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星[6],编号702小行星(Alauda,1910 KQ)(发音: /əˈlɔːdə/ ə-LAW-də)是一颗有卫星围绕其公转的巨大小行星。1910年7月16日由德国天文学家约瑟·赫尔弗里奇(Joseph Helffrich)在海德堡天文台发现,以拥有美妙歌声雀鸟“云雀”命名。
发现[2] | |
---|---|
发现者 | 约瑟·赫尔弗里奇 |
发现日期 | 1910年7月16日 |
编号 | |
其它名称 | 1910 KQ |
小行星分类 | 主带小行星 |
轨道参数[2] | |
历元 2009年6月18日 (2455000.5) | |
远日点 | 3.2614 AU (Q) |
近日点 | 3.1238 AU (q) |
半长轴 | 3.1926 AU (a) |
离心率 | 0.02155 |
轨道周期 | 5.70 yr |
平近点角 | 149.62° (M) |
轨道倾角 | 20.612° |
升交点黄经 | 289.96° |
近日点参数 | 353.32° |
已知卫星 | S/2007 (702) 1[3] |
物理特征 | |
大小 | 194.73 km[2] |
质量 | (6.057 ± 0.36)×1018 kg³[4] |
平均密度 | (1.57 ± 0.5) g/cm³[4] |
反照率 | 0.0587[2] |
视星等 | 11.42到13.57[5] |
绝对星等(H) | 7.25[2] |
云雀小行星的直径为194.73千米[2]。因为它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Rojo和Margot在2010年时估计它的质量为6.06×1018kg,而密度为1.57 g/cm3[4]。
卫星
使用位于智利帕拉那山顶部的欧洲南方天文台(ESO)8米甚大望远镜,通过自适应照相技术观测到小行星702有一颗直径5.5千米的卫星。[3]这颗卫星离它围绕公转的小行星相距大约900千米。[7][8]小行星702已被确定为所在的碰撞家族中最大的小行星成员。[3]它的卫星可能是由形成该小行星族的碰撞产生的。[3]
2011年10月12日,这颗卫星命名为“云卫一”Pichi üñëm,这在马普切语中是小鸟的意思。[9]
该小行星族的其他成员包括:581 Tauntonia、1101 Clematis、1838 Ursa、3139 Shantou、3325 TARDIS、4368 Pillmore、5360 Rozhdestvenskij、5815 Shinsengumi等等。[10]
掩星
目前已多次观测到小行星702的掩星现象,这为它的大小和形状的测定提供了重要信息。例如它在2001年7月12日、2004年4月21日两次发生掩星现象[11]。在UTC时间2009年10月17日08时18分,它可能掩蔽了双子座一颗视星等为9.5的恒星[1]。这次掩星在乌拉圭、阿根廷、智利等国可以观测到[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