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巴达维

马来西亚第5任总理(首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都拉·巴达威

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马来语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2025年4月14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巫统党员,于2003年从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手中接过首相职位,为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2003-2009)。官方授予其头衔为“人力资源发展之父”(马来语Bapa Pembangunan Modal Insan)。他也时常被称为“伯拉”(马来语Pak Lah),即大伯和阿卜杜拉的合称[2]

事实速览 第5任马来西亚总理, 君主 ...
马来西亚人力资源发展之父
廉洁之父[1]
哈吉

阿卜杜拉·巴达维
Abdullah bin Ahmad Badawi
博士
Thumb
马来西亚第5任马来西亚总理
任期
2003年10月31日—2009年4月3日
君主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2003-2006)
端古·米詹·再纳·阿比丁(2006-2009)
副首相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前任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继任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马来西亚 第8任马来西亚副首相
任期
1999年1月8日—2003年10月31日
君主最高元首端古·查法
最高元首苏丹萨拉赫丁·阿卜杜勒-阿齐兹沙
最高元首端古·赛西拉杰丁
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前任安瓦尔·易卜拉欣
继任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
甲抛峇底
任期
1978年7月31日 (1978-07-31)—2013年4月3日 (2013-04-03)
前任穆罕默德苏比(国阵巫统
继任利查马力肯马来语Reezal Merican Bin Naina Merican国阵巫统
多数票5,0291978
12,6441982
8,6221986
9,8511990
17,8341995
11,1751999
18,1222004
11,2462008
第22任不结盟运动秘书长
任期
2003年10月31日—2006年9月15日
前任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继任菲德尔·卡斯特罗
第6任 巫统主席
任期
2003年10月31日—2009年4月3日
前任马哈蒂尔·穆罕默德
继任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9年11月26日
 海峡殖民地槟城峇六拜
逝世2025年4月14日(2025岁—04—14)(85岁)
 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心脏中心
死因多重器官衰竭
墓地 马来西亚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英语Makam Pahlawan
国籍 马来西亚
政党 巫统
其他政党 国民阵线
配偶恩顿·玛末(1965-2005)
珍阿卜杜拉英语Jeanne Abdullah(2007-2025)
儿女卡玛鲁丁·阿卜杜拉
诺丽·阿卜杜拉
娜迪雅·姬米(继女)
娜迪妮·姬米(继女)
亲属凯里·贾迈勒鲁丁(女婿)
母校马来亚大学
职业政治家
公务员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关闭

1999年1月8日,时任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委任阿卜杜拉担任副手,直到2003年10月31日才将首相一职交接给他。2004年大选,阿卜杜拉领导国阵狂胜对手,然而在2008年大选,他带领的国阵首次失去三分二的绝对多数议席的优势和五个州政权,导致他面对巫统内部的长期施压逼宫,之后于2009年4月3日宣布卸任[3]。阿卜杜拉也在随后获端古·米詹·再纳·阿比丁授予“敦”头衔[4]

早年

阿卜杜拉出生于槟城峇六拜一个宗教意识强的家庭,他的祖父赛义德·阿卜杜拉·法欣英语Syeikh Abdullah Fahim是阿拉伯裔,他的外公哈苏璋则是来自中国海南省三亚回辉人穆斯林。[5][6][7][8]他于大山脚高级中学(英文中学)度过中学生涯,随后前往美以美男子中学(MBS)就读中六,进入马来亚大学并于1964年获得伊斯兰研究的学士学位[9]

政治生涯

阿卜杜拉参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秘书。1978年大选,他中选为槟城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之后于1980年受委为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政务次长,并于同年9月擢升为直辖区副部长。

1981年,阿卜杜拉升做首相署部长,并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兼出任巫统槟州联委会主席。1984年,他获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1986年,阿卜杜拉被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古拉沙里慕沙希淡B队,与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的A队抗衡。阿卜杜拉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1988年,阿卜杜拉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1990年巫统党选中,阿卜杜拉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1991年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10]。不过,他却在1993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伍的安瓦尔、穆希丁及穆罕默德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1995年12月30日,阿卜杜拉宣布参选1996年巫统副主席职位,最终顺利获胜。

1999年1月8日,在经过数月的民间踹测后,马哈蒂尔正式委任原外交部长阿卜杜拉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2001年2月,阿卜杜拉抵达开罗出席第三届D-8经济合作组织峰会[11]。2003年10月31日,马哈蒂尔宣布辞去巫统主席职,同时将把职位交给署理主席的阿卜杜拉。

首相

2004年大选

2003年10月31日,阿卜杜拉正式从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手中接任马来西亚总理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阿卜杜拉领导的国阵大胜90%的国会议席。

Thumb
阿卜杜拉与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会面(2006年6月27日)

下台

2008年3月8日,马来西亚第十二届大选,国民阵线遭到挫折,失去了三分之二国会议席的多数优势。阿卜杜拉原定于2010年退位,但在遭到巫统高层的压力下,于10月宣布提早至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后转让职权,同时也不寻求蝉联巫统主席职。

2009年4月2日,阿卜杜拉正式卸下首相职务。次日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颁授“护国玛哈拉惹荣誉勋章”(头衔为“”)。

晚年及逝世

阿卜杜拉生前多次被社交媒体流传病危或逝世的假新闻。2020年8月,社交媒体流传阿卜杜拉的健康每况愈下,但其特别助理杰菲里驳斥有关传闻,并强调阿卜杜拉目前的健康状况良好[12]。该案后来被归类为不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时任全国总警长阿卜杜勒哈米德·巴多尔表示此事存在误传,文章作者并无恶意[13]。同年10月,再度流传阿卜杜拉病危的假消息,其办公室也再度发表文告做出否认,并说:“阿卜杜拉身体健康。”[14][15]2021年4月22日,阿卜杜拉逝世的消息通过Facebook广传[16]。6月,阿卜杜拉再次被谣传已逝世的假新闻,阿卜杜拉办公室隔日警告,将对散布假消息者采取法律行动[16]。11月,阿卜杜拉办公室所属的Facebook账号再次收到阿卜杜拉逝世的假新闻,办公室强烈否认这一消息,强调他和家人都身体健康[17]

2022年9月11日,前巫统党员也是他的女婿凯里·嘉马鲁丁公开指出阿卜杜拉患有失智症,已不能认清家人和流利沟通[18];同时也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之外,也需要乘坐轮椅生活。[19]2024年,阿卜杜拉因自发性气胸入院。[20]

逝世

2025年4月14日,凯里·嘉马鲁丁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宣布阿卜杜拉在当天时间晚上7时10分在吉隆坡国家心脏中心病逝,享年85岁,死因为多重器官衰竭[21]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为阿卜杜拉举办国葬,阿卜杜拉的国葬在4月15日11时至1点举行期间开放民众瞻仰,过后进行宗教仪式后安葬在国家回教堂英雄墓园。

家庭

Thumb
阿卜杜拉·巴达维和现任妻子珍阿卜杜拉英语Jeanne Abdullah

婚姻状况:已故妻子恩顿玛末 (Endon Mahmood) ;现任妻子珍阿卜杜拉英语Jeanne Abdullah[22]。与恩顿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卡马鲁丁·阿卜杜拉(Kamaluddin Abdullah),斯可米集团(Scomi Group)股东。女儿诺丽·阿卜杜拉(Nori Abdullah),女婿凯里贾迈勒鲁丁(Khairy Jamaluddin),曾任卫生部长、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青体部长、巫青团长等职,曾是益资利集团(ECM Libra)股东。

评价

民调中心默迪卡研究中心(Merdeka Center)的2007年第4季民调显示,阿卜杜拉的支持率在干净及公正选举联盟(净选盟)以及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兴权会)成功号召万人大集会之后,跌至历史新低61%[23]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认为阿卜杜拉是一名“弱势首相”,并评价其领导远远不如前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般有魄力[24]

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他的改革遭遇巫统和官僚的强大反弹,以致有心无力,能留给马来西亚的政治遗产,实是凤毛麟角。另有外交官更形容他是马来西亚版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苏联末代总统总书记[25]

2018年3月27日,阿卜杜拉获得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ASLI)颁发的“大马人力资本发展之父”终身成就奖。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首席执行员杨元庆表示,这个奖项是要表彰阿卜杜拉在担任首相和教育部长期间,对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做出的贡献[26]

争议

改革失败

阿卜杜拉在2004年大选期间曾多次许下各种改革的承诺,不过他在位期间很多改革没有实现[27],不仅没能够进行许多的改革,阿卜杜拉的众多改革也让马来西亚在日后陷入更混乱的局面,如他对媒体界的改革,执政期间,阿卜杜拉透过开放言论空间让媒体掌握更大的自由权,然而这项改革让许多媒体更加不受限制的煽动各种舆论,导致国家在面对重大课题时争论不休,而这个局面也是现在马来西亚媒体界的通病之一。[来源请求]

亲戚涉及丑闻

2006年10月,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案独立调查委员会报告指出,阿卜杜拉的两名亲戚涉及与伊拉克有关的“石油换取粮食”丑闻[28]

水灾期间出国

2006年12月,阿卜杜拉在南马大水灾期间,因前往澳大利亚为一家Nasi Kandar餐馆开幕而饱受非议[29]

200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

2008年1月29日,由巫统控制的《马来前锋报》封面头条报道,马来西亚政府效率排名世界第6,甚至超越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先进国。有关新闻指出,阿卜杜拉引述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指马来西亚在逾2千万人口国家的组合中,政府效率的排名超越英国、德国、泰国西班牙、日本、俄罗斯和法国。

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瓦尔·易卜拉欣于当天在其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反驳阿卜杜拉上述说法具有误导性,事实上马来西亚在“200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不进反退,从2006年第22名倒退一位至去年的第23名:“阿卜杜拉所公布的数据,只是局限于人口逾2千万的国家组合内的排名,并非全世界的排名。”“阿卜杜拉以这种误导性的做法,试图无力的隐瞒马来西亚经济在其执政下,只取得缓慢的进步。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会受到阿卜杜拉的误导。”[30]

“退休礼物”

2022年3月7日,前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在国会参与元首施政御词辩论时透露,阿卜杜拉退休后曾获得时任政府赠予总值7000万林吉特的礼物[31][32]

著作及纪录片

著作

  • 《觉醒:马来西亚的阿卜杜拉年代》(Awakening:The Abdullah Badawi Years in Malaysia)
  • 《阿卜杜拉巴达维传记》[33]

纪录片

  • 《政治家传奇:敦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Legasi Negarawan:Tun Abdullah Ahmad Badawi)[34]

荣誉与奖项

马来西亚勋章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