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史学,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主体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历史观。主要倡导者有黄长烨等。
提出
自1950年代提出“主体史学”这一命题以来,朝鲜史学家们开始以新的观点分析和解释历史文献,在许多问题上得出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为了使这些成果固定下来,自1975年12月始着手编写主体史学著作《朝鲜全史》。
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半岛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1986年朝鲜提出“朝鲜民族第一主义”[1]。1989年苏东剧变后进一步强调“高度发扬民族第一精神”。据此反观1982年出齐的33卷本《朝鲜全史》,认为有些地方已落后于形势。例如:
“ | 在内外复杂形势下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宣传5000年悠久历史,灿烂古代文化乃重要内容。但《全史》在否定箕子朝鲜以后,卫满朝鲜以降迄今只有2000年。只有肯定檀君为史实才副其悠久。此外,传统史学承认箕子“设禁八条”教化民众,主体史学否定箕子东来以后,只有肯定传说中桓雄下凡时帝释之 “弘益人间”的教导,方能在本土找到政治理念的最初源头。
传统的朝鲜历史承续表为朝鲜(包括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国时代——统一新罗——高丽——朝鮮。以主体史学观之,此表重大缺陷一为有背主体,二是偏重南方。因此,1993年12月提出史学新体系,即古朝鲜(檀君朝鲜、卫满朝鲜)——高句丽——渤海——高丽——朝鲜。在新的史学体系中,箕子朝鲜被否定其存在,三国时代唯以高句丽为正统(他的领土在北方,首都设在平壤),新罗、百济降为割据,统一新罗因有背主体(事唐)失去其历史地位,渤海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虽不在半岛,但被认为是高句丽遗民所建国家,故可承续正统。 |
” |
在这个新体系中,檀君占有龙头地位。据此史学新谱系,1993年5月和1994年1月先后修复高句丽东明王陵(位于平壤力浦区)和高丽太祖王陵(位于开城松岳山)。汉城(今首尔)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传统上被视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檀君陵挖掘后《劳动新闻》发表社论称:“檀君陵在平壤发现,说明平壤是朝鲜民族发祥地,是朝鲜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中心。”[2][3][4]
评论
韩国学界对新近兴起的“檀君热”反应不一。有人认为此非学术,但也有人认为:“在开放时代,外国文物思潮汹涌而至,我民族文化及其正统性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把民族正统性和基础定位于檀君……檀君有无其人倒在其次,首要的是树立主体。”[5]
关联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