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眼,也称天命之眼摄理之眼普罗维登斯之眼(英语:Eye of Providence)或理性之眼理智之眼逻各斯之眼(英语:Eye of Logos)或全能之眼全视之眼(英语:All-seeing Eye),常见的形式为一颗三角形的云及万丈光芒所环绕的眼睛,以出现在美国国徽一美元纸币的背面而广为人知。

阿根廷萨尔塔市大教堂的理性之眼浮雕
一美元纸币背面的理性之眼

宗教用途

理性之眼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源自古埃及荷鲁斯之眼。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法中,眼睛图案(通常包围在三角形内)被部分人猜测象征着基督教三位一体[来源请求],但基督教圣经中并无有关论述。和现在常见形式较接近的理性之眼则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形式为一颗飘浮在空中的眼睛,有时会有云雾或光芒环绕。

美国用途

1782年,理性之眼被加入美国国徽的背面,人们通常认为这个建议来自艺术顾问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1]。国徽上的理性之眼位于未完成的金字塔[a]。这在2004年迪士尼的电影《国家宝藏》中被编为剧本。

共济会

现在,理性之眼通常会与共济会关联。眼睛的图案最早是在1797年作为共济会标准意象的一部分出现的[2]。这个图案代表上帝的全视之眼,警示着共济会的所思所行都被上帝观察着。在共济会中,上帝被称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Great Architect of the Universe)。共济会早期的标志也是理性之眼,其上饰以云雾,其外为半圆形的光芒所包围,眼睛图案有时会被三角形包围,已相当接近美国国徽中出现的理性之眼。也因此一直有人盛传美国国徽之所以放置理性之眼正是由于当时共济会成员的野心与阴谋。然而,共济会中眼睛图案的普遍使用是在国徽创造后的14年以后。并且在国徽设计委员会的会员中,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人是共济会会员(他的设计方案并未被采纳)。许多共济会组织已明确拒绝和国徽的创造发生任何关联。[3][4]

各种理性之眼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