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草鹬学名Tringa ochropus)为鹬科鹬属鸟类。是一种生活在旧大陆的小型涉禽(岸鸟)。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Thumb
冬季成鸟, 摄于 哈里亚纳邦, (印度)
Thumb
蛋, 收藏于威斯巴登博物馆
Quick Facts 白腰草鹬, 保护状况 ...
白腰草鹬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鹬科 Scolopacidae
属: 鹬属 Tringa
种:
白腰草鹬 T. ochropus
双名法
Tringa ochropus
(Linnaeus)[2], 1758
Thumb
T. ochropus 分布范围
  繁殖区
  过境
  非繁殖区
Close

白腰草鹬代表了属于鹬属(Tringa)的一个古老谱系,其唯一的近亲是斑鹬T. solitaria)。它们的翅膀呈棕色,带有少量光亮的小斑点,颈部和胸部的花纹精致而对比鲜明。此外,与大多数鹬科鸟类不同,这两个物种都在树上筑巢。[3]

考虑到它在鹬属(Tringa)中处于基群的位置,因此有关该物种与矶鹬A. hypoleucos)的姊妹属矶鹬属(Actitis)之间的混种疑似案例已被报导,这并不令人意外。

分类

白腰草鹬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第十版中以当前的双名Tringa ochropus物种描述[4]属名Tringa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于1599年根据古希腊语trungas赋予白腰草鹬的新拉丁语名称,该名称指的是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一种鸫大小的白臀、会点头的涉水鸟。种加词ochropus来自古希腊语okhros,意思是“赭色”,以及pous,意思是“脚”。[5]这是一个单型种:未被承认有任何亚种[6]

描述

这种鸟类是一种相当圆胖的涉禽,具有深绿褐色的背部和翅膀、灰色的头部和胸部,其他部分则为白色。背部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斑点,繁殖期成鸟的斑点最为明显,而冬季和幼鸟的斑点较少。腿和短喙均为深绿色。

在飞行时,它十分显眼且具有典型的花纹,翅膀上下均为深色,臀部则为亮白色。这个特征可靠地将它与稍小但其他方面非常相似的北美斑鹬T. solitaria)区分开来。

飞行时,它会发出特有的三音哨声。

分布与迁徙

白腰草鹬在亚北极的欧洲和东部古北区繁殖,是一种迁徙性鸟类,冬季栖息于南欧、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热带非洲。它的食物是沿着选择的池塘边缘稳定地活动时从泥土上拾取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这不是一种群居性鸟类,但有时在合适的觅食区域会有少量聚集。白腰草鹬是一种非常喜欢淡水的鸟类,常常出现在其他涉禽喜爱的视野开阔地区中。

繁殖

它在其他物种的旧巢中产下2至4颗蛋,例如田鸫Turdus pilaris)。约需三周时间孵化。

现状

白腰草鹬分布广泛且数量不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将其列为全球范围内的濒危物种[1]它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7]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