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德国研制的一款轻型战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I号战车(德语:Panzerkampfwagen I, Pz. Kpfw. I)是纳粹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或小坦克,编号为Sd. Kfz. 101。I号战车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大量生产,它原先仅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法国、苏联、北非战场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战车于西班牙累积了使用经验,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到了1941年,I号战车的底盘被用于制造突击炮和歼击车。别国将I号战车进行升级改装来延长其服役寿命,在西班牙军队中一直服役到1954年。
I号战车 Panzerkampfwagen I | |
---|---|
类型 | 轻型坦克 小坦克 |
原产地 | 德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4~1954年 |
参与战争/冲突 | 西班牙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抗日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34年 |
生产商 | 亨舍尔、MAN、克虏伯、戴姆勒 |
生产日期 | 1935~1940年 |
制造数量 | 1,563辆(不含衍生车型)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A型:5.4吨;B型:5.8吨 |
长度 | A型:4.02米;B型:4.42米 |
宽度 | 2.06米 |
高度 | 1.72米 |
操作人数 | 2人(车长及驾驶员) |
装甲 | 7~13毫米 |
主武器 | 2挺7.92毫米MG13通用机枪(A型和B型) |
发动机 | A型:克虏伯M305 4缸气冷汽油引擎 B型及以后:迈巴赫NL 38 TR 6缸液冷汽油引擎 A型:59马力;B型及以后:98马力 |
功率/重量 | 11.1马力/吨 |
悬挂 | 椭圆钢板弹簧 |
作战范围 | A型:140公里 B型:170公里 |
速度 | A型:37公里/时 B型:40公里/时 |
I号战车的战斗表现受限于其薄弱的装甲和仅两挺MG13通用机枪的贫弱火力,由于被设计成训练车辆,I号战车无法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轻型坦克相比,如苏联的T-26。虽然在战斗表现中显得脆弱,但在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间,I号战车仍占德军坦克中相当大的比重,并被投入期间的各大战役中使用。小型且脆弱的I号战车在重要性上可能比不过其他一些著名的德军坦克,如IV号战车、虎式和黑豹坦克等,但它在纳粹德国于二战初期的一连串闪电战攻势与胜利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设计、生产和使用坦克。条约同时规定任何生产“装甲战斗车辆、坦克及类似的可以用于军事用途的机器”的人都要被除以罚款十万马克和最高监禁六个月的处罚[1]。
尽管德国国防军人力和技术上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数名国防军军官设立了一个秘密总参谋部辧公室,用来研究未来的战略。虽然提出坦克作为新式武器得到上级冷漠的回应,德国企业却被鼓励研究坦克设计,同时军方与苏联和瑞典秘密地合作[2]。他们在研究时取得珍贵的技术资料,后来证明对德国的坦克设计有很大贡献[3]。1926年,德国莱茵金属和戴姆勒-奔驰在苏联喀马坦克学校,制造了安装75毫米主炮的坦克原型——“大拖拉机”(德语:Großtraktor)[4]。1928年,又制造出更新的安装37毫米主炮的坦克原型“小拖拉机”(德语:Leichttraktor)[4][5]。当“大拖拉机”开始在第1装甲师服役时,“小拖拉机”仍在测试中[4]。
在1920年代未至1930年代初,德国坦克理论有两个领导者,奥斯瓦尔德·卢茨将军和其参谋长海因茨·古德里安中校。古德里安的理论后来较有影响力,及变得很普及化[6]。古德里安最终设想了装甲集团军,由三种坦克组成,第一种包括移动速度较慢的歩兵坦克(大炮较小口径,和少量机关枪)。古德里安说,歩兵坦克需拥有厚装甲,以防御敌人的反坦克炮和火炮。第二种是一种用作快速突破的坦克,需有足够厚的装甲防御敌人的反坦克炮,还会有75毫米主炮。第三种是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将有150毫米主炮,及更厚的装甲,以攻破敌人防御工事。这种坦克将重达70至100吨,但是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无法让这种武装量产[7]。
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批准成立装甲师。古德里安简化了他的建议,改为建议设计一种装甲战斗车辆(演变成III号战车),及用作突破的坦克(IV号战车)[8]。当时的军人并没有操作坦克的经验,所以德国军方订制了一种用作过渡的坦克以用作训练人员。这种坦克后来就演变成一号坦克[9]。
I号战车的设计历史可追塑至1932年,当时一种叫“农用拖拉机”(德语:Landswirtschaftlicher Schlepper, LaS)的装甲战斗车辆。LaS原本并不是用作训练德国装甲兵,而是让德国工业界准备好大量制造坦克[10]。1932年7月,克虏伯发表了名为“兰德斯维克克虏伯A型”(德语:Landswerk Krupp A, LKA)的坦克原型,有大型炮塔T和两挺7.92毫米MG13通用机枪 [11] 。在当时,即使是当时最薄的装甲,机枪也不能对付,这些限制令I号战车的用途变成了训练[12]。
亨谢尔、MAN、克虏伯、戴姆勒和莱茵金属合作制造出可供大量生产的LKA,把固定炮塔换成可旋转炮塔。此设计被接纳后,LKA在1934年投入服役[3]。在生产前,这批坦克被称为LaS和LKA。1938年,德国政府将其命名为“A号”(德语:Ausführung A) [13]。首15辆在1934年2月至3月生产的坦克没有旋转炮塔,所以它们被用作训练[14]。在生产了这批坦克后,可供战时使用的A号正式开始生产。A号的装甲很薄,最厚也只有13毫米。A号也有一些设计缺陷,例如平衡和引击过热等[15]。操作时,驾驶坐在车箱内的位置,用传统的转向杠杆来控制坦克,而指挥官则于炮塔,也同时操作坦克的机枪。两名人员可以透过语音管沟通[16]。 机枪弹药存分别放在5个弹匣内,每个弹匣有25发子弹。[17]。
I号战车的首次实战为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德国支援此战车给佛朗哥的国民军,期间测试各项功能,不过在作战中已经凸显出I号战车的火力及防护力皆不如苏制T-26。
除了欧洲外,中华民国在1936年订购了150辆I号战车A型[18][19],并进口了其中的16辆I号战车A型[20]并纳入陆军装甲兵团第三连编制,其他订单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德国陆续取消[18]:59。当时称“克虏伯式战车”。
另据克虏伯公司的资料[21],这批一号坦克是1936年第三季度售予中国政府的15辆I号LaS型二手坦克,总价103万德国马克。1937年6月22日在南京完成卸船。由于包装不善,导致车辆部件在海运途中发生严重锈蚀。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遍布水稻田,I号战车车底距地面高度足够可在干涸的水稻田内行驶,但无法翻越田埂和沟渠堤岸。诱导齿高度仅45毫米,在越野行驶时行走机构内积存大量的泥草混合物,导致诱导齿实际外露高度仅有15至20毫米,因而极易甩脱履带。相形之下,中国装备的英制维克斯6吨坦克与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履带诱导齿更长而优于LaS的越野能力。
在随后的淞沪会战时留守南京,南京保卫战中与战防炮教导队第二营一部编组为战炮分队,其一排先在南京外围淳化镇据点狙击日军,杀敌颇重,但旋即被敌机摧毁2辆,并抛锚1辆而放弃,之后战炮分队担任南京卫戊司令部总预备队之一,忽闻南京撤守导致的大混乱下因无法渡河而遭到日本皇军俘虏,全车尽没[18]:53~55[22],还被日军拿去靖国神社展示,为了避免破坏与德国即将缔结的同盟关系故称其为苏制。
年份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1942 | 总数 |
---|---|---|---|---|---|---|
产量 | 54 | 851 | 557 | 31 | 70 | 1,563 |
年份 | 底盘 | 上部结构 | 炮塔 |
---|---|---|---|
1933 | 31 | 0 | 0 |
1934 | 337 | 54 | 54 |
1935 | 811 | 851 | 851 |
1936 | 574 | 565 | 557 |
1937 | 114 | 255 | 31 |
1938 | 0 | 22 | 0 |
1939 | 0 | 0 | 0 |
I号战车为轻型双人座坦克,车身装甲极为薄弱,且有许多明显的开口、缝隙以及缝合处。齿轮箱为标准的商用撞击式,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车档。车身乘载系统外部有大型的横杠,自外部链接每个路轮的轮轴直到惰轮为止。履带的驱动轮位于前方,以致坦克底板下方有跟传动轴从引擎经由驾驶的脚旁连接到驱动轮。2名成员共用同一间战斗舱,驾驶从车旁的舱门进入,而车长则由炮塔上方进入。在舱盖完全闭合的情况下,车内成员的视野极为不佳,实际上车长大多冒出炮塔以求更佳的视野。炮塔是手动转动,由车长负责操控炮塔上的2挺机枪,共携有1,525发弹药。
基本规格[24] | |
---|---|
长 | 4.42米 |
宽 | 2.06米 |
高 | 1.7米 |
最大装甲厚度 | 13毫米 |
武装 | 2挺7.92毫米MG13通用机枪 |
战斗重量 | 5.8吨 |
引擎 | 迈巴赫NL 38 TR六汽缸液冷汽油引擎 |
功率 | 100马力 |
最高速度 | 40公里/时 |
最大行动距离 | 170公里 |
涉水高度 | 0.58米 |
攀爬垂直障碍 | 0.36米 |
跨越壕沟距离 | 1.4米 |
传动装置 | 5前1后 |
无线电通讯电台 | FuG2 |
有一辆I号战车B型被改装为安装柴油引擎的试验性样车,但其只能提供45马力的功率,所以使用柴油引擎的方案是被否决了。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部分被缴获的I号战车B型被改装后安装上了法国的25毫米哈奇开斯M1934/37反坦克炮重新投入使用。同时,部分参战的I号战车B型实验性的改动炮塔,换上了意大利的20毫米布雷达M1935轻型高射炮以改善其战斗性能。
特别规格 | |
---|---|
长 | 4.19米 |
宽 | 1.92米 |
高 | 1.945米 |
武装 | 1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和1挺7.92毫米EW 141机枪(使用7.92×94毫米反坦克枪弹) |
战斗重量 | 8吨 |
正面装甲厚度 | 30毫米 |
侧面装甲厚度 | 14.5毫米 |
引擎 | 迈巴赫HL 45 P 六汽缸液冷汽油引擎 |
功率 | 150马力 |
最高速度 | 79公里/时 |
最大行动距离 | 300公里 |
传动装置 | 8前1后 |
无线电通讯电台 | FuG Spr. A |
特别规格 | |
---|---|
武装 | 1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和1挺7.92毫米EW 141机枪(使用7.92×94毫米反坦克枪弹) |
引擎 | 迈巴赫HL 66 P六汽缸液冷汽油引擎 |
功率 | 180马力 |
特别规格 | |
---|---|
长 | 4.375米 |
宽 | 2.64米 |
高 | 2.055米 |
武装 | 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 |
正面装甲厚度 | 80毫米 |
侧面装甲厚度 | 50毫米 |
最高速度 | 25公里/时 |
最大行动距离 | 150公里 |
传动装置 | 6前1后 |
无线电通讯电台 | FuG2 |
特别规格 | |
---|---|
乘员 | 5人 |
武装 | 1门20毫米FlaK. 38 L/112.5 |
战斗重量 | 5.8吨 |
特别规格 | |
---|---|
武装 | MG13或MG34 7.92机枪 x 1 |
无线电通讯电台 | FuG2/FuG6(早期型) FuG8/FuG10(后期型) |
特别规格 | |
---|---|
武装 | MG13 7.92机枪 x 2 |
战斗重量 | 5900kg |
特别规格 | |
---|---|
武装 | MG13 7.92机枪 x 1, Wechselapparat (Flamethrower Model 40) |
战斗重量 | 5300kg |
*其余衍生型号:
Munitionsschlepper I Ausf A (Sd.Kfz.111) - light ammunition carrier
Munitionsschlepper I Ausf B - cargo/ammunition carrier
Sanitatskraftwagen I (Sd.Kfz.265) - armoured ambulance
Pionier-Kampfwagen I - engineer tank
Panzerjager I (Sd.Kfz.101) - 47mm Pak gun carrier
Panzerjager I - 37mm Pak gun carrier
Sturmpanzer I Bison (Sd.Kfz.101) - 150mm sIG 33 gun carrier
Leichte Bergepanzer I - light recovery vehicle
Instandsetzungstrupp I - troop carrier / recovery vehicle
Fahreschulewagen / Schulfahrzeuge I - training tank
Minenraumer I Ausf B - mine clearing vehicle
Brueckenleger I Ausf A - light bridging vehicle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