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1]或dot-com泡沫)是指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股票市场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的股价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触及5,408.60[2]的最高点时达到顶峰,且以5,048.62收盘。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投机者看到互联网板块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增长,纷纷向此一方面投机。然而互联网板块的发展是一个繁荣和萧条的周期,互联网热潮有时指持续在1990年代的互联网的稳定商业增长,以及1993年Mosaic浏览器为标志的万维网。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3年1月31日) |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通常被称为“.com”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成立。公司可以简单地透过在他们名字上添加“e-”前缀或是“.com”的后缀来使其股票价格增长,某作者称其为“前缀投资”[3]。
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商业模式创造温床。它们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场。
虽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互联网企业生存下来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电子商务“亚马逊公司”、网络搜索引擎“谷歌”、OTT服务“Netflix”、电子支付“PayPal”、门户网站“雅虎”(现 Apollo 旗下)。
出现前
1993年,Mosaic浏览器及万维网的出现,令互联网开始引起公众注意[4]。1996年,对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一个公开的网站已成为必需品。初期人们只看见互联网具有免费出版及即时世界性信息等特性,但逐渐人们开始适应网上的双向通信,并开启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直接商务(电子商务)及全球性的即时组群通信。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轻人才,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型将会兴起,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
这种可以低价在短时间接触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人士、向他们销售及通信的技术,令传统商业信条包括广告业、邮购销售、顾客关系管理等因而改变。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介质,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宣传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带来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型,并引来风险基金的投资。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如WorldCom[5]),互联网工具软件(如Netscape,1995年12月首次公开招股[6]),及门户网站(如雅虎,1996年4月首次公开招股[7])。
滋长
风险投资家目睹互联网公司股价的创纪录上涨,故而出手更快,不再像往常一般地谨小慎微,选择让很多竞争者进入,再由市场决定胜出者来降低风险。1998年至1999年的低利率,帮助启动资金总额的增长。在这些企业家中,大部分缺乏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管理能力,却由于新颖的“DOT COM”概念,仍能将创意出售给投资者。
一个规范的“DOT COM”商业模型依赖于持续的网络效应,以长期净亏损经营来获得市场份额为代价。公司期望能建立足够的品牌意识,以便收获以后的服务的盈利率。“快速变大”的口号诠释这一策略[8]。在亏损期间,公司依赖于风险资本,尤其是首发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开销。这些股票的新奇性,加上公司难以估价,把许多股票推上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并令公司的原始控股股东纸面富贵。
从历史上看,网络经济的繁荣可被视为类似于其它技术的繁荣——包括1840年代的铁路,1920年代的汽车和收音机,1950年代的晶体管,1960年代的分时共享计算机,以及1980年代早期的家用电脑和生物技术。
股价腾飞
在金融市场里,股市泡沫是指某一特定行业的股票价格自我持续上升或急速发展。仅当股价崩盘时该术语方可被明确使用。泡沫在投机者注意到股价的快速增长时应预期其会进一步上升而买入,而不是因为其被低估。很多公司因此被严重高估。当泡沫破时,股价急速下挫,许多企业因此破产。
.com模型有天生的缺陷:大量公司在相同的领域均有着相同的商业计划,就是通过网络效应来垄断,很显然,即便计划再好,每一板块的胜出者都只会有一个,因此大部分有着相同商业计划的公司将会失败。实际上,许多板块甚至连支持一家独大的能力都没有。
尽管如此,一小部分公司的创始人在.com股市泡沫的初期公司上市是还是获得巨大的财富。这些早期的成功使得泡沫更加活跃,繁荣期吸引大量前所未有的个人投资,媒体报道人们甚至辞掉工作专职炒股的现象[9][10][11]。
挥霍无度
根据.com理论,互联网公司的生存依赖于尽快地扩展客户群,即便这会产生巨量年损。“变大或者失去”乃今日之智能[12]。在市场高度繁荣的情况下,是有可能让有前途的网络公司进行股票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未盈利过-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没有任何收入。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公司的寿命是靠燃烧率来衡量的:那就是,一个既不盈利的又缺乏可行的商业模式的公司,挥霍完资产的时间。
提高公众意识的行动是网络公司寻求扩大客户群的途径之一。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以及以专业体育赛事为目标的广告。许多网络公司给自己起了个象征的毫无意义的名字(比如Yahoo!),希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不会轻易与竞争对手混淆。2000年1月17日举行的第三十四届超级杯,吸引17家网络公司的赞助,每家为30秒钟广告支付200多万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1年1月35届超级杯举行期间,仅有3家网络公司购买广告。而在2000年4月15日,一家CBS支持的网站iWon.com在CBS一档半小时的,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中,就送给一位幸运的参赛者1000万美元。
毫不奇怪的是,“利润增长”的心态以及“新经济”西方不败的氛围,使得部分公司内部开销大手大脚,比如精心订制商业设施,为员工提供豪华假期等等。支付给高管和员工的是股票期权而非现金,在公司IPO的时候马上就变成百万富翁;而许多人又把他们的新财富投资到更多的网络公司上面。
美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网络化的办公场所以吸引互联网企业家,纷纷谋求成为“下一个硅谷”。通信供应商,由于相信未来经济将需要无处不在的宽带连接,债台高筑地购进高速设备、建设光纤线路以优化网络。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比如思科,从中获利颇丰。
类似地,在欧洲,像德国、意大利及英国等国的移动运营商花费大量现金来购买3G牌照,导致负债累累。投资远远超过其当前和预测的现金流,却直到2001年至2002年间才公开承认。由于IT产业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这迅速导致了依赖运营商合同的小公司的问题产生。
消退
在2000年3月,以技术股为主的NASDAQ(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攀升到5048,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13]。1999年至2000早期,利率被美联储提高6次,出轨的经济开始失去速度。网络经济泡沫于3月10日开始破裂,该日NASDAQ综合指数到达5048.62(当天曾达到过5132.52),比仅仅一年前的数翻一番还多。NASDAQ此后开始小幅下跌,市场分析师们却说这仅仅是股市做一下修正而已。股指反转及随后的熊市来临有可能是因联邦政府诉微软案的审理触发的。审理宣布微软为垄断的结果,在正式公布的4月3日的几星期前就开始为外界所广泛猜测[14]。
导致NASDAQ和所有网络公司崩溃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3月10号周末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星期一)早晨出现。卖出的结果导致NASDAQ3月13日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4个百分点-全年“盘前(pre- market)”抛售最大的百分比。
3月13日星期一的大规模的初始批量卖单的处理引发抛售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仅仅6天时间,NASDAQ就损失将近9个点,从3月10日的5050掉到3月15日的4580。
另一原因有可能是为了应对Y2K问题而加剧企业的支出。一旦新年安然度过,企业会发现所有的设备他们只需要一段时间,之后开支就迅速下降。这与美国股市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道琼斯指数在2000年1月14日收报11722.98点峰值,盘中一度到达11750.28点[15],理论峰值到达11908.50[16]。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0年3月24日收于1527.46点,盘中峰值1553.11点[17];更为显著的是,英国的富时100指数在199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抵达6950.60的最高值。之后在好几个行业开始进行冻结招聘、裁员甚至合并,尤其是互联网板块。
泡沫破裂也有可能与1999年圣诞期间互联网零售商的不佳业绩有关。这是“变大优先”的互联网战略对大部分企业是错误的的第一个明确和公开的证据。零售商的业绩在3月份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和季报时被公诸于众。
到了2001年,泡沫全速消退。大多数网络公司在把风投资金烧光后停止交易,许多甚至还没有盈利过。投资者经常戏称这些失败的网络公司为“.炸弹(.Boombs)”或“.堆肥(.compost)”。
余波
2000年1月11日,科网投资者喜爱的拨接上网供应商先锋AOL(现时为威讯通信旗下)(VZ),收购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华纳媒体前身,现时为AT&T旗下)(T)[18]。在两年内,由于意见不合,两位促成收购的首席执行官先后离任,2003年10月,AOL时代华纳把其名字的“AOL”除去。这宗具代表性的收购,证明以新经济挑战旧经济的结果,是旧经济体仍可继续生存下去,而当初的乐观则逐渐消失,分析员则重新以传统商业思考方式判断。
多间通信公司因扩张计划而造成高额的负债,需把其资产变卖甚至宣布清盘。当中最大规模的WorldCom则被发现以会计方式夸大其利润以10亿美元计。事件揭发后,其股票价格大跌,短短数日后需申请破产清盘,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清盘案。其他例子有NorthPoint Communications、Global Crossing、JDS Uniphase、XO Communications及Covad Communications。市场对高速密集网络的需求最终没有实现,部分更成为所谓的暗纤(即讽为不会发光的光纤)。分析员估计在未来数十年,仍只有少量的暗纤会复燃。
dot-com公司一间接一间的耗尽资金,并被收购或清盘,域名则被原旧经济的竞争对手或域名投资者购入。部分公司则被控不诚实误用股东的资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大型投资机构包括花旗集团及美林罚款数百万美元,以惩罚它们误导投资者。支持性行业如广告及运输业亦需缩减其营运规模,以面对下跌的需求。只有少部分dot-com公司,如Amazon.com及eBay在最后生存下来。
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抹去IT业界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19]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约有50%的网络公司活过2004年[来源请求],这反映两个事实:一是公共财富的毁灭不尽然会导致公司关闭,二是网络经济的大部分参与者都只各占国家经济总体的小部分,整体可躲过金融市场风暴的冲击。
不过失业的技术专家,如程序设计员,却灌入饱和的就业市场。在美国国际外包和最近允许增加技能签证“客座工人”(近来大量IT业的国际受聘者为印度籍人士),如美国H-1B签证计划使得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20]。大学里参与电脑信息相关的学位课程的新生数出现明显下降,失业者普遍重新回到学校成为会计师或律师。
有人认为,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促成美国2008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2005年说:“一旦股市下跌,房地产就成为股市释放的投机热潮的主要出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冒险的投机者运用他们的交易天赋?很大程度上失败的股票投资者也在通过炫耀大房子来挽回他们受挫的自尊心。这些天来,整个国家能像房地产这样让人痴迷的东西只有扑克牌。”[21]
著名dot-com公司列表
- 360Networks:破产
- Amazon.com(亚马逊)
- Boo.com:破产
- Clarent:冠远VOIP专业不在台湾上市,直接跳Nasdaq上市,因为做帐问题下市
- eBay
- eToys:破产
- Excite@Home:破产
- Freeinternet.com:美国第五大ISP,在2000年破产[22][23]
- Google:在泡沫爆破后仍能成功进行首次公开招股
- Kibu.com:破产
- Kozmo.com:破产
- Netflix
- PayPal:现为eBay附属公司,后分拆在Nasdaq上市
- Pets.com:破产
- Priceline.com:现为booking.com
- Tom.com : 依赖香港首富李嘉诚继续经营
- Webvan:破产
- WorldCom:因会计丑闻而停业,其后被威讯收购
- Yahoo!(雅虎):2016年被并购为Verizon Media付属公司,现在属于 Apollo 旗下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