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职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医师(Traditional Chinese Physician),亦称为中医、大夫,澳门法律上称中医生,在一些国家称为针灸师。现在通常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人员,亦可指“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包括中医师、助理中医师、针灸师、推拿师等[1][查证请求]。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5年8月28日) |
历代王朝都有设置,唯名称、体制及官品各异,但都为治疗、管理医事所设。
周官有医师上士、下士,当医之政令。秦置太医令。西汉、东汉及曹魏时太常、少府都有太医令。属太常者为百官治病,属少府者为宫廷治病。隋唐时设太医署。宋代设医官院,金代改名为太医院。元、明、清朝仍沿用。
为师徒相传的方式,医术及医德则只能自我要求。
台湾在日治时代之前并没有中医师的说法,而是汉医师。“医生”是一个专用日治于台湾地区特别名词,指日本占领前已在台湾执业的医疗人员,其中多为传统医学从业者;和经过现代医学训练的“医师”相对照。1896年发布的《台湾医业规则》要求所有行医者均需申请医业许可证。但该法发布后汉医大多在未取得许可情况下继续执业,被台湾日日新报称为“密医师”。1901年,由于台湾缺少现代医师,日治当局举行医生检定考试并颁发行医免许,允许得到免许的汉医生行医。1928年至1932年日本帝国兴起汉方医学存续运动,台湾汉医生要求比照日治朝鲜每两年举行一次医生检定考试,最后失败[2]。
1949年以后,取得中医师资格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取得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的中医学士学历后,参加并通过中医师专技考试。此考试同西医师、牙医师考试,共分两阶段考试。第一阶段通过率为30%~80%(视当年度考题难度而定);第二阶段通过率为40~98%(视当年度考题难度而定)。此考试得应考者包括中医系与学士后中医系两种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及其他教育部认可的国外中医院系并已完成规定之课程与实习时数的毕业生。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国外中医系的毕业生能成功申请参加中医师专技考试(含香港与大陆中医系毕业生),故中医师的培养完全依赖国内中医系。
第二类是中华民国国民年满22岁,可参加中华民国考试院举办的中医师检定考试,通过之后给予及格证书,方能参加中医师特种考试;中医师特种考试通过后,需至中医院所实习才能取得执业资格。中医师特种考试录取率约0.8%~4%,可说是全世界最难通过的中医师资格考试,然而台湾战后的知名中医师几乎是透过此一管道取得中医师资格,例如:马光亚等。检定考试于2005年(民国94年)4月2日至3日举办最后一次“新案”考试,之后仅举办补考至2008年(民国97年)即停办;特种考试于2011年(民国100年)停办,此一中医师资格取得的体系全面终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和相关管理办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藏医、维医、蒙医、哈萨克医、傣医、中医(朝医方向)、中医(壮医方向),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中国大陆的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
中医在港英政府时期无合法行医地位,但能以“Herbalist(草药师)”的名义注册并进行活动[3]。
1999年起,香港开始根据《中医药条例》(香港法例第549章)举办中医执业考试,由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举办。考试分两部分:第I 部分笔试、第II部分临床考试。2019年,笔试合格率为83.5%;临床考试合格率为36.5%。现时,申请人必须通过上述两部分的考试,才可在香港行医(“表列中医”除外)。
现时香港中医师分为“表列中医”(在有关规管中医师的制度实施前、已在香港行医的中医师,但他们可根据特定方式成为“注册中医”。另外,“表列中医”不能处方部分药材)和“注册中医”(一类是已通过有关执业考试的注册中医;另一类为有限制注册中医)。
澳门居民获得认可的中医学学士学位(或同等的硕士或博士学位)、通过知识考试及完成实习后,才可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申请中医生完全执照。[4]
根据2024年发布的最新规则,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或新加坡中医药研究院,并符合有关规定的新加坡公民可以向中医管理委员会申请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但无须参加全套考试,仅须通过临床评估部分,即可取得执照。而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中医学课程的,则可完全免除资格考试,直接取得中医师执照。毕业于指定中国大陆中医院校的新加坡人,则要完成整套考试,方能取得执照。另外,符合规范的外国人或永久居民可有条件注册为中医师。有条件注册的中医师在完成三年全职执业及无被投诉后,亦有机会参加资格考试以转换成正式注册中医师。[5]
在《2016年传统和补充医药法令》生效后,中医成为其中一种受规管的专业。持有认可本科学历或拥有不少于10年经验等条件的申请人需要向马来西亚卫生部传统和补充医药理事会递交申请,获批准后方可执业。至于在法令生效前已向有关专业团体注册的人士,也需直接向当局申请,方可继续行医。申请期限为2024年8月31日前。
根据文莱卫生部的规定,持有经认证的五年制中医学士的人士必须向卫生部传统及补充医学组注册,才能在当地从事中医师工作。
2000年,泰国的中医正式合法化。中医执业管理委员会规定拟从事中医者,必须要通过执业考试,才可以领取执照,合法行医。2001年,中医执业考试首次在泰国举行。[6]
2021年,菲律宾成立菲律宾中医管理委员会。同年,菲律宾卫生部颁授首张中医执业证书。[7]
持认可学历、在指定类别的考试中合格、通过犯罪纪录审查,并符合其他条件的人士,可以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替代医学疗法人员管理局提出申请,在获得管理局的正式批准信及购买医疗疏失险后,方可正式执业。
申请人必须拥有认可学历、在笔试和实践考核中合格、通过犯罪纪录审查,以及符合安大略省中医针灸管理局订定的其他条件,方可申请注册为中医师。[8]
申请人必须拥有认可学历(国际申请人必须接受当局的审查),在考试中合格,符合阿伯达省针灸师管理局订立的条件(包括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方可注册。[9]
申请人必须曾接受认可训练并提供经公证的证明书,在考试中合格,购买专业责任保险,完成犯罪纪录审查,修毕针具清洁课程等,方可以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申请注册。[10]
申请人必须拥有认可学历(国际申请人必须要接受当局审查),提供已经填妥的申请表及护照相片等,方可向魁北克省针灸师管理局申请注册。[11]
2002年,针灸师在墨西哥正式合法化。
美国有大约三万多名执照针灸师(部分州份称为针灸医师或东方医学医师),五千多名西医师另外获得应用针灸执照。美国有严格的针灸执照发放制度,但由于美国实施联邦制,各个州份均各自有当地的法律监督针灸师执照的发放。因此,各个州份的执照发放的要求都不一样,但一般都要求申请人在认可的针灸或中医学校学习针灸的相关课程,由1700到4000学时不等,以及一般要求拥有950小时的临床实习经验,方可获允许参加针灸执照考试。有的州份要求同时通过州试及全国试,有的则是州试或全国试任选其一,有的不须考试,仅要求完成经认证的教育和训练。另外,一般都要求针灸执照的持有者,定期为其针灸执照续期,否则其针灸执照将会被取消。针灸执照续期的手续,除了包括更新资料外,还要求针灸师提供持续进修的证据,一般都要每年数十个小时的专业持续进修课程,方可获得续期。
没有持有有效执照,而又宣称为专业针灸师,又或者提供中医治疗,是刑事罪行。违例者会面对监禁和罚款。
直到2012年,美国有六个州份没有法律监管中医,一般称为“东方医学(Oriental Medicine)”又或“针灸学(Acupuncture)”,包括阿拉巴马州、堪萨斯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奥克拉荷马州、怀俄明州。[12] 在有法律监管中医的州份当中,加州是美国首个州份立法监管“针灸学”,早在1976年加州便开始向针灸师发放专业执照。[13]
但值得注意,在英文中的“针灸学(Acupuncture)”或“针灸师(Acupuncturists)”一词,意思等同于“中医”和“中医师”。以首个州份立法监管针灸学的加州为例,根据《商业和专业条例(Business and Professions Code)》第4937条,“针灸师”是指为改善、保持和复原健康,而提供针疗、电力针疗、中式按摩、穴位按摩、灸疗、拔罐、呼吸技巧疗法、运动疗法、热疗、冷疗、磁力疗法、营养学疗法、饮食疗养、草药疗法、植物疗法、动物疗法、矿物疗法、膳食补充疗法等治疗的专业人员。[14] 所以,美国的“针灸师”就是“中医师”。
自2012年7月1日起,澳洲的中医执业者必须按其执业类别向澳洲中医管理局申请注册。
2021年,新西兰中医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中医的规管。
2006年起,针灸师需要拥有合适场所,方可向地方政府申请执照。
在德国只有持有自然疗法认证的医师可以从事中医治疗。在德国,中医称为 Traditionelle Chinesische Medizin(简称TCM),广泛运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针灸(Akupunktur)、推拿(Tui Na)、按摩(Tui Na)、气功(Qi Gong)和太极(Tai Ji)。对于中医草药治疗(Heilkräutertherapie)和食疗(Diätetik),比较著名的中医师是Frank Behrendt先生,代表著作是(中医皇家草药救助)《Erste Hilfe mit Chinesischer Kaiser- Medizin》和(依中医原理将食品归类)《kategorisierung von Nahrungsmitteln entsprechend der TCM》。
2009年,中医等补充治疗法获纳入基础保险,并受《保险法》规范。[15]
日本的中医,称为“汉方医”,而中药则称为“汉方药”。自1976年起,汉方药获日本医疗卫生当局正式认可。[16]多种汉方药已经获纳入日本国民健康保险。不过,日本尚没有单独规范汉方医药的法律。所有汉方医都是持有西医执照、再单独进修汉方医药的人士。至于针灸(日本称鍼灸)在日本则有专门法律规范,属国家资格。
根据越南法律,中医在越南称为东医,具备与西医同等地位,亦需依法申领行医执照。著名的东医院校包括北部的河内医科大学和南部的胡志明市医药大学。
根据韩国法律,中医在韩国称为韩医。韩医自大韩民国建国以来,便是该国重点发展的传统医学,在韩国社会的地位媲美西医。亦要像西医一样接受大学教育和培训,并需参加国家考试,通过后方能成为韩医。
迪拜卫生局负责签发补充及替代医学疗法人员的执照。中医属该局的管辖范围。申请人一般需要持有原本国家认可的学位或文凭,并包括指定的实习时数,以及在原本国家注册后,所拥有指定年期及范畴的工作经验。该局会在考虑申请人所有条件后,签发执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