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
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丽江古城(或称丽江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07年获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
概要
丽江古镇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镇,据说是因为丽江土司(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镇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古镇位于县境的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
历史
丽江古镇始建于大理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迁至现狮子山。公元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1254年,蒙古设三赕管民官。1277年,改丽江路通安州。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改设丽江军民府,赐阿甲阿得木姓,封世袭知府。
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镇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镇已有名。
丽江古镇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箱”(大研即大砚,因古城周围群山环绕,流水萦回,外型有如一方大砚)。清朝时改称“大研里”,在清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左右),古城大部分建筑都毁于兵燹战祸。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1]
丽江古镇,因为集中体现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大理、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登录过程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镇(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2][3]。
图片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参考资料
- (美)约瑟夫·洛克(JosephF.Rock)著; 刘宗岳等译.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9: 155. ISBN 7-80586-514-0.
- 郭大烈,和志武著. 纳西族史.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 3–4. ISBN 7-5409-2230-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