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南部海岸线或称新海岸线,为台湾日治时期铁道部于1930年代提出的一个铁路新线计划,此路线自海岸线的龙井车站往南经鹿港、北溪湖、二林、仑背、北港、朴子、布袋、学甲、佳里,最后至台南车站连接纵贯线。此计划原预计在1938年通过预算并动工,但最后并未实施。
铁道部在1935年即提出了设置六个新线的构想,其包含了将平溪线连接纵贯线之路线、连结竹南和南庄的路线、西部海岸线、溪州─枋寮线、北部东西联络线(北回线,战后完成)、南部东西联络线(南回线,战后完成)。前两个路线是考量矿业、林业发展,第三及第四个路线着重在农产开发,第五及第六个路线则是与各种产业发有关,何者优先建置将视台湾之后的情势考量[1]。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的东西向幅员广大,但当时的纵贯线铁路路线只行经平原靠东侧的地区,而平原西侧的海岸地区因为又缺乏良港,交通条件较不佳。然而随着嘉南大圳在1930年完工,嘉南平原的农产量大增,且地方产业发展亦使台湾铁路的运输量逐渐增加,铁道部已为此在规划台南─斗六间的复线工程(1938年动工),和行经西南部海岸的“新海岸线”[2],计划提升铁道运输能力。此新海岸线预计起自台中州的龙井站,往南经鹿港、北溪湖、二林,及台南州仑背、北港、朴子、布袋、学甲、佳里、台南。其路线较纵贯线台中至台南之路线平直,若行驶基隆─高雄间的直通列车,能缩短时间及强化铁道运输能力[3]。
在新海岸线计划被提出后,台湾西南部的彰化市、盐水街、北斗街、虎尾街、西螺街等地皆派代表置总督府陈情,希望铁路新线能通过当地以带动地方繁荣。北斗街长田口茂雄、实业协会长林伯余、福田信吉、寺田清二郎等四人在1937年4月7日前往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陈情,希望新海岸线可以经过北斗[4]。盐水街甚至在盐水公会堂召开街民大会,由商公会长陈宗能、副会长黄福、邮便局长漥寺源辅、盐水街长伊藤镇三等人上台演说,并在事后由陈宗能、黄福、漥寺源辅、林泉、新营郡守林吉一等五人北上陈情[5]。彰化市议会则是提出将新海岸线的起点设置在彰化市之陈情意见[6]。西螺街亦有代表至铁道部陈情[7]。但因这些地方跟原本的纵贯线位置相近,当局并未采纳其意见[2]。
官方为了此海岸线的计划调查派出了空中测量队,以进行铁路预定线的地形观测。在1937年1月向台湾宪兵队提出空拍申请后,在1937年3月9日的8点15分从台北飞行场起飞,沿途经过新竹州出矿坑、台中州丰原,然后至龙井、鹿港、二林、仑背、朴子、佳里、台南,于10点46分降落于高雄飞行场,于正中午再度起飞,飞经枋寮预定线及鹅銮鼻、台东,然后于13点45分将落在花莲港飞行场,在二十分钟起飞,后因乌云而在基隆盘旋了一阵子,最后在15点45分回到台北飞行场。此次飞行拍摄了两百多张相片,且是日本首次的空中测量。空中测量队的人员有铁道部技师小山三郎、和田广、滨崎优二、嘱托正木喜三郎组成的“测量班”,及小川运输课长、中村旅客系长、西川两摄影技师组成的“摄影班”,及石上飞行员、森机关士,搭乘日本航空输送株式会社的“云雀号”(ひばり号)客机[8][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