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代钟离子国,位于现凤阳县临淮关东板桥镇古城村,典故吴楚之争“钟离之畔”来源于此。西汉高祖四年(203年)设钟离县;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钟离县为淮南国的领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中立县,属于中书省南京,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1370年)因县城北临淮河,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1373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因县城位于凤凰山之阳,所以得名。
明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拟议打击明朝的气势,率农民军分路合击,直取中都凤阳,以不到十日的时间,便攻陷了凤阳。农民军入城后,斩杀了六十名宦官、四千名官兵,并擒获凤阳知府颜容暄,并以杖杀之,留守朱国相力抗农民军,最后仍不敌而自杀。农民军搜刮城内战利品,释放囚犯,火烧明皇陵,并焚毁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
1978年末,因长期吃不饱饭,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私自定下了实行“大包干”的“生死状”,秘密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搞私有化生产。此举在当地取得成效后,应顺应时局变化,得到国家认可和推广,并被称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也被作为典型示范村大力宣传。实行“大包干”后,大部分人实现了快速脱贫,但因为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地经济一度发展缓慢,至今未能成为富裕之乡,与沿海地带的发展差距明显。[3][4][5]中央现已很少宣传小岗村的发展现状。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公布如下:全县常住人口为631934人[6],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减少12961人,下降2.01%,年平均下降0.2%。
凤阳县位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地形北低南高,北部是沿淮冲积平原,中部是倾降平缓的岗丘,南部是山区;平均海拔15-17米,最高山峰为狼窝山,海拔340.3米。境内石英岩和石灰岩资源丰富,特别是石英岩矿已初步探明储量约100亿吨,储量和品位均位居华东之首、全国前列。[2]
凤阳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发量1609.7毫米。
凤阳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十分频繁,历史上就有“十年九灾”之说。自1919年有水文记载以来的89年中,该县共发生较为严重的洪灾36次,旱灾42次,有的年份旱涝灾害交替或同时发生。[3]
凤阳在历史上一直以贫穷知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是几乎家家有过乞讨经历。[4]凤阳经济目前仍以农业为主。[3][4][5]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几年,凤阳仍主要依靠农业支撑经济,经济发展较慢,但开始了当地工业的初步发展。[3]2005年至2010年期间,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加快,而且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经济有了明显提升,工人年平均工资从2005年的11531元上升至2010年的27017元(需考虑物价上浮的因素)。连农民年收入也从很低的2658元上升至5760元。[3]2015年,当地约有近万贫困户。[7]
当地发展经济仍有一定盲目性。自当年摁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现在办起“农家乐”后,当地许多农民也纷纷跟风办起了农家乐。结果因市场需求快速饱和,未达到最佳预期效果。[3][4]
府城镇、临淮关镇、武店镇、西泉镇、官塘镇、刘府镇、大庙镇、殷涧镇、总铺镇、红心镇、板桥镇、大溪河镇、小溪河镇、枣巷镇、黄湾乡、凤阳县工业园区和安徽凤阳硅工业园区。
古凤阳八景:濠梁观鱼,九华屏障,谯楼归市,龙兴晚钟,浮桥烟锁,钓台春涨,明陵风雨,韭山仙境。
凤阳是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其中大包干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凤阳韭山地质公园申报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5年12月14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