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海軍無人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锐鸢无人机(原名中翔二号无人机)是中山科学研究院为中华民国陆军研发的无人航空载具,后移交中华民国海军海上战术侦搜大队。[1]该机主要负责日/夜间侦搜与战场监控任务,另可在灾难发生时负责空中通信中继与灾害评估。[2]
锐鸢无人机系统 | |
---|---|
概观 | |
类型 | 无人航空载具 |
代号 | 战搜计划、锐鸢专案 |
首飞 | 2002年(一型)、2022年(二型) |
服役 | 2012年至今 |
设计 |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 |
生产 |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 |
产量 | 8套共32架 |
现况 | 服役中 |
主要用户 | 中华民国海军 |
衍生机型 | 锐鸢二型无人机 |
技术数据 | |
长度 | 5.3米 |
翼展 | 8.6米(一型)、12米(二型) |
高度 | 1.6米 |
负载重量 | 55千克 |
最大起飞重量 | 363千克 |
发动机 | 转子引擎 |
功率 | 50HP |
最大燃油量 | 80千克 |
性能数据 | |
最大速度 | 180公里/时 |
巡航速度 | 120公里/时 |
最大升限 | 4,000米 |
最大航程 | 1200公里(一型)、2000公里(二型) |
武器装备 | |
火箭 | 国造2.75英寸导引火箭弹(二型) |
其他 | 主要挂载装备 挂载可见光、热像、激光等复合式光电酬载;UHF通信中继;多功能海搜雷达(二型);电子侦搜(二型) |
锐鸢无人机的研发始于中华民国经济部在民国83年度(公元1994年)开始的“仪电/控制关键性技术开发四年计划”,此计划的目标是研发出航空用自动驾驶仪与其相关技术。完成部分研发工作后,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小型商务客机、双座型轻航机、喷射动力靶机与无人机四种载具中选定无人机作为技术验证机。[3]中翔二号无人机随后于1999年2月在清泉岗空军基地展开相关测试,海军也计划以“翔鹰专案”为名建案采购12架中翔二号,然全案最后遭国防部退回而未能成案。[4]:94
2007年,中翔二号采购案在时任国防部长李杰上将的力推下重新复活,机体也在同年十月中华民国国庆日阅兵中出现。[5][6]陆军于2010年起以“锐鸢专案”为名,编列新台币35亿5,805万4,000元的预算以采购8套无人机系统以供航空特战指挥部战术侦搜大队使用[7],后国防部因海军须提升其海上监控能力而于2017年9月1日将更名为“锐鸢”的无人机系统移交海上战术侦搜大队。[8]由于需要与水面舰艇联合执行任务,中科院为锐鸢无人机研发了舰用导控系统[9],此型机也在演习与日常战备勤务中做为长时间监控台湾周边海域的工具。
服役多年后,中山科学研究院根据服役单位回报的讯息统整出锐鸢无人机的三大弱点:电战能力、武器携带能力与通讯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科院研发了新型气冷式转子引擎与复合材料机身以减轻机体重量、提升酬载能力,并设计新型数位通讯系统以扩大讯号涵盖范围至200公里以上,其抗干扰与电子战能力也较原有的设备强。[10]除机体与相关电子设备的升级外,第二代锐鸢无人机具备挂载2.75英寸火箭弹的能力[11],且其任务导控站与更大型的腾云无人机相同,可降低操作手转换机种时的训练成本并提升后勤效率。[12]
2023年3月14日,二代锐鸢首度亮相,于中科院航空研究所进行记者会正式公开展出实体原型机。
2023年9月14-16日,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进行2701原型机实体陈展,并发布实机系统运作与概念影片,其全负载滞空时间可达16小时,导控距离超过300公里,酬载光学/红外线及海搜雷达及船舶识别系统等,具备微波导控、卫星中继导控与舰载导控三种传输方式,为远距长航时的海搜无人机系统,并可结合人工智能,达成高效能海域情监侦任务。
2024年8月28日,亚航与碳基科技将首架量产型锐鸢二代交付中科院。[13]
一套锐鸢无人机系统由起降操控站、地面导控站、便携式影像接收器、情资后传系统、飞行模拟器、战术运装轮车与四架无人飞行载具组成。
锐鸢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分为起降操控站与任务导控站两大类,其中起降操控站仅负责无人机的起飞与降落,任务导控站则负责无人机起飞与降落外的所有飞行计划。任务导控站的基本组成为导航操控台、情传操控台与酬载操控台,其中导航操控台负责规划无人机的航向、高度与姿态,情传操控台负责控制情资的收发送,酬载操控台负责控制机载摄影机与其他酬载设备。任务导控站的通讯与情资处理设备则视其类别而有所不同。短程任务导控站具备完整的通讯与情资处理设备,其微波通讯天线采全双工模式传输,工作波段为UHF、L、S、C与X波段;长程任务导控站则多设于高山雷达站上,因部署空间狭小且可与雷达站共用设备而不单独配置通讯天线。为防干扰,锐鸢无人机与任务导控站间以主、副两套资料链通讯,且两组资料链皆采用跳频扩频技术。若敌方电子战设备成功干扰资料链,锐鸢无人机会依照飞控电脑内部储存的指令脱离电子干扰区或返回基地。[4]:95-96
为了储存并运送锐鸢无人机,中山科学研究院为其设计了一款镀锌钢材制作的机柜。该机柜内部有一组滑轨,操作人员可将锐鸢无人机分解为机翼、机体与尾翼,并将三组结构分别卡入滑轨上对应的卡槽中,再将滑轨推入柜中以关闭对开的柜门。完成收纳后,操作人员可透利用机柜底部的铲道或机柜顶部的吊挂点将其装载至运输货车上,且一辆货车可同时载运多组堆叠的机柜。由于具有防水与隔热层的设计,此种机柜可直接替代传统的机堡,不仅建置成本更低,应用弹性也更大。[4]:97
根据中华民国海军于2019年1月24日公布的资讯,锐鸢无人机自移交以来侦获目标舰艇730艘次,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极星号电子侦察舰(AGI-851)。[14]
正式服役后,锐鸢无人机屡次因机械故障而导致事故,且其部分零件已停产,导致问题持续无法得到改善。[17]立法院预算中心曾于2018年提出的报告中指出锐鸢“环境评估欠妥、人为操作不当、机具维修保养欠佳”[7],更在隔年的报告中要求海军司令部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18],海军与中科院也分别编列预算以更换停产零件并提升可靠度[19],然而锐鸢无人机的整体失事率仍偏高。
锐鸢无人机的测试与换装训练基地设在台东太麻里机场,附近居民经常因其气冷式转子引擎的噪音而向军方陈情,甚至在村口的LED跑马灯上打上“噪音杀人,靶场[注 1]灭村”字样以示抗议。[20]太麻里乡民代表曾向媒体表示“无人飞机低频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加上接二连三发生意外,让居民长期生活在恐惧中”,且“战斗机演练虽扰人却从未失事过”。为此,居民要求军方限制无人机的作业时间,也要求进行环境检测并拨发噪音补助。[21]
经过协商后,太麻里机场的锐鸢无人机在周间仅能在上午七点至八点,下午四点至六点二个时段内进行起降与试伡[注 2]作业,周末则无此限制。此外,军方每年会向附近乡镇公所拨发新台币190万至1,400万不等的噪音补助经费,另会定期办理敦亲睦邻工作以协助区域内的低收入户与独居老人。[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