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乱伦禁忌(英语:Incest taboo)是指对近亲性行为的禁忌。虽然乱伦禁忌普遍社会皆有之[2],但研究者之间尚未就其背后成因达成共识[3][4][5]。有关禁忌在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展现方式会有所不同。部分文化会把近亲性行为本身视为禁忌,也有文化把其视作通奸看待。比如中国会因着此一禁忌,而要求人们同姓不婚[6]。
“近代文明是何时禁止近亲性行为”这道问题仍没有明确答案。克劳德·李维-史陀较为关注接受交错从表婚,但视平行从表婚为禁忌的社会,因为两者在遗传上的风险理论上是一样的。此外其亦推测欧洲在十六世纪之前并没有以遗传风险作禁止近亲婚姻的理由。不过米歇尔·福柯在《性史》第二卷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一番说话,指近亲性行为会对后代发展有着不好的影响[7]:73。此外也有批评认为,禁止近亲婚姻跟禁止近亲性行为不可混为一谈,即使两者有可能会重叠[8]:119。
虽然有像犹太教般,明确把近亲性行为视为禁忌的宗教,但事实上也有赞同近亲性行为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认为近亲结婚是善行中的善行[7]:104。
此外过去不少社会皆没有明确禁止亲子婚或兄弟姊妹婚,爪哇岛的卡兰族容许母亲跟儿子结婚;克伦族容许父女婚;古埃及容许兄弟姊妹婚[8]:55-56。日本在传统上则有名为夜这的习俗——当中父母会亲身为子女进行性教育,成为他们初次性交的对象[9]。雅库特人据称会认为未婚妻于结婚时还是处女的话就会为人带来不幸,故未婚夫的兄弟会先与之性交, 然后才结婚[7]:102。
不少意见认为乱伦禁忌是公共道德的一种,有时伦理学也会对之进行探讨[10]。现代部分文化容许近亲性行为。在马德雷山脉居住的美国原住民会进行父女性行为。在某些地方,乱伦罪因受到从事相关行为者的挑战,而得到了放宽或废除。瑞典因为一单异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乱伦案所引发的骚动,而于1973年决定修订法律。此后只要得到当局特别允许,半兄弟姊妹也能够结婚[11]。唐朝的十恶把近亲性行为视为一恶。不过日本在参考了中国的律令制之后,所推出的八虐并不包含近亲性行为。直到江戸时代,日本对近亲性行为的禁忌感才大幅增加——该时人们认为双胞胎会在母体内进行性行为,故此对之感到厌恶[12]。
也有意见认为禁止近亲性行为本身,反而会激起人们从事之的欲望。德尼·狄德罗于《布甘维勒之旅补遗》中写道,若以大溪地原住民听懂的方式禁止他们进行近亲性行为,那么这反而会激起他们的相关欲望——他以文学作品当中,打破有关禁忌的人会变得傲慢自大为例,佐证此一推测[7]:55-56。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与心理学家菲力斯·伽塔利(Félix Guattari)于《反俄狄浦斯》(1972)中写道,在当代社会的压抑底下,大众对近亲性行为产生了一种既定的印象,继而发展成为禁忌[13]。
人类已就乱伦禁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社会学家吕西安·列维-布留尔认为,解释乱伦禁忌这件事本身就是徒劳的,因为它跟同类相食和杀人一样,同是不言而喻的禁忌[7]:87。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于《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当中则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观点:近亲的经血因被视为神圣可敬的,故与之性交者的“罪”跟杀人罪同等[7]:86-87。埃德蒙·利奇则有不同的主张,他以英国的情况作为例子,称禁止近亲性行为跟禁止食用宠物背后的理念差不多[8]:140-141。童恩正在《文化人类学》(1989)中指出,部分人类学家会认为没有一种解释是全面的[14]。
因近亲性交而诞生的孩子拥有较高的遗传风险——父母的血缘愈相近,合子型便会愈多,生产后代的生物性成本亦随之上升[15]。在非近亲繁殖的情况下,隐性等位基因即使会表达出有害的性状,也会受到显性等位基因所掩盖,令后代不会出现异常。相反在近亲繁殖的情况下,父母会存有一对较接近两方的共祖,因此有较大机会共同拥有同一种隐性等位基因,令后代表达出可能有害的性状[16]。相关风险跟量度基因有多相近的亲缘系数成正比[17][18]。故此在生物学上,人类的乱伦禁忌可解释成他们保有了其他动物避免近亲繁殖的特性[19]:60-61;此外这也有助解释为何在众多文化当中亲属关系愈近,有关禁忌愈明显[15]。连带人类在内,不少哺乳类动物皆会避免发生近亲性行为[17]。
反对以生物学及遗传基础解释乱伦禁忌的其中一个理据就是,人类的确会进行近亲性行为[20][21][22]。人类学家还认为,“近亲性行为”的社会建构(及乱伦禁忌)与“近亲繁殖”这个生物性现象不是同一回事。他们以一名男子与姑母所生下的表姐妹性交,和与姨母所生下的表姐妹性交这两个假想情况为例,指尽管从遗传学角度出发,两种情况的亲缘系数相同,但特罗布泊人只认同姨母的那方是“近亲性行为”,另一方则否,这是因为特罗布泊人是母系社会,孩子属于母亲的家族。他们还记录了对于不同类型的堂表亲婚态度相异的社会。故此有学者认为大多社会的乱伦禁忌不是建基于生物学理由[23]。另一些有关堂表亲婚的研究则支持有关禁忌是有生物性基础的[24][25][26]。此外目前支持基因影响行为的人并不支持基因绝对论,而是认为基因能产生偏向性,而这种偏向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27]。
结构主义者克劳德·李维-史陀于《亲属的基本结构》当中表示,社会禁止近亲性行为的原因在于鼓励人们进行族外婚。虽然后世有人认为此一理论为其原创的,但实际上玛格丽特·米德在其针对新几内亚阿拉佩什人的访谈中,就已得出这样的答复:“正因为是义兄弟,才能这样做”。之后李维-史陀原封不动地引用了这句。他认为外婚制的目的在于将自身一族的女性赠给他族,借由它来使女性在家族间交换。这种伴带其他交换的交换称为“有限交换”,跟两方直接拿取资源的“一般交换”不同。这一理论能够解释为何原始社会的复杂婚姻规条及亲戚关系,到了生产及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却没那么重要[19]:69-70。
此一理论能够解释核心家庭以外的乱伦禁忌从何以来[19]:69。此外亦能解释为何社会上有不少人从事过近亲性行为,因为有关禁忌远超于自然所需[7]:84。按照此一理论,乱伦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故严罚之的目的也可能在于阻止“侵犯”的出现[7]:85。而在拥有庞大财产的王族中实行外婚制,便会引来外戚把财产分薄,于是他们便会为了保有绝对的地位优势而进行近亲结婚[7]:85。
不过他的理论还是受到了一些批评。吉本隆明称,人类的性涉及到幻想层面,故此李维-史陀所指的文化也离不开幻想,并质疑他对于“人类”及“自然”的切割是否恰当[7]:83。山内昶表示,李维-史陀的理论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成分在内,例如错误地称猴子在性上没有规范,但同时亦指进行近亲性行为的猴子不会像人类般受到处罚,使之跟人类有着不连续性。故山内结论道,他的说法部分正确[8]:51-54。
此外今村仁司在《会交易的人类》(交易する人間)一著中指出,原始社会存有“非交换赠与”的概念,但李维-史陀却将两者混为一谈[7]:84。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乱伦禁忌是为了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纷争及敌意、促进孩子的社会化、避免核心家庭解体而存在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表示,最初家父长曾为此杀掉儿子,然后才确立了有关规则,不过此一理论的人类学证据并不充分。奥托·兰克在《文学与传说中的乱伦主题》中写道,有关禁忌是源自于社会的[7]:85-86。
虽然弗洛伊德所说的事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李维-史陀的观点跟他类近,两者同样认为相关规则对于社会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不过李维-史陀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不能够解释为何乱伦禁忌当下会存在[7]:85。至于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纷争这点,他则认为是正确的[19]:62。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亲子间的依恋关系能使人建立自我、克服挫折感,故此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乱伦禁忌便能促使子女跟父母分开,有助培养子女发展出社会需要的能力[19]:62-63。
虽然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只能解释核心家庭当中的乱伦禁忌,不能解释亲属之间的有关情况。不过对于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而言,它却是一种有力的解释。它可以解释家庭内为何要禁止近亲性行为;为何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相关禁忌仍然存在;为何即使人类能够控制生育,有关禁忌仍然不会消失[19]:63。
不过也有研究者对之提出异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方刚表示,现代社会只是把流傅已久的禁忌不加以思索全盘接受,并指从其研究中看不出近亲性行为会影响家庭稳定[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