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是观察、定义现实的一种方法,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78年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在《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有发展成为完整的知识论体系。[1]这个概念包含了三个互相影响的世界,分别是“世界一”、“世界二”、“世界三”。[2] 世界一、二和三 波普尔将世界分成三个种类: 世界一:由物理客体和事件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世界二:由心灵主体和其感知事件组成的世界。 世界三:客观知识组成的世界。 笛卡尔问题、康德问题 波普尔指出世界一与世界二的划分是源自笛卡儿的心物问题;而世界二与世界三的划分是源自于康德的对客观知识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 - 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10-04. - Delivered by Karl Popp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n April 7, 1978. [2]Heller, Michael. Philosophy in Science: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Springer, 2011, p. 118ff.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