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态经济学[1]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旨在了解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人类经济与自然生态间的共同演化和互相依存的关系[2]。有别于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对环境的主流经济分析,生态经济学则把经济视作为生态系统下的子系统,并强调保存自然资本[3]。一个由德国经济学家所作的调查发现,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派,因为生态经济学家强调强而有力的可持续性,并且否定物质资本可以取代自然资本的看法[4]。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3月21日) |
生态经济学建立于Kenneth E. Boulding、Nicholas Georgescu-Roegen、赫尔曼·E·戴利、Robert Costanza及其他学者的研究之上。而绿色经济,一般来说,就是生态经济学在政治上更实在的应用[5][6]。
据生态经济学家Malte_Michael_Faber所言, 生态经济学的特质在于其论述聚焦于自然、公义以及时间。有关于跨代平等、环境的可容受能力、环境转变的不可逆性、长远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的议题,都为生态经济学的分析和评估带来指引[7]。生态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做法例如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到底经济学的价值观判断可以跟学术研究分离到什么程度等,抱着质疑的态度。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无可避免是规范性的学问,而非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8]。尝试结合时间和公义问题的位置分析(英语:Positional analysis),就被提出作为另一个选择[9][10]。
生态经济学包括对社会的新陈代谢作研究,亦即是对能源和资源进入及离开经济体系的流动作研究。这个学术次领域亦被称为生物物理经济学、生物经济学或热经济学,同时亦跟一门名为工业共生的应用科学有关连。生态经济学建基于一个概念模型,认为经济体系跟能源和资源的流动、以及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相连并因而得以维持[11]。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对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作出研究,关注点包括能源和资源的流动及可持续发展、环境质素,以及经济发展[12]。
经济学中一个简单的收入循环流程图,来到生态经济学就被取代为一个较复杂的流程图,指出阳光作为能源输入到生态系统,维持着自然界的投入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并最终成为生产单位。被消耗之后,自然界的投入离开经济体系,成为污染和废弃物。当资源被消耗掉,或者遭受到污染无法使用,环境提供服务和资源的潜力和功能便会耗尽。而“洗涤槽功能”(英语:Sink function)就是指环境把废物和污染吸引并无害化的能力:当废物的输出超过洗涤槽功能的上限,长远的损害便会发生[13]:8。一些具持久性的污染物,例如某些有机污染物和核废料,环境只能极之缓慢地甚至完全不能吸收;生态经济学家强调把“累积性污染物”尽可能减到最少[13]:28。污染物会影响人类和气候的健康。
主流环境经济学同意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经济价值,但生态经济学特别强调它们的重要性。生态经济学家可能会在衡量成本的金钱价值之前,首先评估要如何去维持环境的稳定[13]: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