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圭(1125年—1202年10月9日),禹锡,南宋宗室秀安僖王赵子偁的长子,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孝宗的胞兄。[1][2]

Quick Facts 赵伯圭, 封爵 ...
赵伯圭
崇宪靖王
封爵荥阳郡王→秀王→崇王
出生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
湖州
逝世宋宁宗嘉泰二年
1202年10月9日1202-10-09
湖州
谥号宪靖
亲属
父亲秀安僖王赵子偁
母亲秀安僖王夫人张氏
秦国夫人宋氏
元配之父宋邦光
元配之母安德帝姬
兄弟弟:宋孝宗赵昚
其他亲属太祖父:宋太祖
烈祖父:秦康惠王赵德芳
天祖父:英国公赵惟宪
高祖父:新兴侯赵从郁
曾祖父:华阴侯赵世将
祖父:庆国公赵令譮
侄:宋光宗赵惇
侄孙:宋宁宗赵扩
Close

生平

早年

绍兴七年(1137年)以明堂恩得奏补将仕郎,绍兴十八年(1148年)授迪功郎、调秀州华亭尉。境内多盗,他周行境内,以五家为甲,一家警盗,则四家应之;一家容奸,则四家同坐。盗贼因此无所逃遁。有盐铁塘自金山海口属郡城二百里而近,年久淤塞,盐运不通,他建议疏凿,百姓得利。祖母齐国夫人刘氏去世,他作为承重孙服丧去官。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调宣州司法参军。正值常平帑廪事发,兴狱逮系甚众,赵伯圭请求宽假,守将不听,赵伯圭力争。有囚犯当处死,赵伯圭怀疑相争,详细调查后,这个囚犯的罪只要判流役就可以了。戚方出外屯兵,途经宣州,津险而没有桥梁,发檄文令宣州造桴筏,期限很紧。宣州让赵伯圭处理,赵伯圭谋划,凡官地有林木,都默记,路过河桥就测量广狭。木材够用后,他骑马到军,以牛酒犒军,对戚方说筏材已具,百姓恐怕不习惯如此劳役,如果调军士五百缮治,可以立办。戚方乐意听从,赵伯圭亲临视察犒军,士卒竞相奋力,刚完成工程,军队就来了,百姓不知有此劳役,守将更加叹服。[2]

出镇地方

绍兴三十年(1160年)冬,赵伯圭以举主循从政郎。次年(1161年)夏,添差两浙西路提刑司干办公事。未赴任,因是赵子偁长子,特改除授右宣义郎、明州添差通判。[3]宋孝宗年间,三十二年(1162年)八月,太上皇诏除赵伯圭集英殿修撰、知台州[4]很有政绩,隆兴元年(1163年)十一月,转右通直郎,十二月,除授敷文阁待制。二年(1164年)二月,上言代不满二十岁的诸子辞官,获准。同月,上言“本州岛阙雨日么,二麦未熟,米价踊贵,细民艰食。依已降指挥,见管常平、义仓米赈粜。窃虑贫民艰得见钱,欲特量行赈借第四等已下贫乏之户,候秋成日,依元借数随苒偿官”,获准。[5]同年,秋水和潮水暴涨满溢,他派船拯救溺水者,水将入城,他主持囊土塞门、补漏,水仅及女墙。百姓多因卖盐获罪,赵伯圭深念之,告谕巡尉使严加讥逻,缴获盐则归于官仓,放走当事人。狱讼为之衰息,而岁课不受影响。十月,以治行改知明州,以右奉议郎充沿海制置使。金军再犯边,海道戒严,传檄不绝,群情汹汹,赵伯圭命邀邮筒于远郊,密受以入,百姓才晏然。[2]

乾道元年(1165年),赵伯圭请宣化禅院为秀安僖王功德院,获准,宣化禅院改名移惠崇报禅院。[6]五月,通过中书门下进言“前制置赵子㴋任内获旨,每岁减半举官,仍将本司官属许本路监司互举。缘所降旨挥未有明文,窃虑将来互举之人,到部阻难。乞依逐路安抚使例互举”,获准。[7]六月,因上言“温、台、明州海道有贼出没,已捕获贼徒,自今海道肃静”,被除敷文阁直学士。他在射亭旧址建立新亭,在湖心寺侧建广生堂,九月,获朱翌广生堂记》称赞。这年大歉收,饥民大至,分处寺观,他发廪振救,多所全活。真腊国大商死于城下,口袋里有遗产巨万,小吏请求没入官府,赵伯圭说不忍,为具棺敛,让其徒护丧及遗产以归。次年(1166年),真腊国主为此致谢,称不胜感慕中国仁政,废除籍没之例;使者称商人之家尽捐所归遗产,建三浮屠,绘赵伯圭像以祈寿。真腊国传闻,无不感悦,后来入贡还问赵伯圭安否。[2]

乾道二年(1166年),因赵伯圭祷雨有应,知鄞县事李柄作记刻于石。[8]曾想奏报隐士孙之翰割肝救母事,被孙之翰拒绝。十一月,对割肝救父的张超厚加优恤。冬季,被推举留任。定海有沈窖湖,被豪族侵筑,百姓不能得利,他开浚复旧,蓄泄以时,规模宏固,百姓依赖之。又有茅砧碶与慈溪相接,定海居上流,旱则足以溉灌,水则以慈溪为壑,纷争久不定。赵伯圭亲自视察,命疏浚旧沟,沟成,两邑皆利,不再相争。[2]

乾道三年(1167年),其母病重,他药必亲尝,衣不解带。三月,他丧母,哭得死去活来,水米不入口,因丁母忧去职,明州人拥道送行,面色深墨,哀动行路。四方赙礼到,他认为俸禄足以办丧事,都推辞。服满,五年(1169年)八月以龙图阁学士、右朝请郎、兼沿海制置使再知明州,兴修水利。上奏罢去官监。十二月,奏请为任满的长子台州通判赵师夔、次子湖州添差不厘务签判赵师龙请求再一次任期,获太上皇准。[9]六年(1170年),他下车谒先圣,见学宫颓敝,大出缗钱修葺,自大成殿、御书阁、稽古、明伦二堂以至斋舍门庑,为之一新;增置书籍,月课诸生所习,以酒醴劝学;将不遵防检的宗子也送入学舍,与生员一样教规矩,后来多有科举及第的。于是得立生祠于东序。[10]十月,因职事修举,得除授敷文阁学士。[11]制司水军旧屯子城外之江东,诏徙戍定海兵于平江之许浦,赵伯圭请求于朝,说定海是控扼之冲,不可撤备;请求移制司军以为充实,获准。[1]他增葺旧营,度容万灶,又造铠甲器械甚备,得玺书褒奖。北方来投的军士无所归,赵伯圭为他们度地城隅,造屋数十楹以容纳。胶西大捷之后,海波不惊,投降者称本欲直犯宋境,或传连结高丽,上下生疑。赵伯圭增治战舰,严阅习以张军声,遣郡人徐德荣视察,得要领以归,于是没有东顾之忧。[2]

海寇猖獗,海寇中的豪贼葛明势力尤其大,赵伯圭以方略授将佐,每遇必胜,遣人谕降,葛明投降后罗拜于庭,股栗不敢仰视。赵伯圭退下兵卫,威严地问始末,葛明感泣悔惧,愿自效。赵伯圭又诘问葛明的党羽,胁从的都令复业。僚属称葛明之罪不可贷,担心其饱则飏去,赵伯圭说既然已经招抚,就可以反过来用于平乱,奏请授以官,有人奏称应该惩罚葛明,赵伯圭又奏称如果诱降而杀,以后如何使人,于是补葛明为将校。赵伯圭又遣葛明擒其尤其难以制服的党羽倪德,人们担心他们合流,但葛明尽力,倪德计穷,接受招抚。葛、倪素来号称桀黠,赵伯圭都抚而用之,贼党遂散。以功进一官,累升显谟阁、龙图阁学士,愿以分及将士,复请以倪德为裨将。从此海寇的巢穴虚实动息都被赵伯圭得知,海寇情见力屈,党羽破散,海道一清,是因为赵伯圭善抚二人而用之。乾道七年(1171年)三月,孝宗令冯湛与赵伯圭共同措置明州神前山差人卓望、黄鱼垛分官兵往来巡绰两事。[12]八年(1172年)二月,因本州士庶叶武等所请,诏令赵伯圭除显谟阁学士,再任明州。[2]九月,于明州知州充沿海制置使的任上与日本平氏政权从事贸易往来,并赠以礼品与平清盛后白河法皇,日本方面也予以回礼。隔年三月,平清盛以书有“日本国沙门静海谍す 大宋国明州沿海制置使王”字样为开头的信函致以赵伯圭。[13]

九年(1173年)闰五月,赵伯圭为馆客周筌请得恩恤。[9]九月,因士庶陈南一等言赵伯圭到任以来,听讼详明,持心忠厚,请求再任,赵伯圭除龙图阁学士,得以再任。[11]岁饥,米价上涨,赵伯圭说这是富人幸灾乐祸囤积居奇,应该治理,出二十万缗派人去浙西买米。囤积者计穷,争先卖米,米舟不久也来到,米价大平,饥而不害,官府无一金之失,而行者又得其利,赵伯圭虑事周密类此。在郡十年,为政宽和,疏浚湖陂,均水利,辨冤狱,判罪都按末等,平反死囚至数十百人。曾抓获铸铜的人,不忍依法处置,每人与钱二万,谕令其改行,打碎其器具,记下姓名,再犯决不宽贷,也没人敢再犯。[1]邻郡交馈,尽归公帑,因此府库有余。[2]

晚就闲职

赵伯圭因为为官日久,屡次请求闲职。朝廷屡次下优诏,他也不改主意。淳熙元年(1174年)十一月,除授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8]离任之日,贵贱老幼攀辕挽留,出境不绝。三年(1176年),积官至朝奉大夫,二月授安德军节度使、[14]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九月,加开府仪同三司,除使相,提举洞霄宫,充万寿观使。[15][16]五年(1178年)二月,为崇报功德院住持僧崇粹请得赐号圆悟禅师。[17]九年(1182年)八月,被免除从驾筵宴、上寿、六参以外的礼仪。九月,为桥道顿递使。[18]入见孝宗,又朝于德寿宫,太上皇赐其玉带,加少保,封荥阳郡王[19]十二年(1185年)九月,孝宗行郊礼,以赵伯圭为亚献。[20]十四年(1187年)十月,太上皇崩,赵伯圭去见孝宗,被下诏充欑宫总护使。同年,通过宰相请求恢复宗室添差员数,孝宗未准。[9]十五年(1188年)六月,因营护高宗山陵得加恩,除少傅。[21]八月,充明堂礼顿使。[22]宋光宗即位,十六年(1189年)二月,作为皇伯父特加少师,绍熙元年(1190年)三月,诏赵伯圭到阙,差内侍任邦俊传宣抚问,并赐银合茶药;[23]四月,赵伯圭以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二千九百户的待遇,得特授太保,嗣秀王,仍为安德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在秀王祠侧赐以甲第,让他在湖州立庙为父奉祀。光宗屡次欲奉太上皇宋孝宗驾幸祠第,赵伯圭力辞。[2]十一月,奏请以次子明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赵师揆兼充秀安僖王园庙合差园令、仍从例兼秀王位检察尊长等事,获准。又奏请按“棂星门一座,戟门、祠堂、后堂各三间,后堂挟屋八间,戟门挟屋八间”建造秀王祠堂,获准。十二月,赵师揆奏请与父来往,获准。

赵伯圭性格恭谨,不以皇帝近支亲属自居。宪圣慈烈皇后赐其水月园,[24]堂曰“瀛燕”,亭曰“玉林”,湖州私第中又有堂曰“庆远”,圃曰“小隐”,楼曰“溪山胜槩”,写匾榜的都是三朝宸翰。绍熙年间,宪圣皇后和孝宗、光宗都和皇后屡次临幸,下诏为他扩建住宅,靠近湖造复阁,有司已经在置办材料了,赵伯圭担心花费太大,坚辞,于是没有建。他每日看到孝宗,与两宫之间都行家人礼,虽然私下欢宴融洽,但臣节越来越恭敬。[25]一天,孝宗问及登基前的事,赵伯圭推说老了记不起了,孝宗再三相问,终究不说,孝宗笑道:“何必太谨。”更喜爱器重他了。孝宗曾召赵伯圭及诸子宴于北宫静斋,说:“近者元夕箫鼓之声不绝,这是百姓自得其乐,不欲禁止。但物戒太盛,我为之惕然。这晚不饮酒,仅啜一杯汤而已。大抵人君不可不事节省,若肆意所为,将何所不至?”赵伯圭说:“陛下兢业如此,虽尧舜无以过。自古人君诚能不溺于宴安,则怠荒之念何从而起?”孝宗深以为然。因臣僚上奏,七月,赵伯圭诸子都升迁官职,秀王祠堂也开始建造。绍熙二年(1191年)二月,奏“本位南班宗室,合与不合主管事”,诏特依所请,令就行主管。六月,被任为判大宗正事。当时宗司任法太过,皇族虽然赖以整肃,却缺了亲睦之意。赵伯圭处以平恕,厉以廉耻,少有犯令者。他总说要当先教导,然后教训。他请求另外设立宗学,月书季考,以教育宗室子,[26][27]请求出多余的俸禄以助赡给,又因减宫庙员缺少太多,请求增数。虽然没有实施,但被有识者称道。七月,奏请朝参如前,获准。[28]三年(1192年)正月奏建造秀安僖王园庙完工,所有修制神主仪式令所司检照典故修制,请求派官题写,于是权礼部尚书李𪩘奉诏命题写;二月,赵伯圭又奏请秀安僖王祠堂园庙从濮安懿王例每三年一次从本所移牒所属州府检计修造,皆获准。[29][30]六月,超拜太师[2][31][32]这是因为他是光宗亲伯父,故得优礼;[33]兼崇信军节度使,免除每日上朝奏事之礼。[1]又与吏部尚书赵汝愚沟通宋光宗与太上皇宋孝宗关系,宋光宗与皇后因而于十一月从容去重华宫朝见太上皇,宫人们为此大悦。[25][34]赵伯圭也曾受邀参加重华宫宴会。[35]

五年(1194年),太上皇崩。五月,赵伯圭辞判大宗正事,被改任为充万寿观使。[16]七月,宋宁宗加其为皇伯祖,免奉朝请。九月,充明堂亚献,诏加两镇,于是兼崇信军节度使。十一月,充永阜陵𣪁宫礼仪使。孝宗阜陵建成后,十二月,宁宗宣麻制除授赵伯圭中书令。当时中书令一职已久不除授,赵伯圭以此为由五次推辞。[33]宁宗赞美他的志操,御笔答复,下诏别议褒崇之礼。奉命朝飨太庙。庆元元年(1195年)二月,念其爵位高年龄大,诏其赞拜不名。[23][36]二年(1196年)七月,宁宗祭祀,以赵伯圭为亚献。[37]后赐宅。嘉泰元年,赵伯圭因赐第被火灾烧毁,请求回湖州故居守园庙。二年春(1202年)赵伯圭获召,赐肩舆至殿门,[38]宁宗令其子孙扶掖,命有司复营其旧邸。[39]曾获赐御书。四月,赵伯圭请求回家。九月,在家中正寝去世。宁宗震悼,辍朝三日,赗赠加厚,赐棺含,以蝉冠朝服敛,遣内侍押班、左武大夫、保康军承宣使吴思忠等五人护丧,设祭文,又遣太常博士钱易直等軷祭于都门外。十一月,诸子奉其丧葬于乌程县永新乡成山之原。追封崇王,谥宪靖[1][2][40][41]

评价

楼钥作《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称赵伯圭为天人,称:

赵伯圭出生时,其母梦见彩仗传呼,导朱袍而冕者直至寝所,奏钧天之乐,醒后声犹在耳。分娩之际,香雾满室,终日方散。赵伯圭为父占卜葬地,衔哀走数百里,只有乌程之菁山最佳,但觉得无力葬父于此,于是回家。一老叟忽上前问他是不是姓赵、欲求葬地。赵伯圭矍然问对方何以得知,老叟说曾梦见神相告,指该地卖给他,就是后来的寝园。他任郡丞时,住在湖心僧舍,梦见有形状狞异穿绣衣者乘小舟环绕数四,他诃问,答:“您他日当为地主,所以巡护。”出镇地方后,又曾梦见有人召他,过小桥,憔悴与肢体不具者纷纷哭着求救,不久见召他的人说:“刚才所见没有动心吗?这些人久不安居,希望你庇护他们。”醒后不知何故。后出郊,过一桥,恍如梦中所见,而道旁藁葬累累,有暴露者,赵伯圭认为是神意,都埋葬了他们。晚年曾率乡人祷雨,道士伏章,赵伯圭盛服端立,左右见他久久站立,睡着了也没倒下,过了一会儿他说:“刚才觉得神游帝所,请求降雨,帝已经答应我了。”次日膏雨如注,阖境告足。翰林学士洪迈在《夷坚志》尤其详载。赵伯圭去世前,起处如平时,夜间还在观书,二鼓时分才觉得身体有异,集合子孙说:“时间到了!”便去世。

赵伯圭天性风姿秀挺,襟度粹夷,忠孝诚笃,恭俭谦勤,又好学,善持论。春秋二丁,必具盛馔,祭先圣于家塾,率子孙拜之,四十年未尝废。常说:“熟读《论语》一书,平生受用不尽。”又喜诵《孟子》。曾举二书之疑,与客反复论辩,又摘取其主旨说:“食色虽重,礼义以安之。富贵可求,非道则不处。”又旁取释老二家,说:“爱欲烦恼,对治法门。”又说:“愿有情皆得度,无情保长生。”写在座侧以自警。曾有方外之士写“广大慈悲,方便忍辱”八字以献,其门徒也这么说了数百字。赵伯圭在其旁写道:“广大,圣之事也。慈悲,仁之用也。方便,智之功也。忍辱,谦之德也。旨要在此,奚俟多言?”对方愕然而退。

赵伯圭喜玩法书,字画温秀,如其为人。赋咏赓酬,愈出愈新。多记诗词,笔端富丽。棋品甚高,皆其馀事,闲暇时则以此自娱。宽厚有馀,事母尤谨,迎养在官,退食娱侍,其母必勉以恕。服膺慈训,不严而治,未尝治罪一个僚属。作尉时,有部使者责令他亲督人舟,他没有难色,使者见他徒步,也后悔了。后其子将在属邑为丞,久久不敢上任,赵伯圭催促,说:“何待我之浅也。”最终为此上奏,儿子到后感泣。赵伯圭怡然自得,无疾言遽色,对仆人宽和,告诫他们谨守儒素,即使对奴婢也未尝怒辱。他不以贵盛自居,一次在山间见丞相魏杞,先屏去引马喝道的差役,到门下车,趋就宾庑。吴兴太守早上才拜表,谒帖已入。宾客至前,少贱亦为之加礼。他对年轻时交游的寒门朋友都能记忆,甚至录其小字以示不忘。乡人因为和他势位相差太远,不敢有请,他说:“非所闻也。”与之周旋。食不重味,器不华饰,衾襦用布即使浣濯纫补也不丢弃。他买屋而居,稍加葺治。詹事王十朋镇守地方,叹道自己起于书生,筑屋尚穷事力,追求美轮美奂,今见赵伯圭,使人愧叹。赵伯圭对亲旧之贫者每月有廪给,嫁娶病故按高下接济,雨雪日久,就令人走闾里赈施。婴孩被遗弃,就募乳者收育。

楼钥父子兄弟出入赵伯圭家门,晚年加入班缀,时有机会进拜,得到眷抚有加。赵伯圭在朝端,山立玉色,貂蝉宝带,进止有度,照映班列。绍熙末年,往来两宫,调虞密勿,若不动声色,而外廷瞩目,倚以为重。造膝从容,多有献替,一语不露于人。有人出钱向他求传闻,他只说没有传闻,这些都是楼钥所亲见。后来楼钥兼直禁林,参与令赵伯圭加恩两镇及三拜中书令的诏书。楼钥出外归来,隆暑中访别于官舍,屏居海角,不敢以姓名入谒。赵伯圭赐其书,且致酒殽与他自己相当,楼钥铭记于心不敢忘。赵伯圭死后,人们无论是否认识他,都有殄瘁之痛,明州人去思最深,乃至流涕相吊。葬后,楼钥不及牵引灵车,就作了五首诗,以寓哀挽之情。[2]

家庭

祖先

More information 先祖 ...
先祖
 
 
 
 
 
 
 
 
 
 
 
 
 
 
 
 
 
 
高祖父:新兴侯赵从郁
 
 
 
 
 
 
 
曾祖父:华阴侯赵世将
 
 
 
 
 
 
 
 
 
 
 
高祖母:新兴侯夫人
 
 
 
 
 
 
 
祖父:庆国公赵令譮
 
 
 
 
 
 
 
 
 
 
 
 
 
 
曾祖母:华阴侯夫人
 
 
 
 
 
 
 
 
 
 
 
父:秀安僖王赵子偁
 
 
 
 
 
 
 
 
 
 
 
 
 
 
 
 
 
祖母:庆国公夫人
 
 
 
 
 
 
 
 
 
 
 
 
 
 
崇宪靖王赵伯圭
 
 
 
 
 
 
 
 
 
 
 
 
 
 
 
 
 
 
 
 
母:秀安僖王夫人张氏
 
 
 
 
 
 
 
 
 
 
 
 
 
 
 
 
Close

家庭

妻妾

  • 宋氏,宋徽宗第三女安德帝姬的女儿,信安郡主,后封秦、卫国夫人,1178年去世,追赠齐、魏国夫人

子嗣

儿子:

永兴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赠新安郡恭荣王赵师夔、次奉国军节度使赠澧王赵师揆、三新兴恭良王赵师垂、四赵师稷(早亡)、五深州防御使提举佑神观赠昭庆军节度使追封信国公赵师禼、六保康军节度使赠和王赵师禹、七保庆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赵师皋、八赠永王赵师喦、九赠润王赵师弥、十宣教郎添差通判广德军事赵师贡。赵师夔治理父丧哀痛去世,故赵师揆嗣王。[42]

女儿:

嘉兴县主,嫁郑嗣宗

永嘉郡主,嫁张似续

新安郡主嫁史弥坚,即南宋权臣史弥远之弟弟。

孙子二十四人。

孙女:

永康县主,适胡元卿;

次适范莘;

次适吴璞;

次适林爕;

次适韩杞;

次适吴珙;

曾孙婿沈煜[2]

画家赵孟𫖯是赵师垂的曾孙,也就是赵伯圭的玄孙。[43]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