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牧首区古希腊语Πενταρχία,英语:Pentarchy),基督教历史上的术语,源自于初代教会首领将整个罗马帝国的领土,统一在唯一的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的理想。这些地区分别被划归为五个主教座,由五个宗主教进行管理。这五个教会分别位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将普世与唯一的统治权力归于基督教会手中的理念,与罗马帝国统治结构之间有紧密的关连,但是因为地区政治及教会势力的现实状况,造成五大教区的分划。这五个主教座比起其他主教座拥有更大权力,是因为它们在政治和教会的重要性;它们全都位于帝国内的重要城市和区域,也是教会的主要中心。罗马、亚历山大和安条克在早期教会发展有重要角色。君士坦丁堡在4世纪成为皇室首都,成为新罗马,在第六次公会议之后与罗马圣座地位同等。耶路撒冷在使徒时期十分重要,因此获得礼仪上的排位。

Thumb
查士丁尼时期五大牧首区地图,包括受罗马统治的几乎所有地区。8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把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边界向西和向北推展[1]

正教会罗马帝国境内五个基督教地区的联盟管制。

概论

古希腊语Πενταρχία(Pentarchia)的字根由πέντε(pente,意为五)与ἄρχω(archo,意为统治)组成。

五大牧首区[2]的概念首先在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Novella 131中的法律清楚讲明。692年的五六会议正式确认五大牧首,并把五个主教座按重要性排列。尤其在五六会议后,东方基督教在哲学上接受了五大牧首区的概念,西方基督教也接受此概念。[3]

查士丁尼和五六会议把帝国以外的教会排除出去,例如当时正在萨珊王朝波斯冒起的东方教会,被他们视为异端。在帝国内只承认迦克墩派,而把阿历山大和安提阿的非迦克墩派人士视为非法。

各个牧首区的纷争,尤其是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使五大牧首不能成为有效的管治实体。7世纪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条克被伊斯兰征服,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方唯一的权威,此后“五大牧首区”的概念只剩下象征意义。东方教会磨擦,以东西教会大分裂告终,和帝国之外的大型独立的都主教座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俄罗斯的兴起,使帝国内的古老主教座变得不重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