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语言学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介语(英语:Interlanguage)是指从母语(L1)始至习得第二语言(L2)止,其间经历的一系列的语言过渡“阶段”里,所产生之“语言”。换言之,中介语对学习者犯的错不但有可预测性,更能依能力高低划出犯错的不同阶段,这些“错误(偏误)”的语言似乎也有自己独立的体系。研究这套逻辑,累积犯错的模式,便能帮助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师预测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并加以强调、防范。另外,即使是高程度的学习者、居住在第二语言国家的非母语使用者(Non-native speaker,NNS),甚至是非母语之外语教师(NNSEFL teacher)都会面对中介语的问题。
语言学习者偏误,多数还是归咎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1970年代以前,学习者所说出的语言徒被视为“深受母语干扰的第二语言”。然而美国语言学家拉里·塞林格在1972年的一篇论文[1]中主张,这些“错误(偏误)”的语言也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塞林格认为支配着中介语的因素有五[2]:
英国学者Rod Ellis曾指出中介语的三种特性: [3]
美国教育学者道格拉斯.布朗(H. Douglas Brown)曾整理英国语言学家Pit Corder的理论[5],指出中介语发展的四个阶段:[4]
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僵化)可能出现在上述语言发展的任何阶段,即错误的说、写方式永久性的存在,难以改变。例如洋泾浜英语或皮钦语,就是集体的误用语言,加之以久未改正,而形成所谓集体石化(community group fossilization,集体语言僵化)。塞林格认为,石化现象的因素与上述支配中介语的因素相同,因此教师及应从该处着手,防止学生语言石化的发生。
塞林格1972年发表的论文原本只涉及成人的第二语言习得,不过在一系列研究后,认为也能解释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6]不过这项结果受到知名语言教育家史蒂芬·克拉申的挑战。克拉申援引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在第二语词汇词素习得的准确率方面,并没有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换言之他认为中介语理论不能涵盖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而应以语言的习得-学习假说(Acquisition - Learning Hypothesis)解释。克拉申主张儿童使用了自然(natural)、直觉(intuitive)且近于潜意识(subconscious)的“习得”法,而非成人反复练习、记忆的“学习”法,故不落于中介语的问题之中。[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