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泛指形成于清代以前的中国、并传承至今的的各种音乐[1]。从音乐的表现形态来看,可分为合奏器乐、独奏器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歌乐、宗教音乐等等[2] ,为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此外亦有按社会层面所作的划分,如文人音乐、民间音乐、仕绅音乐、宫廷音乐[3][4],较适用于考察音乐的传播发展。
春秋时代的孔子曾论及音乐的合奏:“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点出了理想合乐的几个美学特征[5][6][7],这在现今的传统合奏乐种仍可见到,其讲究演奏者间的相互协调,且一方面利用乐器间的音色差、时间差、旋律差,突显出各乐器的主体性(皦如也)[8],另一方面以“相生”概念相互交融(绎如也)[9]。特别是一些古老的乐种,更形成了各乐器在合奏中的专有定位[10][11],并有与之相应的合奏法则[12][13]。
弦索乐是指全为弦乐器的合奏形式,包含弓弦类乐器与弹拨类乐器[29]。
吹打乐是指使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 [37][38]。
其他民国前形成的吹打乐,则有山西八大套[54](晋北笙管乐[55])、河北笙管乐(音乐会)、泉州笼吹等[56]。此外还有一些近代划分出来的吹打乐[57][58][59][60]。
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大多归属于某一合奏乐种[61],只有少数如古琴、琵琶、筝等,在文人群中形成特定的独奏器乐[62],且与一般舞台表演的独奏有不同意涵。汉族传统音乐多重视自娱性[63][64],除了体现于以乐会友的乐馆活动或雅集外[65][66],在独奏乐中更突显为一种自身的修养[67],成为了文人音乐的主要特色[68]。
戏曲是世界音乐中相当独特的形式,高度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特别是其歌、舞、诗、剧浑然一体 [83],有“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之形容[84]。以写意、抒情为其传统的艺术特质[85]。在众多剧种中,被认为是传统戏曲的代表者有[86]:
清末或民初形成的剧种,则有粤剧[100]、豫剧[101]、川剧等[102]。此外是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众多新兴剧种[103]。
佛教音乐依乐器形式可分为梵呗(声乐)、器乐(以管乐或管弦乐为主)、法器(打击乐)[105]。梵呗的主要四种类型为赞、偈、咒、文[106]。这些多样的声、器乐应用于佛教中的各种法事,如普济法事中的“放焰口”,为结构较完整、音乐性较多的一套礼仪形式[107]。
道教音乐主要指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称为科仪音乐,也称斋醮音乐或道场音乐 [117]。现存乐谱,最早有北宋末年所制的《玉音法事》,含五十首道曲,但其记谱方式特殊,尚难解读 [118]。明成祖时制成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有用工尺谱符号纪录音高,但无板眼 [119]。清代有全真派的《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虽无工尺字,但全真十方丛林都沿用这一范本至今 [120]。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定论的道教相关音乐[121]。
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是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非当代创作的音乐,通常将清代之前形成的音乐归入传统音乐范畴。
汉语中的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
这种分类是依据音乐表现上所直接依据的型态,也就是音乐作品的本身来分类的……即所谓的:歌乐、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宗教音乐。……除了歌乐与器乐主要是以音乐为其表达核心外,上述其他的四类音乐都结合了另外一门艺术来呈现,至于宗教音乐所结合的……精神文化-宗教
袁静芳等编著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将传统音乐总体划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祭祀音乐两大类别。二级分类中,对民间音乐的分类沿袭了《概论》的划分
五大分类法即将传统音乐分为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五大类分类法,依然是研究及教学的主要参考模式
中国传统器乐根据其演奏形式,主要包括独奏音乐与合奏音乐两大部分。
四大类分类法即按传统音乐流行的社会层面将其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四类的办法
文中提出的分类方案,是一种按音乐在社会中的流行层面所作的划分。首先将社会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文化层,流行在宫廷、官府和文人、仕绅的音乐可归入上层,在农民、市民中流行的音乐可归入底层,僧人、道士的音乐等可归入中层……对于考察某一音乐事象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然而,由于社会各个层次所包含音乐品种不断变迁(底层音乐雅化后进入上层,上层音乐流入民间等),造成每一类所包含的子项随时有可能变动,不能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分类系统
孔子言下之意系谓-音乐刚开始时,众乐声音要若张若合地互动,这是为了让众音清浊高低准确的调和,然后音乐才放开来尽情表现,虽然繁音交响,主律节拍却明了不紊,各部乐音相互配合,也相互竞美,浑然圆融的好像不会停止,如此音乐才算告成,这段载述说明二千年前孔子所认为的理想音乐是先协调,后默契,再发挥的“合乐”式,而不是今日吾等所见所知的“大晟祭祀雅乐”、一声协一韵的“齐乐”式。
按照林谷芳在《谛观有情》一书的理论,中国音乐的基本待色是……再来看孔子的这段话……听的人可以专注的只听某个乐器的演奏,也可以听整体的演奏(皦如也)。
借由不同的音色差、时间差、旋律差来构成丰富的世界。所谓的音色差,是指各个乐器有它相当独立的音色,因此即使在一起合奏,彼此还可以非常清楚地被认知。……
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在运用上都牵涉到中国艺术的一个根柢特质,即所谓相生手法的应用
绎,相续不绝也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每一个乐器皆被赋予特定的音乐角色
……奏出音乐的“骨音”,歌者所唱及箫弦所奏则宛如附骨之肉,包覆盘绕之,故称为“肉音”,是为南管音乐中外显的旋律线条。
每一个乐器在扮演阳的同时,也可能在另一组合中担负着阴的位置,例如与琵琶对照时,箫扮演着阴的角色,但与二弦比对时,箫却是阳;同样的,三弦衬托琵琶时是阴,与箫与二弦对照时却是阳。
二弦为洞萧之辅,以其擦弦之特质使弦音若隐若现,与箫声交织进行,相互为用,在箫声气尽之时延长其音,塡补空间,而弦音将尽之时,箫声又接着为下一骨干音先行出音导引。
箫脚是南管音乐行进时的带路先锋,特别是在“引空披字”时,必须作势引导其他乐器的进行。
拍板……位居中央以制衡全场。
"管子" will lead the melody……acting like Buddha……The flute will add a lot of ornamentations……like people in the real society... moving out and in……"笙" plays the harmonic sound……combine Buddha with people……
以箫弦法一术语来涵括所有箫弦演奏的知识。乐人在讨论箫弦法时经常提到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贯攒气”……
要说管子的演奏技巧,胡志厚的修养早已率先,但对于京音乐的神韵,胡志厚学习得非常认真、严肃、仔细,他在乐谱上记下了绪增对每个乐句、每个段落甚至每个音在呼吸、速度、强弱以及演奏技法上的要求。我经常听他们训练合乐……
乐器……
南管音乐的名称颇为多样……
总之南管音乐保存了汉、魏、唐、宋以来音乐的部分特色
南管的音乐特质,主要表现在它的古老性和保守性,包括它的音乐理念、使用乐器、乐律制度、演奏型态、乐曲内容以及社会功能等,都保存着许多古老而不易变动的传统。
南管素有“千载清音”之称,其音乐内容,积累了从唐宋以来,至元、明、清历代的音乐遗存
“南管”因为韵调清雅,体局静好,素来被仕绅阶级所赏爱
至于乐曲数目在历史发展上,曾呈现了增长的趋势。编于清咸丰七年(1857),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的《文焕堂初刻指谱》中,有三十六套“指”,十二套“谱”。
继龙彼得发现明刊文献之后,两份清代手抄南管“指谱”的发现,又揭开音乐与历史双方研究的新页,此即2005年发掘的袖珍型手抄本《道光指谱》(1846,清道光二十六年),及2000年发现,2003年复印的《文焕堂指谱》(1857,清咸丰七年刊行的刻本)。
各馆阁弦友交流活动时,常以“五大套”指套作为必备曲目,这五大套是《趁赏花灯》、《一纸相思》、《自来生长》、《心肝跋碎》、《为君去时》,各套的演奏时间大约在30-45分钟之间。
南管指谱编号比较表……
大谱的内容一般都是借咏物以抒怀……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奇特高远的意境。
其中《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八骏马)、《百鸟归巢》合称四梅走归,为南管著名的“四大谱”
以上四曲,可谓“谱”乐中之代表作。
汉唐乐府有声出版品……《中国千年古乐—南管》……邀请台北地区的南管人参与,此 2CD 曾获行政院新闻局颁发最佳唱片、最佳演奏、最佳制作人三项“金鼎奖”。
弦诗乐以潮汕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
潮州弦诗所用主要乐器为二弦、椰 弦、竹弦、洞箫、月弦、三弦、琵琶、筝、提胡(俗称……)、扬 琴、秦琴、葫芦琴、皮琴等
传统潮州音乐采用七平均律(也有人称为七音律),这种特殊的音律有别于十二平均音律,属于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混合制度。在实际演奏中,可通过不同的奏 法,使每个音的音高变活,形成既稳定又灵活多变、既平均又不呆板的特殊效果。潮州音乐这种独特的韵味,在潮州弦诗乐 和细乐中体现得更加有血有肉,优美动人,古韵十足。
……三音音程有明显的游移性,演奏中演奏者也常有不同的揉按和滑音,故潮州弦诗乐有较为特殊的音律。
十大套多数是古谱,至清代开始定型……包括"重六类"和"轻六类"两种。其中属于重六类的有《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花》、《黄鹂词》、《月儿高》等5首;属于轻六类的有《平沙落雁》、《凤求凰》、《玉连环》、《大八板》、《锦上添花》等5首。
最具代表性的乐曲是……合称"潮乐十大套"。
新加坡余娱儒乐社……先人遗下之手抄剧本乐曲……五十五首……全部曲名是,玉狐尾、……玉连环、……柳青娘、……平沙落雁、……柳青娘活五、……昭君怨、寒鸦戏水。本谱抄写年代未详。抄写之人系在满清时代研习潮乐之人,所抄者皆属清朝传下之谱,其证据有数点:(一)本谱乐曲,一小部分由二四谱改为工尺谱,此正是清朝末年开始更改二四谱为工尺谱的迹象。(二)本谱五十五曲中,大部分目前潮州乐人已不再演奏,甚至连曲名亦不见于一般潮州乐谱书箱之中。(三)完全保留古代潮州乐谱不添花指之本来面目,其中有一部分似添花指形式,其实是加上弹筝指法之潮派筝谱。
清末至建国前是潮州弦诗乐的发展时期。……如:潮州市扬风国乐社(1911年)、新加坡余娱儒乐社(1912年)……
以上的演变情况,可以说明江南丝竹的历史悠久。但它真正成为一个乐种,还是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清末民初,上海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它以其地理上的优越位置……
广东音乐的诞生清末民初
弦索乐(拉奏乐器加弹拨乐器)
弦索乐:全部用弦乐器演奏……
弦索十三套为《弦索备考》明谊(荣斋)汇编,清嘉庆甲戍(公元1841年)年抄本之译谱。……曲名: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合欢令、将军令
谱的纸张较旧,是明代的纸……上当者还不止我们这些人。北京图书馆列为珍本,上海图书馆把《高和江东》列为珍本……并写了专文来推荐它,都是上当。更严重的是正在编辑中的大百科全书,也几乎将《高和江东》本误收入琵琶谱,幸而……
……13首著名套曲汇编成集。编者在序言中称这些乐曲为“今之古曲”
如清末爱新觉罗皇族就将学习北方弦索乐作为皇族子女修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弦索备考》所传13首套曲,就是主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后来的〈八展舞〉……与《弦索十三套》中的〈松青夜游〉进行比较……
……把全部曲谱完整地试奏出来,一方面得到音乐界极大地重视,另一方面大家又共同关心演奏的风格如何的问题。但是,不仅编辑这本曲谱的蒙族贵族,在文献中查不出端倪,仅知的传人也已逝世多年……近年经过多方查询,才找到了以书画著称的爱新觉罗·毓垣。……可能这次根据毓垣所传整理出的乐谱,至少是更接近于原来的风格了。
据曹安和先生所知,“毓峘先生是现今唯一的千真万确能奏并善奏此乐者”。
潮州细乐,就其形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洪沛臣
洪沛臣( 1866 一 1916 年) ,原籍普宁,向以买卖乐器、古董为业,清末于潮州城内义安路开设“洪日盛”古董店。洪平素酷爱音乐,早年曾延潮州有名乐师李三老(名不详)、黄月卿为师,学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后因经常外出经商,到过全国及南洋群岛各地,并从那里带来不少音乐文化,对潮州民间音乐的丰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潮州音乐大师。据《潮州三弦、琵琶、等谱》(1935年版)“郑祝三自序”中称:“洪佩臣(也作沛臣)先生,潮属名乐师,精弹琵琶、三弦以及各种音乐,皆可师法,又能鼓瑟古琴,名著中外。”他的南派琵琶弹奏独创一宗,所传琵琶、三弦、等合奏谱(注指法)有:硬套12首,软套六首及流行弦诗谱若干,为后世潮州细乐演奏所师承。
它的全部演奏乐器应有四件:古筝、扬琴、琵琶、如意勾(胡琴类乐器),而少至两件乐器也可以演奏,其中古筝为主奏。它也是北方一种传统的弦索乐。
清末民初,黎邦荣……并将它们传于自己的弟子……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中,演奏方式越来越灵活……他们还为这种器乐合奏起了一个专用名称-"碰八板"
两类乐器的合奏,如吹打乐(打击乐器加吹管乐器)……
吹打乐是一种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的组合演奏的音乐形式。
吹打乐的形成应当追溯到汉代兴起的鼓吹乐……鼓吹乐自汉代以来在宫廷和军旅中得到迅速发展,发展过程中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场合,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四种:1. 黄门横吹,列于殿廷演奏, 用于天子宴乐、饮膳时专用的仪仗音乐;2. 骑吹,王公贵族出行时,车驾从行演奏的专用仪仗音乐;3. 短箫铙歌,军中用于社庙祭祀时演奏的音乐;4. 横吹,用于军旅之中,乘马随军演奏的鼓吹乐。
鼓吹乐是以某一种吹奏乐器如管子、唢呐、海笛、笛子为主奏乐器,配合其他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所组成的……
鼓吹类乐种……北京智化寺京音乐
分为两类:一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管、笛;一是击奏乐器……
少有的按代传袭且没有断代的乐种
中国佛教京音乐以北京智化寺为中心。坐落于北京古城东南角的佛教寺院智化寺,建于明代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智化寺建寺时,由于王振在宫廷的显赫权势与地位……把部分宫廷中的礼仪祭祀音乐,带入寺院。
汇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
智化寺京音乐从1444年传习至今,已有二十七代传人。
可以证实中国佛教京音乐在智化寺传承关系的26代传人谱系(存智化寺)。
音乐训练非常严格,一般只收12岁以下的童僧学习,经过近七年的苦练
一般只收12岁以下的儿童学艺,经过至少7年的训练,先学韵谱,后在乐器模型上练习,最后再演奏乐器。
在演奏技巧方面有严格的规范,不得随意增删变异。
与宫廷音乐、皇室贵族所用佛事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收徒谨慎,训练严格,在演奏与技巧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 ……正因为如此,智化寺京音乐通过自身特有的乐队编制、演奏方法、宫调等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佛教音乐的原貌。
由于智化寺具有太监寺院共同的封闭性,艺僧们按照十分严格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授,既不接受其他音乐的影响和渗透,同时也防范音乐的外传
"管子" will lead the melody……acting like Buddha……The flute will add a lot of ornamentations……like people in the real society... moving out and in……"笙" plays the harmonic sound……combine Buddha with people……
乐器……
有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初一(1694年)抄本《音乐腔谱》传于世。该乐谱是目前存见的历史最早的一部京音乐乐谱。
《音乐腔谱》……这四十八首曲牌,载有五套中堂曲
《智化寺音乐腔谱》,是北京智化寺保留的管乐曲谱,又称“智化寺京音乐谱”。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此书为康熙三十三年(1649)智化寺僧人永干所抄《音乐腔谱》,包括《垂四调》、《锦堂月》、《水晶堂》、《锦翠屏》、《金字经》、《撼动山》等四十八曲。
垂丝(四)调
吹打乐类乐种……陕西的西安鼓乐
它和西安鼓乐、山西五台山音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被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最古老的传统音乐。泉州南音还是……
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起……现存的最古老音乐
西安鼓乐多在每年夏秋之际,为庆贺丰收在各地举办的乡会、庙会上演奏,演奏者多为各村、镇组织的鼓乐社和寺院、道观中的僧、道鼓乐队。
杨荫浏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谈到西安鼓乐时说...可以不计外,余下抄写年代最早的是雍正九年(1731)
从城隍庙安来绪老先生保存一本清雍正九年(1731年)乐谱抄本(此乐谱现藏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来分析
西安鼓乐中的大乐是由多首单曲连缀而成的大型套曲,在艺人中已失传,仅保存于乐谱之中。……历史悠久……庞大而严谨的结构
综上辨述,山西五台《八大套》是清光绪初年在五台县槐荫村赵成贵的私家乐坊初步形成的。……后人张汝琳等对 《八大套》加以补充
晋北笙管乐 因其中有8首著名套曲而被称之为山西八大套
清代后期,政府因无力养活乐班人……后来这些与其他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音乐又被运用到民间的婚丧喜庆、参与迎神赛会、节日踩街等活动中去。因鼓吹手在外出应事时,习惯将演奏乐器放置于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细篾皮编织的箱笼或雕龙画凤的木制箱笼中……
1979年,由中国文化部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名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的文件后,一个全面普查、收集、采录的高潮在东北各地勃然兴起。……各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各种版本的曲集、曲选也纷纷刊印出版。以地域命名的鼓吹乐亦相继提出。如《吉林鼓吹乐》、《冀东鼓吹乐》、《辽宁鼓吹乐》……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鼓吹乐述略部分提出山东鼓吹乐大体有4个派别:鲁西南鼓吹、鲁中南鼓吹、鲁北鼓吹和鲁东鼓吹
辽宁音乐学术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辽宁鼓吹乐作为一个独立乐种的概念……
过去“辽宁鼓乐”曾一度被称为……
“冀中管乐”一词,先见于1981年版……
鼓吹乐类主要乐种介绍……河北音乐会……又有冀中管乐之称
第二节器乐独奏......在传统器乐的演奏活动中,独奏形式颇为少见。
"乐种",在中国传统音乐构成中,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独特并普遍存在的音乐文化事象
在中国,器乐独奏的传统主角是琴与琵琶,近代则在二胡、笛、筝上有许多发挥。
在独奏音乐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古琴与琵琶,其音乐表现......
其中最为古老的独奏音乐品种,当推古琴音乐
明清以来……器乐独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文人音乐方面。文人音乐的主要乐种,此期仍为琴乐及筝乐、琵琶音乐等。
至于数量上占有大部分音乐型态、种类的……不是为了表演而存在,它也像文人音乐一样,有一种自觉性的美学……在整个汉族社会里面……
中国艺术的这种自娱性在音乐中亦有着同样突出的表现
南管馆阁为以音乐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业余场所,由于活动纯粹的自娱,不受演出经济的制约,演奏者无须考虑票房收入,因此,从曲目、演出形式以及唱念顿挫的风格处理等,都能依循自身的传统,丝豪不受社会环境或观众口味的引导,故能保存其一贯的音乐传统。
……演唱起来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主要是南音为自娱自乐……
古琴音量微弱,琴曲多深远幽婉,故传统以来多作为一种个人修养自娱的乐器,不大适合公开演奏。在雅集中三两知音浅斟低酌轻撚慢拢,调琴弄萧是最好不过的雅趣。
昆剧长期以来一直以雅集清唱和彩扮演出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而台湾则在音乐性之外,更强调传统的以古琴为修身养性之器的儒释道观点,因此在演奏上特别强调意境和抽象思维的传达。
新中国的成立,原民间音乐家进入专业音乐院校,古琴演奏也从修身养性或自娱走向职业化。
文人音乐则更进一步具有浓厚反表演性的心理背景……乐为心声的观念在此得到更大强调
所谓“道艺一体”原是强调人格与艺术相连接的一种态度,认为“乐为心声”……透过“艺”的掌握可以真正有“道”的体悟……艺术必不能自外于生活……如不就此涉入,也就不容易体得传统音乐的美
历代文人对古琴的推崇与偏爱促进了古琴形制的不断发展和音乐表现力的逐步完善
在弹奏古琴时,音色最为重要,同一个音符可以被修饰成许多不同的音色……必须要学习辨识声音上的细微差别……技巧影响琴曲音色的变化是极复杂的,光是颤音就至少有26种变化。
琴之为道,在乎音韵之妙,而音韵之妙,全赖乎指法之细微
左右手指法合共约一百种左右。
散见的古琴参考资料、古琴专论、琴谱……我们还有许多汉末至明初的琴书
唐代琵琶艺术已获得高度发展……目前存见的琵琶古谱除少量唐存乐谱外,大多为清中叶以后南方各派琵琶传谱
唐世及其前代的曲项琵琶(包括五弦琵琶)最大的特征有二:一、横弹,二、以大拨弹。
琵琶则已改为手弹
而观诸现存其他乐种如弹词类,皆为竖弹
华秋萍编订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其中大曲六套,均为传世精品,即海青拿鹅、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普庵咒。
《月儿高》是一首琵琶文套大曲,最早见于明代抄本琵琶谱《高和江东》,流行于世的《月儿高》乐谱刊印于《华秋萍琵琶谱》卷下,是陈牧夫的传谱
《霸王卸甲》的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编的《琵琶谱》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是两首著名的琵琶古曲。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所辑《琵琶谱》
在中国,器乐独奏的传统主角是琴与琵琶,近代则在二胡、笛、筝上有许多发挥。
古筝艺术本身,大抵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积累,方能卓然而成其为流派,那就是:一、积累有独具特色的一些代表性曲目……古筝流派在近代的崛起,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北京的几位古筝前辈人物的影响很有关系。一位是广东揭阳的林永之;一位是河南遂平的魏子猷;还有一位是奔走于中等学校从事音乐教育的江苏江都的史荫美。林永之传潮州筝,从习者有谭步溟等人;魏之猷传河南筝,从习者有梁在平、娄树华、周希文等人;史荫美除筝而外,兼擅……而筝则尤长潮州、客家之韵。梁在平除向魏子猷学中州筝外,同时又从史荫美习潮、客筝。他和娄树华,可算是南北派古筝最初的代表人物。
击弦乐器扬琴,在近代由广东琴家严老烈首创其独奏艺术后,发展到此期已形成……
各个艺术元素的融合是很不容易的……像戏曲把歌舞乐融合在一起,放眼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戏曲的“高度综合性”,即保持着歌、舞、诗三位一体浑然不分的……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
传统戏剧活动乃融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项艺术
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最早用8个字概括出了中国戏曲的特点,那就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而在歌和舞的结合上,昆曲无疑是最佳的典范。……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唱腔甚至一个咬字,它都……。
使戏曲审美观回归传统更重要的因素来自于昆曲。昆剧具有百戏之母的身份……直到两岸交流昆剧来台,传统戏曲的美学意义才得到学界彰显……虚拟写意、抒情唯美等艺术特质……
昆曲和京剧都自成体系,堪称典范......所以,此前曾有论者将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
当时北京昆曲和京剧为雅部和花部两大支柱,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两大历史髙峰。
最雅化的剧种……它是受文人雅士、艺术专家精心呵护培植的特殊戏曲品种……被誉为“百戏之祖”
将“载歌载舞”的戏曲艺术推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顶峰
昆曲便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而京剧少了昆曲优美的身段,且昆曲慢慢在琢磨意蕴……
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最早用8个字概括出了中国戏曲的特点,那就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而在歌和舞的结合上,昆曲无疑是最佳的典范。……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唱腔甚至一个咬字,它都……。
昆剧长期以来一直以雅集清唱和彩扮演出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昆曲演出的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是古代戏曲文学的经典
《西厢记》是杂剧,然后到了明代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再到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期,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传奇时代的钜作,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写于康熙时期,成了传奇的压卷之作。
《吟香堂曲谱》为清乾隆54年(1789)苏州曲家冯起凤刊行之昆曲全本工尺谱(简称“冯谱”),收录《牡丹亭》及《长生殿》全剧,为两剧首见刊行之全本曲谱
还有一位冯起凤,冯字云章,生平不详。他参定的《牡丹亭》和《长生殿》都是全谱,由其子付梓出版,总名《吟香堂曲谱》,时在乾隆五十四年……
现存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吟香堂曲谱》四卷,前二卷是《牡丹亭曲谱》,后二卷是《长生殿曲谱》。
现今传承下来的除了各种选本的折子戏工尺谱以外,真正印行出版的《牡丹亭》全本工尺谱只有三种,第一种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苏州清曲家冯起凤订定的清宫谱《吟香堂牡丹亭曲谱》,第二种同是苏州清曲家叶堂(1724-1799?)另外订立的清宫谱《纳书楹牡丹亭全谱》,刊行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第三种是晚清全福班艺人殷溎深(1825-1926)传承的梨园戏宫谱《牡丹亭曲谱》,经曲友张余荪转录缮底,于1921年由上海朝记书庄石印出版。
何况《吟香堂曲谱》的内容,几乎都为《纳书楹曲谱》涵盖, 即使叶堂于《长生殿》未录全剧,然于正集卷四、续集卷一,收录高达31出
《纳书楹曲谱》是清代苏州叶堂(怀庭)于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编辑而成的戏曲谱集。全书包含正集四卷、外集两卷、续集四卷、补遗四卷和《玉茗堂四梦》曲谱八卷,共二十二卷。
它是流传至今的昆曲曲本中比较重要的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以工尺谱纪录的乐谱。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后的事
从京剧的孕育到形成,已苦苦经营了近百年的历程,从高朗亭到程长庚,再到谭鑫培,才逐步丰富和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大剧种。它所具备的优越条件是其它地方剧种所不及的,它形成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文荟萃之地的京都
京剧的形成……广泛吸收了当时已存在的一些戏曲剧种如昆曲……
……京剧音乐其他音乐成分:京剧现成地继承了昆腔的古典精华……
京剧中大部分曲牌音乐出自昆曲
由于昆曲是……集大成的剧种,各类性质、体裁的曲牌应有尽有;又因为早期京剧一直是和昆曲剧目混合演出,乐师们都是兼通昆曲的,所以京剧一遇新编剧目,需要添制配曲时,乐师们就往往要从昆曲中搜寻类同的东西。昆曲中有的是情境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就直接搬到京剧中使用
确立期(清末 - 民初)……谭鑫培当然是京剧艺术确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把从恩师程长庚、余三胜那里学到的不同唱腔的优点揉和在一起,摄取昆腔等其他声腔艺术……无腔不学谭的说法……谭之后的所谓老生各派……都承续了谭鑫培所确立的艺术规范
后世老生的众多派别,大都从谭派演化,以至有无腔不学谭的呼声。
京剧作为一株后起之秀……关键在于,它站在这个地方,便于广博地集取各种文化艺术的精华,它具备了一批最出色的艺术家……蜚声国内外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梅兰芳
成熟期……
粤剧舞台语言由官话演变为广府白话这个地方化过程……不但勾划出"古腔粤剧",即官话粤剧过渡到"当代粤剧"即广府白话粤剧的具体情况,也明晰了粤剧独立为一种地方戏曲的根本条件-就是主要使用的声腔,如何形成其地方特点。
粤剧产生的年代……有人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或咸丰年间,离今天约一百四五十年……或是认为1920至30年代由官话改为白话后定名为“粤剧”才算起
建国前,地方戏剧艺术不太正规,一般没有定谱定腔的约束,演唱者可任意选调,自由发挥,而且豫剧和梆子戏的某些腔调中确有相似、相近之处……造成含混不清的错觉。把豫剧说成梆子戏,或把梆子戏视为豫剧。直到建国后,由於戏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改进,定谱定腔,各按其剧种的本色而发展、探索,方使豫剧和梆子戏泾渭分明。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它本来是河南省所属各地梆子戏的总称,不仅包括豫西调、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高调等,还应该包括南阳梆子(宛梆)、怀庆梆子(怀梆)和大油梆(平调)等。但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豫剧,实际上只是指的那种演唱豫西调、豫东调(包括祥符调、沙河调、高调)的梆子戏,并从三十年代起开始称做"豫剧",成为河南省的主要剧种。
这些先后入川的声腔剧种,在四川长期共同演出,逐渐彼此融合,又把当地流行的灯戏结合进来,在清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综合声腔剧种一川剧。川剧的音乐包括五种成分:昆、高、胡、弹、灯。
四川的主要剧种川剧,是个多声腔剧种。早在清初,昆腔、高腔、胡琴、梆子(乱弹)、灯戏等外来剧种流人后,就结合四川的语言、习俗,逐渐具有四川的地方特色;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及互相吸收,在清末民初形成较为成熟的形态,并以"川剧"闻名于世,其标志是……
新兴地方戏曲选介……北方地区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剧种有几十个,如曲剧、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龙江戏、陇剧、漫瀚剧、唐剧等。其中发展最快者,当首推评剧。……南方的新生剧种也不乏枚举,如丹剧、杭剧、海门山歌剧、黄梅戏、坠子戏淮剧、杭剧、甬剧、湖剧等等。越剧是其中最具南方地域特色-阴柔之美的典型。
佛教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器乐类包括音乐(一般指管乐,某些寺院与地区亦泛指管弦乐部分)
佛教音乐如果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划分……
梵呗的主要艺术形式有赞、偈、咒、文四种类别
佛教的普济法事,是专为死者举行的各种法会。如举行水陆道场、盂兰盆会、放焰口、转咒等等,以超渡亡灵。其中放焰口是音乐性很强的系统而完整的佛教礼仪形式。
智化寺京音乐虽然也包含……他们掌握许多大型器乐套曲演奏
大部分来自“十大韵”曲……但作为完整的北方梵呗“十大韵”的出现,最早见于中国佛教京音乐《成寿寺旧谱》……
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有佛教寺院100多座……北方佛教音乐的典型代表
现今能见到的五台山佛乐的“宣统”、“民国”、“解放”时期的三个谱本均是工尺谱
繁峙佛乐团不是由一个寺庙的僧人组成,因为出家学艺于石佛寺的云桂、云枝法师是其中主要力量,该乐团所依曲谱也是民国九年《石佛寺佛曲》手抄本,故称石佛寺佛乐。这支佛乐源自圭峰寺。
经过文革的冲击,五台山佛乐濒于绝迹。……只有繁峙境内侥幸保存了几位功底扎实、技艺娴熟的乐僧。……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他们演奏的佛曲已被中国音像大百科编辑委员会录制成五台山佛乐盒式录音带,向国内外发行
编篡出版了他本人多年珍藏的《大相国寺音乐师传乐谱》……全套共7册,其中《梁院香林乐谱》(真眯瞪僧抄本)实为南方寺院乐谱(浙江天童寺乐谱),该乐谱中记录年代为乾隆二十年(1775)。其余……应为19世纪末年、晚清前的手抄本。……整套乐谱内包含有声乐、器乐及法器(打击乐)谱。
由于政治历史等因素……寺内禁佛驱僧……被改建为完全进行商贸活动的中山市场和民众教育馆
无论是在乐团编制的规范及乐器的演奏传承方面,还是在佛曲的严谨性保存上,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仍需要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对于大相国寺的传承现状给予支持及帮助。
道教音乐主要指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称科仪音乐,也称斋醮音乐或道场音乐。
《玉音法事》即是北宋末年所制,也是现存最早的道乐曲谱集。该集共3卷50首道曲。……在整个道教音乐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殊的曲线符号记录的乐谱,以示唱诵的高低曲折……因为这种古谱的含意和读法失传已久,一时难以解读。陈国符等道学专家曾……海外亦有研究者将其译为现代五线谱,但准确与否尚难定论。
明成祖时制成《大明御制玄教乐章》……这14首用工尺谱纪录的道曲一字一音,且无板眼,可能相当于旋律骨干谱。
清代道乐发展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全真派规范的经韵范本-《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是标有板的位置和法器运用的"当清谱"……虽无工尺字……从清末至今,全真十方丛林都沿用这一范本。
《全真正韵》自问世以来,作为一个较统一的范本在全真"十方丛林"及一些主要宫观广为流布……谱例所举分别是闵道长传唱的《全真正韵》之"步虚韵"和北京白云观、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之"步虚韵",它们在旋律形态上的共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洞经音乐与道教音乐关系密切”等观点,是学界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综上可知,学界对洞经音乐性质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
因其概念的不明确,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内容却阐述研究的是"白沙细乐"或"丽江洞经音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