。不过他们晚间准备偷偷开车时,德军原来已透过监控电报提前阻截。幸好从旁协助的麦斯和玛莉亚急中生智,让一家人能借参加萨尔斯堡音乐节拖延德军捉走他们。
萨尔斯堡音乐节的会场上,大家的表现都很精采,但还是特拉普家庭优美的歌唱广受大家欢迎,其中舰长的家乡传统名曲更成就全场大合唱。在观众的掌声中,特拉普全家缓缓消失在舞台上。经过一番评比后,比赛结果揭晓:特拉普家顺利拿下音乐节的冠军,但颁奖时却迟迟不见他们出现。原来在麦斯精心安排之下,玛莉亚和舰长于表演告别歌曲逐一退场时,已在奔跑逃离的路途上。他们逃至修道院时稍作停留,得到修女们掩护和提醒去路。德军地毯式搜查时,劳夫找到他们,但被舰长肯定其不敢杀人而有所迟疑,让全家得以趁机乘上修道院的车逃离。最后在修女们的祝福中,特拉普一家人朝着自由的山头缓缓行进……
演员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茱莉·安德丝 | 玛莉亚·冯·特拉普 |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盖欧格·冯·特拉普舰长 | |
佩吉·伍德 | 修道院院长 |
与音乐剧的差异
电影为了剧情需要,做了许多不同于初版音乐剧版本的修改:
- 歌曲方面,电影版删除了原音乐剧版的三首歌,分别是《爱如何存在?》(How Can Love Survive?)、《无法停止》(Now Way to Stop It)、《平凡夫妻》(Ordinary Couple)。在音乐剧中,爱莎女伯爵和麦克斯参与演唱了前两首歌,而随着电影版对他们两人的戏份删减,也取消了他们所有的演唱部分。
- 同时电影增添了两首新歌:《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和《好事》(Something Good),两者的词曲皆由理察·罗杰斯一手包办(原词作家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已经于1960年8月23日过世)。《我有信心》使用于电影中玛利亚从修道院前往特拉普舰长家的片段,而《好事》则用于取代原音乐剧中的《平凡夫妻》。
- 另外,电影还对《我最爱的事》(My Favorite Things)、《哆来咪》(Do-Re-Mi)和《孤单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的出现场景进行了调整。《我最爱的事》在音乐剧中原是玛利亚在修道院与院长演唱的,电影版中调整到了玛利亚与孩子们在床上嬉戏处。《哆来咪》的出现位置从在舰长家中时,移动到了外出野游时。《孤独的牧羊人》则从原玛利亚与孩子们在卧室嬉戏的场景,修改为了玛利亚与孩子们表演木偶剧时所唱。
- 在剧情方面,爱莎女伯爵和麦克斯的戏份在电影中被大量删减。同时特拉普舰长与女伯爵分开的原因,也由音乐剧中的两人对于纳粹的德奥合并的态度不一致,而意见不合,变为了爱莎女伯爵看出特拉普舰长爱上了玛利亚,因而主动退出。
- 另外,片里大量取用萨尔斯堡乃至于阿尔卑斯山的景致,使其场景远远超过音乐剧里的人造舞台布景。
音乐与歌曲
以下所有歌曲除了标注外都由Richard Rodgers作曲,Oscar Hammerstein II作词,Irwin Kostal负责乐器演奏的改编。
- "序幕和The Sound of Music"
- "序曲" (Main Titles, consisting of "The Sound of Music", "Do-Re-Mi", "My Favorite Things", "Something Good" and "Climb Ev'ry Mountain") segué into the Preludium
- "Preludium: Dixit Dominus", "Morning Hymn" (Rex admirabilis和 Alleluia,基于传统歌曲)
- "Maria"
- "I Have Confidence" (@0:18:04) (Saul Chaplin负责词曲并任联合监制)
-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 0:37:22)
- "My Favorite Things" (@ 0:47:42)
- "Salzburg Montage" (乐器演奏,基于"My Favorite Things")
- "Do-Re-Mi" (@ 0:54:55)
- "The Sound of Music" (再现)
- "The Lonely Goatherd" (@ 1:15:38)
- "Edelweiss" (@ 1:21:36)
- "The Grand Waltz" (乐器演奏, 基于"My Favorite Things")
- "Ländler" (乐器演奏,基于"The Lonely Goatherd")
- "So Long, Farewell" (@ 1:29:43)
- "Processional Waltz" (乐器演奏)
- "Goodbye Maria/How Can Love Survive Waltz" (乐器演奏, "Edelweiss"的一部分)
- "Edelweiss Waltz" (乐器演奏, Act 1 Finale, 基于"Edelweiss")
- "Entr'acte" (乐器演奏, 包括"I Have Confidence", "So Long, Farewell", "Do-Re-Mi", "Something Good" 和 "The Sound of Music")
- "The Sound of Music" (再现,非完整版)
- "Climb Ev'ry Mountain"
- "My Favorite Things" (再现)
- "Something Good" (Rodgers负责词曲)
- "Processional" (乐器演奏l)和 "Maria"
-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重演)
- "Do-Re-Mi" (Salzburg Folk Festival 再现)
- "Edelweiss" (Salzburg Folk Festival 再现)
- "So Long, Farewell" (Salzburg Folk Festival 再现)
- "Climb Ev'ry Mountain" (再现)
- "End Titles"
奖项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音效
- 最佳改编配乐
- 最佳剪辑
- 最佳影片(音乐或喜剧类)
- 最佳女主角-茱莉·安德丝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配角-佩吉·伍德
荣誉
该片曾获美国电影学会(AFI)列入以下百大名单中:
- 1998年 AFI百年百大电影第55位
- 2002年 AFI百年百大爱情电影第27位
- 2004年 AFI百年百大歌曲:
- The Sound of Music,第10位
- My Favorite Things,第64位
- Do-Re-Mi,第88位
- 2006年 AFI百年百大励志电影第41位
- 2006年 AFI百年百大歌舞电影第4位
- 2007年 AFI百年百大电影(十周年版)第40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